晨光熹微。
庭院中,跟在老媽身后,打完了一套太極拳,渾身暖洋洋的。
現(xiàn)在,學院的官方公眾號火得很,幾乎每天推出的詩詞都穩(wěn)坐熱搜。而且工作流程也順溜了,步入了正軌。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袁樂也不必熬夜趕稿了,作息自然規(guī)律了······
所以,有心情每天早晨跟著老媽鍛煉身體。
早飯后,照例審稿。
先是一段說唱小視頻,是樂隊兒小伙伴的作品······
還有幾幅畫作的圖片,是劉義壽發(fā)來的,他是國畫協(xié)會的第一任會長,這幾幅畫都是他組織國畫協(xié)會的老師們畫的反映抗疫生活的作品。
這幾幅國畫雖然功底不夠深厚,但以國畫的形式表現(xiàn)抗疫精神是很可貴的嘗試,而且畫面效果還是相當好的······
最后就是兩首詞。
第一首詞是李清照體的慶清朝,中華新韻。
慶清朝?亥子交接
亥子交接,陰陽化運,歲辭送舊迎新。
豬瘟疫已淡去,蝠鼠喧春。
一陣風聲鶴唳,一番忙碌過年新。
何其巧,自然警告,長醒諸君。
心連心、同命運,百姓人心共,抗疫齊心。
病毒去日,誰人探索原因。
同是自然之子,怎能填口欲之深。
貪心鎖,靈長萬物,素食為尊。
袁樂把“蝠鼠”改為“福鼠”,希望這一字之差能把此詞送上公眾號·····
與那首《水龍吟?平安遙?!芬粯?,這首詞是建立在疫情的有關流言的基礎上的,但其反對肉食特別是野味、提倡素食的理念是很對的,這反映出普通民眾對于自身行為的一種反省、一種追問;對于生命共同體的一種憂慮,一種警醒······
第二首詞是王安石體的甘露歌,詞林正韻。是一位老教師寫的。
甘露歌?灑凈點燃香在手
灑凈點燃香在手。平生曾未有。
疑是傷生怨未消。今日罪逢遭。
盡日揮毫難寫意。胸中散淡氣。
萬象皆由心念生。諸事總關情。
楊枝灑下甘露水。救治人間恚。
經(jīng)誦漸多閑事稀。唯愿故人知。
這一首詞似乎也有點兒那個,怎么說呢有些宗教氛圍,總之是有些擔心。袁樂反復看了幾遍,越讀越覺出詞句的好來……
說唱小視頻、幾幅畫作的圖片、兩首詞,都舍不得拿掉,一起打包給張主任發(fā)了過去……畢竟自己還是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年輕人,要做個聽話的乖寶寶,一切請張主任定奪吧。
每天審稿之余,袁樂會時不時地去刷刷網(wǎng)站,了解一下風評,很有成就感。
那些跟帖評論根本不用管,網(wǎng)友寶寶們很有自我教育、互幫互學能力,鍵盤俠們往往在互懟中辨明了對錯、學到了知識,甚至于有些網(wǎng)友之間還發(fā)展出了友誼······
這倒提醒了袁樂,若是開個小欄目,做些知識點放上去,讓網(wǎng)友們還能學點兒東西,也不錯嘛!
本來還想請王老師給寫點詩詞創(chuàng)作的小貼士放到網(wǎng)上,還沒來得及與王老師商量此事,便看到網(wǎng)上已有人自覺地當起了老師,無論絕句、律詩、填詞、弄對······,都有專人在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簡直是直追當年宗師魂······
袁樂正刷著網(wǎng)站,耳畔飄來一陣輕聲細語的歌聲——
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ke me smile.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
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All the songs I love so well.
Every shalala every wo'wo
still shines.
Every shing-a-ling-a-ling that they're starting to sing
so fine
When they get to the part
where he's breaking her heart
It can really make me cry
just like before.
It's yesterday onc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