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馬相反了,賈詡上船了
十幾天后,李銘正在府衙內(nèi)處理政務(wù)。
忽然探子來報,益州黃巾造反了。
為首的馬相,趙袛在綿竹起兵造反,殺了縣令,奪了武庫,聲勢浩大。
現(xiàn)在叛軍攻下了蜀郡,并且殺了刺史,現(xiàn)在黃巾大軍正在攻打巴郡。
聽到這個消息后,李銘連忙召集眾人商議,隨即又派人去朝廷報急,請求朝廷允許他出兵平亂。
“諸位,剛剛得到的消息,益州黃巾造反了,且聲勢浩大?!?p> “目前已經(jīng)攻下了廣漢,蜀郡,目前正在攻打巴郡?!?p> “而且據(jù)探子來報,巴郡可能也要不保了。”
“我已經(jīng)派人去朝廷報信了。該怎么辦,諸位說說?!?p> 李銘看著眾人問道。
眾人剛接受這一重磅消息,一時間還來不及消化,便又聽到李銘的詢問。
所有人一時之間都陷入了沉默。
“不知太守有何高見?”
當(dāng)下黃權(quán)見眾人皆不說話,這才站出來問道。
眾人見黃權(quán)反問李銘,又齊齊看向李銘。
李銘聞言,當(dāng)下便開口道:“目前,我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先召集軍隊,守衛(wèi)好漢中。再看朝廷有何指示?!?p> “此次賊軍造反,聲勢浩大,人數(shù)眾多。僅憑我們漢中一郡之地,無法與之為敵。”
“所以,當(dāng)務(wù)之急是守好漢中,各縣守軍務(wù)必嚴(yán)守城池,不得懈怠?!?p> “至于其他的,看朝廷有何指示再說吧?!?p> “滿寵,你親自帶領(lǐng)人巡視各縣防備。”
“趙云,張任,嚴(yán)顏,你等三人召集軍隊以備萬一。”
“楊任,你率一千人馬,前往陽平關(guān)守衛(wèi)?!?p> “其余人等先安撫地方,隨我一同聽候朝廷指示。”
“遵命!”
眾人齊聲拱手回道。
當(dāng)下眾人散去,賈詡正要走出大廳的時候,卻被典韋喊了回來。
“太守叫我何事?”
賈詡對著李銘問道。
“文和,且隨我來?!?p> 當(dāng)下李銘帶著郭嘉,典韋,賈詡?cè)诉M了內(nèi)室。
房內(nèi),李銘看著賈詡問道:“文和,可愿助我?”
“太守何出此言,我現(xiàn)在不是正在為太守效力嗎?”
賈詡故作驚訝的回道。
“文和,我知你有陳平張良之才,只是你一直明哲保身?!?p> “此次我卻是要你真心助我!而不是嘴上說說而已?!?p> “不知文和可愿意助我。”
李銘看著賈詡真誠的問道。
“不知太守要我助你何事?”
賈詡說完看向李銘。
“益州!”
李銘回了兩個字。
賈詡聞言,心下一驚,然而臉上卻不動聲色。
“益州?李太守他要益州干什么?”
“莫非此人有不臣之心?”
“看來,我賈文和上了賊船了,這可如何是好。”
“如果我要是不答應(yīng)他,怕是我就出不了這門了?!?p> “看來只能先答應(yīng)他了。罷了罷了!誰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呢?!?p> 想到此處,賈詡開口道:“不知大人說的益州是什么意思?”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請問文和,如何看待劉焉這個人?!?p> 李銘看著賈詡反問道。
“劉焉此人,據(jù)說是漢室宗親。不過從他提出廢刺史立州牧來看。此人似乎野心不小。至于其他的,未見其人,不敢亂說?!?p> 賈詡說完,看向李銘。
“看來文和與我等二人所見相同?!?p> “我與奉孝皆看出此人野心不小,此人出任益州刺史,恐于我不利,所以我想請文和助我?!?p> 李銘說完對著賈詡行了一禮。
“太守言重了,這劉焉怎么會對太守不利?太守莫非在與我說笑?”
賈詡連忙回禮問道。
“看來,我不說,文和是不會相信了?!?p> “也罷,我便給文和說說。”
“據(jù)我在朝堂得知的消息,劉焉此人本來是想去當(dāng)交州牧的?!?p> “可是此人聽侍中董扶說了一句益州有天子氣,此人聽到后便請封益州牧?!?p> “所以我認為他將會對我產(chǎn)生不利。”
“畢竟我是漢中太守,我這個位置最為關(guān)鍵,劉焉恐怕是不會讓我在漢中久呆的?!?p> 李銘說完,嘆了一口氣。
賈詡聽完李銘所說,眼神一縮。
“未曾想此中竟然還有這些門道。”
“看來這劉焉也不是一般人啊。”
“這是有謀反之心?。 ?p> 賈詡看了看李銘,隨即開口道:“原來如此,此中竟然有此種緣由。”
“這下文和你可都知道了,你若不幫我,文和你就看著辦吧?!?p> 李銘看著賈詡鄭重的說道。
李銘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你賈詡都知道了,你要是不跟我干,你就別想好了。
賈詡聞言,心中喊道:這是威脅!赤裸裸的威脅。
當(dāng)下賈詡連忙行禮回道:“既然如此,在下愿效犬馬之勞?!?p> 李銘聽到賈詡的答復(fù),嘴角微微一笑。
可算是讓你賈詡老狐貍上船了。
這下上船容易下船怕是難了。
當(dāng)下李銘笑著說道:“好好好,既然文和愿意相助,還請為我謀劃一二?!?p> 賈詡點了點頭,隨即開口道:“若想如太守所愿,只有一個辦法!”
“什么辦法?”
李銘問道。
“養(yǎng)寇自重!”
賈詡回道。
“愿聞先生高論!”
李銘用上了敬語。
“若要益州,太守需得親自出征不可?!?p> “最好是朝廷派太守出征,從而獲得名義?!?p> “如果此事成功,那么接下來就是剿匪問題了?!?p> “這個問題也好解決,那就是一個字!”
賈詡說道此處,賣了個關(guān)子。
“什么字?”
李銘連忙問道。
“拖!拖延時間,拖到朝廷有事發(fā)生,無法理會益州之事為止?!?p> “如果此事成功,那么接下來的事情都不是問題了?!?p> “到時候太守只要以朝廷的名義占著不走,我想那劉焉恐怕拿太守你也沒有辦法。”
“至于之后的事情,在下沒法謀劃,不過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太守一定要爭取到出兵的權(quán)利,最好能得到益州的軍權(quán)?!?p> “至于如何得到,太守何不派人去太守之前所求之處吹吹風(fēng)?”
賈詡說完,隨即端起茶杯喝起了茶。
“對啊,我只想到去報急,卻忘了張讓這個老東西?!?p> “賈文和到底是賈文和,果然名不虛傳?!?p> “只言片語就把我跟奉孝的謀劃說的八九不離十。”
“果然厲害!”
李銘心中感嘆道。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2-14/5e4659027c8db.jpeg)
守城門的小卒
來了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