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快樂成長的樂瑤
已經(jīng)過了午,白蒙蒙的霧依然籠罩著整座金嶺山峰。
深秋時節(jié),山腰上那處楓林紅的像燃燒的火,又像紅色的裙帶把高聳的金嶺山一分為二。
背著重重的大背簍沒上到山腰,腰和一雙小腿就開始酸脹,可知道前面的楓林邊上還有個可心的小人兒在等著自己。
妙音用手輕揉了下酸脹的腰,咬牙努力朝上面走著。
“姑姑,瑤兒來接姑姑咯!”
“哎,我的好瑤兒,慢些跑,當(dāng)心被雜草給絆咯,你這小瘋丫頭,又偷偷溜出來,回去瞧你大師伯咋收拾你呢。”
看到迎面撲過來的小丫頭,嘴里嗔怪著,心里卻涌動著滿滿的欣喜和知足。
“姑姑,瑤兒最乖乖,大師伯才舍不得打瑤兒呢!”
撲到了人,倆胖乎乎的手臂摟上了妙音的腰,樂瑤脆生生的咯咯笑著,把臟兮兮的小臉貼在妙音的胸腹前。
她們的庵堂就在楓林上面的金子坪上。金子坪地處山腰,地勢略微平坦些,因庵堂處在這許多人都不樂意來的山窩里,素常半年都沒個外人到來,庵堂里的眾尼在能開墾的地方都開墾出來,種些蔬菜和谷物,除了必要的鹽巴和素油要下山去買,時常的食材她們都能自給自足。
每次自己下山,到了未時末,這小丫頭就在這里候著她。
因為師姐妹們就在不遠處的山田里做工,她和已經(jīng)成了庵主的師姐并不用擔(dān)憂這丫頭的安危。
放下背簍,坐在她倆慣常坐的大石塊上,妙音把急著要去翻背簍的小丫頭扯到身前,故意繃了面孔,“瑤兒,你頭發(fā)亂蓬蓬的,小臉和衣裳都沾滿了泥巴,是不是又去菜田里淘氣咯?”
小手都快摸到姑姑給她買的小糖人,和一大串酸酸甜甜的糖葫蘆,聽到姑姑的訓(xùn)斥,小丫頭吞咽下口水。
討好的笑笑,用臟兮兮的手去抹妙音額上亮晶晶的汗水,“姑姑,瑤兒沒淘氣呢,是妙香姑姑下的套子上有……哎呀,不能說的。”
想到自己差點把妙香姑姑的秘密給說出來,樂瑤急忙去捂嘴巴,手才貼上嘴巴,手上的血腥味又刺激的她連連打了兩個噴嚏。
把臟兮兮的小手背在身后,圓乎乎的小臉霎時皺成了包子。
妙音差點被她的舉動給逗的破了功,怕這丫頭待會又用臟兮兮的手去抓東西吃,從身上拽下素色帕子要去給樂瑤擦拭手臉。
見姑姑的帕子伸過來,小丫頭搖晃著腦袋,把小身子從妙音懷里掙脫,“姑姑下山辛苦,瑤兒好臟的,不敢讓姑姑用帕子擦臉哦,瑤兒去上邊的泉水里洗洗就好咯?!?p> “算你這小丫頭識相,姑姑帶你回庵外洗?!?p> 即使小丫頭躲的快,妙音已經(jīng)眼尖的瞅到了她手上沾的是血,微微皺了下眉頭,心里暗暗責(zé)備妙香那死丫頭肯定又偷偷的下了套子,還帶著瑤兒去捉上套的兔子。
若不是憐惜瑤兒年幼,要時常弄些肉食貼補下身子,師父和師姐怎會默許妙香這死丫頭在外面吃小灶,就依她屢次犯了殺戒就能把妙香給逐出庵堂。
怕嚇到這小丫頭,妙音佯裝不知,樂瑤又被妙香帶去了山林里,摸摸她亂蓬蓬的頭發(fā),叮囑幾句就站起了身子。
幾度寒霜過,有眾多善良的女尼陪伴小丫頭在庵里,這失去雙親的丫頭快樂肆意的成長著。
其實庵堂距金嶺山腳的桐洋村也僅僅只有不足十五里的山路,金嶺山也不陡峭,四年前樂瑤被妙音檢回來,她還忐忑了許久,就怕樂家的人上山把樂瑤給帶回去。
樂家的人是巴不得樂瑤那個小災(zāi)星從此消失,他們好貪了樂楓留下的房子和田產(chǎn),哪里會上山來尋找這個命格不詳?shù)墓屡?,在他們心里那個年僅五歲的幼女摸上了山,早就被野獸吃的連骨頭渣渣都不剩下。
妙音在惶惶不安中熬到了年關(guān),一場大雪把山路封上,等庵堂的女尼們過完了清寂的年,雪也消融殆盡,山上的迎春花都有了嬌黃的花蕊,山腳下的村子依然沒有人上來找這可愛的小丫頭。
山下樂家許久都沒找人的消息傳出,妙音是徹底放下了心,摟著小丫頭笑出了幸福和欣慰的眼淚。
把背簍重新背上,看著小丫頭在前面小道上蹦跶著。
一縷秋風(fēng)吹過,片片紅葉繞著小巧可愛的丫頭飛舞。
妙音眼前又有些模糊,好像又回到了十幾年前的楓樹林,那個俊朗飄逸的白衣少年一手執(zhí)書,一手捻起落在肩頭的那片紅葉,嘴里念出的詩句,‘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風(fēng)吹白云動,萬里送柔情?!?p> 斯人已逝,她的萬千柔情終究也沒送出。
紅色楓葉在眼前打轉(zhuǎn),秋風(fēng)和紅葉又讓她心頭酸澀起來。
妙音眼角溢出熱淚,怕那小丫頭摔到,她忙用帕子把眼角的濕意沾去,邁開大步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