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心的心比較大,一向對于數(shù)字沒有什么敏感的概念,雖然她似乎感覺老是錢莫名其妙的有點不對,但從來沒有想過小孩子會偷偷地翻包拿錢,左思右想,她還是覺得要跟何必說一下。
林可欣組織了措詞,委婉地跟何必說了女孩子拿錢的事情,還一再叮囑讓他心平氣和談談,千萬不能動粗,因為她知道何必的發(fā)作起來很可怕的樣子。她只是覺得自己畢竟是后媽,說重了、說輕了都不行,親生的不會記仇,不是親生的就不行了,俗話說得好“教成人、結成怨”,重組的家庭之所以復雜就是因為成員間的關系很微妙,同樣的一個意思從不同的人口中講出在聽的人心里卻有著千差萬別的想法。
所以林可欣希望是彼此各自教育自己的孩子,而關心對方的孩子。
沒有想到的是何必一聽說此事立即抽下皮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勢向女孩子抽去,那個狠勁就像不是打的孩子而是抽的瘋牛,林可欣真的是被驚住了。
“以前就有這毛病,現(xiàn)在你還不改,和你說過多少次了?”何必一邊抽一邊嘴里嘟囔著,在最初的驚詫之后,林可欣趕緊喝住何必,護住了孩子。
好在何必不敢對林可欣動武,一場暴風雨式的打孩子風波才算暫時停息了。這場曲暴對林可欣內(nèi)心的震動是很大的,她最恨的就是有暴力傾向的男人,何必看上去溫文爾雅的,沒想到發(fā)作起來是如此可怕!
前夫有家暴行為,重找的一個又是這樣,她不由得責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怎么總是會遇到同類型的男人?
雖然顧南并沒有像其他家暴的男人那樣打過林可欣,但是,那種暴躁的樣子在林可欣的心里已留下了陰影,很多次夢里她都會被驚醒,夢里的顧南令她害怕萬分,不是追殺就是搶走兒子,讓她找不到。那些顧南發(fā)的狠都像印刷機一樣印在了林可欣的腦海深處,在脆弱的夢中溜出來讓她驚得心跳不已。
而何必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等他平息了怒氣之后,又心疼起自己的女兒而責怪起林可欣起來。
“哪讓你把錢隨便放的,你就是整天會瞎花錢,這一大家子你也不怕,你生的是兒子將來要用多少錢,心中沒點數(shù)嗎?”
林可欣那個氣啊,“不是,何必你還講不講道理了?天天你沒有吃喝嗎?我不買菜啊,錢放我包里也有錯了?”
如果說剛一開始時懂得需要磨合,一些小事林可欣都隱而不發(fā),盡力地維護著家中的氣氛,無非是顧忌對孩子的影響,但是,她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小白鼠,更不會容許別人對自己無理取鬧。
有人說女人越離膽越大,其實應該是離婚的女人更堅強吧,第一次婚姻中,林可欣害怕離婚,是因為對未來特別害怕,她不可能離開兒子,又害怕自己承擔不起生活的所有。
只是后來顧南逼著離了后,她才覺一身輕松的感覺是多么地快樂!
要不是顧南鬧騰、自己也一下子沒適應單身生活的孤單,假如能夠提前知道二婚所遇的人、所過的生活并不是如已所愿,那么,她絕對不可能選擇再次進入這個婚姻。
“可欣,你會想起你兒子爸爸嗎?”,一次閑聊,米藍問她。
“米藍,如果從愛情角度來講,我從來都是心無所屬,經(jīng)歷兩次婚姻都沒有體驗過那種真心相互愛過的感覺,但這并不妨礙我一心一意投入到婚姻生活當中來,所以,我從來都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p> “你說,二婚的人都會想起前面的人嗎?”婚姻生活貌合神離的米藍問起這個正經(jīng)歷著二婚的林可欣。
“米藍,我知道你心中過不了那道坎,但是你要弄清楚如果離婚,你是不是能保證遇到比現(xiàn)在更好的人。這么說吧,二婚從來都沒有定論幸福與不幸福,只有合適與不合適,若你遇上對的人,過得幸福一定不會想起前任,若遇上還不如前任的人,過著不如一婚的生活,那和,肯定會想起以前的美好,這對一般人來說就是一種折磨與割裂,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夠承受所有,那就隨心選擇,如果不能,那就好好修復現(xiàn)在的婚姻,過好她!”
“哈哈,成專家了!”,米藍不由得笑起來。
“米藍,如果可以,我寧愿一生只遇見一個男人,然后就是對的人相愛一輩子,我都不愿意尋尋覓覓中遇見很多人卻還是無枝可棲!”
看著林可欣落寞的眼神,米藍不由得深深地嘆了口氣,如果說論性情與人品與才華,林可欣比她身邊的好多女人都強,但就是感情生活總是那么不順。
“其實,米藍你知道嗎?一個人的性格真的會決定命運,我就是太心軟了,又不懂拒絕,更是從來下不了狠心來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所以到現(xiàn)在都一事無成,把自己都陷在了生活的亂麻中了?!?p> “哪讓你天真相信什么情啊、愛的,這么一無所有的男人也只有你要,換著任何女人都不會要!”
林可欣不由得苦笑一聲,她只是一個沒有任何野心的小女人,要的并不多,只想過簡單的日子,有一個真正能夠懂她、呵護她的人,她只想在黃昏時分、倦鳥都歸巢的時候,自己也可以有一個人等自己,“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可是,顧南不是,何必也不是,雖然他自己什么都沒有,但似乎還在嫌棄著現(xiàn)如今的生活,每次,與林可欣娘家親戚們聚會回來,何必都要發(fā)點無名之火。
每每這時,林可欣都溫言軟語顧及何必的感受,到了這時她才懂得婚姻真的是個很復雜的東西,不是關起門來過日子就可以,一個人既是自然的自已又是社會的一分子,融入彼此原有的社會關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這需要自身的素養(yǎng)也需要好的心態(tài),可悲的是,顧南、何必相似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相同的性情與格局,都那么狹獈而自卑堆積起來的自尊。
林可欣的兩個哥哥不管是經(jīng)濟實力還是社會地位都比他們高的不是一星半點,包括其他的親友關系的人都是有一定基礎的人,這無形當中就形成了一種壓力,讓何必自覺無法在他們面前獲得任何優(yōu)勢,以前他在鄉(xiāng)下可能算得上一個聰明的小能人,但那些小伎倆在他們面前是那么地不值一提!
而林可欣也在回何必鄉(xiāng)下的過程中身心俱疲,卻何必老家要幾址公里,每次去不止要帶上所有的生活用品,買上菜,還得帶上孩子,兒子有時候順從,有時候調(diào)皮不想去,只想星期天在家玩,可是林可欣又不可能扔下十幾歲的兒子,所以,都是威逼兒子順從。
而且到了鄉(xiāng)下,林可欣還得張羅著一大家子的飯,幫著老奶奶、公公打理一下家里的事務,去一次鄉(xiāng)下,她就像插隊知青一下渾身酸痛而臟兮兮的。
這些還都不算鬧心的,更加鬧心的是婚姻里的人,如果不知道拿什么作為婚姻的紐帶,那么,婚姻就像是大廈一樣,隨時將傾只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