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星與藍星中間的四千萬里處,今天迎來了一場圣境的大戰(zhàn)。
謝雨霏和佛主從藍星來到四千萬里處的戰(zhàn)場已經用去十多分鐘,而跟在后面去看圣境戰(zhàn)斗的謝雨婷和杜凌與杜穎三人,他們的速度就慢了些,在謝雨霏與佛主已經大戰(zhàn)十多分鐘后才來到大戰(zhàn)中心的萬里之外。
當然,在只是在短距離上的移動,謝雨婷的速度就比圣境的瞬息之間千萬里差了些許,如果是要星際間的穿越,謝雨婷自認可以甩圣境好幾個星系。
謝雨婷利用空間當做“曲速引擎”,可以在星際的穿越中速度超越光速,以超光速行徑,圣人與神主們看了也都只能望塵莫及。
當然光開始的提速就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提到光速,然后幾乎可以無限提升速度,但想要停下來也是需要慢慢把速度減下來,如果突然在超光速下停下,先不說會讓一片星空的空間坍塌破碎,謝雨婷自己的身體也有可能在坍塌破碎的空間中同空間坍塌破碎。
說遠了,星際航行現在離謝雨婷她還遠著,起碼也是要達到神主級才會去考慮一下,不,應該說是要等藍星的事處理好后,她有想探索星空才會出去吧。
謝雨婷笑了笑,想遠了……
而在剛才謝雨婷帶杜凌和杜穎加上自己三人來到這,她就是利用空間神覺讓其達到“曲速引擎”的效果,又將空間神覺施展出好幾十個的空間封鎖把自己與杜凌和杜穎三人保護得好好的,同時也當作飛具,就以這樣的行頭還真是能夠星際航行了。
愛因斯坦相對論告訴我們,我們所在的宇宙是一個有彈性的宇宙膜,是可以伸縮彎曲的,也就是我們的宇宙其實是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時空扭曲中,這種時空扭曲產生的速度有可能超越了光速。
而“曲速引擎”就是利用空間的這種伸縮特性,謝雨婷就是通過操縱飛具前后的時空結構,讓飛具可以在時空結構中“超光速”飛行。
這種情況類似于地球上的沖浪運動,沖浪愛好者利用自己的技術,讓腳下的沖浪波隨著波浪的起伏力量快速前行,這種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整個沖浪過程中,沖浪板和人體本身是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前進的是波浪。
“曲速引擎”的飛具在超光速飛行中,也是處于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中,它周圍的時空在超光速運動,帶動著飛具超光速前進。
當然,就剛才謝雨婷所提升的速度離光速還差得遠,不過如果真的要繼續(xù)加速還是能達到光速,之后超光速,但如果真的達到了那個速度后再停下來,謝雨婷都不知道要跑到其他的多少恒星系外去了,到時候再想回來太陽系就難了。
恒星系在宇宙星空中的空間是不停的變化,想要通過原路返回從而達到出發(fā)的空間,短時間還好,久了就不行了,畢竟星系是呈螺旋式旋轉,而恒星系也就是在跟隨旋轉而運動,不同的時間就會移動到不同的位置,從而造成按原路返回反而不是原來的出發(fā)點。
所以,如果在星際航行,沒有建模出星際空間位置,那就很容易迷路,且還是沒有北的。
當然,建模星系是很簡單的一個事,只要達到能觀察就能簡單的建立出星系模型。
就藍星上,現在就能粗略的建立銀河系的大概模型,而當文明發(fā)展到星際航行時,在沒有探索的情況下,他們也能通過觀察從而大概建立出模型,而有了模型星圖,在星際間也不用擔心迷失了……
三人驚嘆地看向外太空的各個方面,一股浩瀚無垠的星空傳入他們心中,好似萬里外的兩位圣境的大戰(zhàn)都不過是一個小波動罷了,沒有宇宙星空的浩瀚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多。
但杜凌最大的震撼不是謝雨霏與佛主的圣境大戰(zhàn),也不是宇宙星空的浩瀚,而是震驚謝雨婷和妹妹杜穎的實力,在昨天妹妹和他在一起時,他可以肯定杜穎還是普通人,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一天的時間就擁有了比他更強大的力量,且還從江州市跑到了南城,然后是謝雨霏渡劫成圣,還真是一日不見當刮目相看。
杜凌感受著無形的空間封鎖,好似與外太空不是在同一個時空,萬里外謝雨霏與佛主大戰(zhàn)攻擊肆意,影響著周圍的時空,謝雨霏的法則與佛主的信仰之力每每碰撞,天地都會失色,太陽的光在那一刻也避讓,一陣陣的閃爍回饋到藍星上,讓藍星上的人們擔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