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萬人研究計劃
目前的輝煌科技集團已有3000人的材料研究團隊,專門研究輝煌科技集團需要的一些高新材料,每年耗費的資金達到了上百億。
雖說這些研究資金都算到了產(chǎn)品的成本上,可是耗費實在是太大了,不過再貴也要進行研究。
方浩的材料研究計劃不準備研究這些前沿的科技,而是研究一些普通的材料,比如首先研究金屬材料。
材料包括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合成材料等等,每一種都是博大精深。
目前來說,國內(nèi)各種科技被卡脖子,現(xiàn)代科學在中國發(fā)展時間很短,第一批人才就是民國時代的那些大學生了,不過民國時代的大學生理工科目并不太強,很多人都是上完學去當官的想法,而且這個思維持續(xù)到現(xiàn)代社會。
目前來說,國內(nèi)上完學之后,當官就是第一出路,當不了官,基本上就是一個打工者的身份,被各種看不起,996是常態(tài)。
哪怕年薪幾十萬,實際上也是活在一種焦慮之中,對于未來的一種不確定。
至于在國家科研機構工作,雖說比在企業(yè)打工好了一點,但是這些科研機構也是被官員把持,所以各種違反科學精神的事件時有發(fā)生,比如出現(xiàn)了六歲小學生獲得重大科研突破這樣的事情。
目前來說,國內(nèi)的大學和科研機構行政化非常嚴重,遠遠比不上歐美那些發(fā)達地區(qū)的科研機構,很多時候時候并不是拿實力說話,而是靠著資歷。
方浩覺得,如果真的是要發(fā)展科技,應該下重功夫搞基礎學科,但是基礎學科存在各種問題,行政化導致很多的問題,比如根基薄弱,研究氛圍差等等。
比如國內(nèi)的醫(yī)藥研究,大部分國產(chǎn)都是模仿藥,比如加一兩個羥基,減少個甲基之類的,自己從頭設計合成的藥很少,就是因為現(xiàn)代化學起步晚,這種藥物設計合成很難。
還有半導體研究,如今國際尖端半導體科研機構都已經(jīng)早就到了量子級別的微小等級了,但是國內(nèi)很多人都不理解什么是量子,弄出了很多哭笑不得的笑話,比如到處宣揚發(fā)明了量子計算機,被科學界恥笑,比如中科大的九章量子計算機。
人類目前的科技,不過是剛剛接觸到量子,你居然發(fā)明了量子計算機?
科學界是無法忽悠人的,因為科學家是一個較真的群體,看重的不是成果如何,而是科技樹的搭建過程是怎么樣的,用了什么原理,有了什么重大發(fā)現(xiàn)。
2020年12月4日,許多媒體報道了一個量子計算的大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陸朝陽等人構建了一臺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機九章,它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
看起來非常玄學,首先理解什么叫做高斯波色取樣,高斯玻色取樣是將高斯玻色的產(chǎn)品,通過技術手段,提取樣品,進行檢測,看是不是符合質(zhì)檢標準。
不得不說,國內(nèi)的科研機構膽子挺大,通過一個玄乎的概念,冠上科技的名字,就是重大的科技突破了。
科技想要突破,量子來奏數(shù),量子超算,量子氣功等等各種熱炒概念時有發(fā)生,而且上當?shù)娜瞬簧佟?p> 我們?nèi)粘J褂玫碾娔X,不管是屏幕上的圖像還是輸入的漢字,這些信息在硬件電路里都會轉(zhuǎn)換成1和0,每個比特要么代表0,要么代表1,這些比特就是信息,然后再進行傳輸、運算與存儲。
正是因為這種0和1的計算過程,電腦才被稱為計算機。
其實不僅僅如此,蘇聯(lián)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三進制計算機,擁有很多二進制計算機的優(yōu)點,但是缺點也不少,二進制計算機的普及,實際上是美國計算機標準的統(tǒng)治世界,并不是說其它進制計算機不行,而是二進制計算機是最簡單的計算機,其它的進制計算機也可以制造出來,但是以目前人類的智慧,還不足以掌控它。
“量子計算是利用量子天然具備的疊加性,施展并行計算的能力,量子力學允許一個物體同時處于多種狀態(tài),0和1同時存在,就意味著很多個任務可以同時完成,因此具有超越計算機的運算能力?!?p> “每個量子比特,不僅可以表示0或1,還可以表示成0和1分別乘以一個系數(shù)再疊加,隨著系數(shù)的不同,這個疊加的形式可能性會很多很多。”中科大教授陸朝陽說道。
“目前的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如原子、離子、光子等物理系統(tǒng),不同類型的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不同的粒子,這次的‘九章’使用的是光子?!痹瑣狗逭f。
實際上,九章計算機只具有高斯玻色取樣這樣一種特定的處理能力,它連量子專用數(shù)字處理設備都算不上,離通用量子計算機差之十萬八千里。
連一個量子比特和受控門都沒有,但是這些物理實驗室的巧婦們竟敢造無米之炊,宣稱獲得了量子計算機的重大突破,實在是難以想象。
實際上,它并不是計算機,甚至連計算器都算不上,只是一個量子檢測器,但是為什么居然宣稱發(fā)明了量子計算機,而且得出了量子計算機的運行速度是普通計算機的一百萬億倍?這還是出自國內(nèi)權威的中科大。
根據(jù)論文描述,九章的探測設備探測到了76個光子,只是從這個量子計算機里面檢測到了光子的存在。
據(jù)悉,量子檢測技術是國外早就有的項目,而且出現(xiàn)了一些成果,國外所做的量子檢測,經(jīng)費少得多,他們的玻色取樣實驗,一般只能探測到幾個光子,與九章完全不在一個數(shù)量級上。
也因此,對于九章取得的成果,國外專家驚嘆更多的,是實驗所能調(diào)動的資源量級,居然可以調(diào)動這么多資金,進行一個這樣的實驗。
有國外專家表示,讓他們震驚的是,他的實驗規(guī)模居然這么大,去做這種別人已經(jīng)做過的,毫無突破的研究。
說了這么多,大家也明白了這個九章量子計算機是什么東西了,就是一個量子檢測器。
關于陸朝陽的量子比特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概念,這就是計算機理論剛剛開始之時,計算機的進制之爭。
其實一開始,很多科學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二進制計算機、三進制計算機,或者八進制,十進制等等。
但是美國選擇了二進制計算機,蘇聯(lián)選擇了三進制計算機,兩個國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進行研究,只不過美國堅持到了最后,而蘇聯(lián)則是因為研究經(jīng)費問題中斷了。
莫斯科國立大學研究員設計了第一批三進制計算機Сетунь和Сетунь70。
Сетунь是一臺帶有快速乘法器的時序計算機,旨在為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和生產(chǎn)車間提供一種價廉物美的計算機,樣機于1958年12月準備完畢。
在頭兩年測試期,Сетунь幾乎不需要任何調(diào)試就運行得非常順利,它甚至能執(zhí)行一些現(xiàn)有的程序。
1960年4月,Сетунь就順利地通過了公測,它在不同的室溫下都表現(xiàn)出驚人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它的生產(chǎn)和維護也比同期其它計算機要容易得多,而且應用面廣,因此Сетунь被建議投入批量生產(chǎn)。
可是,蘇聯(lián)官僚對這個經(jīng)濟計劃外的科幻產(chǎn)物持否定的態(tài)度且勒令其停產(chǎn)。
而此時,對Сетунь的訂單卻如雪片般從各方飛來,但30到50臺的年產(chǎn)量遠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很快,計劃合作生產(chǎn)Сетунь的工廠倒閉了。
1965年,Сетунь停產(chǎn)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二進制計算機,但價格卻貴出2.5倍。
Сетунь總共生產(chǎn)了150臺,從加里寧格勒到雅庫茨克,從阿什哈巴德到新西伯利亞,全蘇都能看到Сетунь的身影。
各地都對Сетунь的反應不錯,認為它編程簡單,適用于工程計算、工業(yè)控制、計算機教學等各個領域。
有了Сетунь的成功經(jīng)驗,研究員們決定不放棄三進制計算機的計劃,他們在1970年推出了Сетунь 70型計算機。
Сетунь 70對三進制的特性和概念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理解:建立了三進制字節(jié),每個三進制字節(jié)由6個三進制位構成;指令集符合三進制邏輯;算術指令允許更多的操作數(shù)長度,結果長度也擴展到6字節(jié)。
對Сетунь 70而言,傳統(tǒng)計算機的字的概念已經(jīng)失去意義了,編程的過程就是對三進制運算和三進制地址的操作,這些基于三進制字節(jié)的命令將會通過對虛擬指令的編譯而得到。
Сетунь 70成了莫斯科國立大學三進制計算機的絕唱,由于得不到上級的支持,這個科研項目不得不無限期停頓下來。
這個九章量子計算機的理論提出了無限進制的說法,確實有一定的前景,畢竟蘇聯(lián)的三進制計算機確實是很強,但是方浩很難相信,中科大會向著多進制計算機發(fā)展,畢竟連量子計算機都炒作的科研工作者,未必能夠擔任這種艱巨的任務。
三進制邏輯相比較現(xiàn)今的計算機使用二進制數(shù)字系統(tǒng)更接近人類大腦的思維方式:二進制計算規(guī)則非常簡單但并不能完全表達人類想法。
在一般情況下,命題不一定為真或假,還可能為未知,在三進制邏輯學中,符號1代表真;符號-1代表假;符號0代表未知。
這種邏輯表達方式更符合計算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發(fā)展趨勢,它為計算機的模糊運算和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對這種非二進制的研究,隨著蘇聯(lián)計算機產(chǎn)業(yè)的破產(chǎn),并沒有真正地深入到實際研究中去。
方浩目前并不是要研究三進制計算機,因為這個大項目實在是太復雜了,而是要進行材料學研究。
方浩并不準備把這些研究作為盈利項目,而是非盈利項目,目的就是得到材料技術的規(guī)律。
眾所周知,全世界一共有一百多種常見元素,如今材料技術遠遠未到達盡頭,方浩計劃使用窮舉法進行研究。
窮舉法研究就是利用發(fā)現(xiàn)的各種元素進行材料配比,對每一種可能的材料進行研究測試,為的就是找到擁有超級性能的各種材料,研究任務量非常大,短時間之內(nèi)不可能得到多大的成果。
這個浩大的研究計劃,本來就不是方浩準備獨自完成的,而是想要建立一個開源的研究項目,如果取得材料學的大突破,必將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注意,然后靠著全世界的力量一起爬升科技樹。
目前來說,這個項目還是個秘密計劃,首先要看看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如果十年之內(nèi)能夠出現(xiàn)巨大的突破,那么這個項目就可以弄成開源項目,綜合全世界的科研力量去完成它。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打算就是這些研究成果能夠賺取到利潤,維持這個龐大計劃的運行,這樣的話,輝煌科技集團自己就行了。
方浩的計劃很簡單,他會利用人工智能雪皇管理這個項目,進行數(shù)字化管理,由人工智能和它背后的科研團隊擔任這個計劃的項目經(jīng)理。
以后的輝煌科技集團暗中的最高領導就是人工智能雪皇,還有她背后的輝煌科技公司人工智能技術團隊。
以方浩如今海量的資金,可以在先期各大科研基地容納一萬人進行工作,對這個巨型項目短暫地試試水。
當方浩提出這個設想之后,廣華縣輝煌科技基地里面的專家便開始討論起來。
接著,眾人開始計算項目的數(shù)據(jù),然后撰寫關于這個計劃的計劃書,進行科技立項。
弄好計劃之后,輝煌科技立項團隊開始對項目進行深入的調(diào)研,這個調(diào)研要考慮到方方面面,還要考慮項目的成功率,所以不能有一絲疏忽。
團隊調(diào)研以后,成本管理團隊開始進行成本管理,調(diào)集各部門的人員,評估所需的材料資源和人力資源。
最后就是技術專家團隊進行原理論證,設計項目方案,論證技術要求,打印各種技術圖紙。
一番繁雜的工作完成之后,時間已經(jīng)是三個月之后,可見規(guī)模是多么宏大。
大型材料科學實驗室實際上已經(jīng)擁有,如今僅僅需要投入人力資源就可以了。
累計投入資金一百億,人員一萬人,這一萬人里面,并沒有管理人員,唯一管理者就是雪皇,其它的所有人都是研究員。
方浩也不參與具體的研究,而是和雪皇的軟件團隊一起建設人工智能,希望通過這個高水平項目,雪皇的智能水平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