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足夠的報酬
說到后面。
林楞伽的聲音已經(jīng)越來越發(fā)的微弱了,語氣之中,很顯然的是多了一些不好意思的情緒混在了其中。
“原來如此?!?p> 趙清風卻并不介意。
對于佛法。
這個世界的佛法和過去世界的佛法是有諸多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
也正是因為如此,原來世界的經(jīng)文很多都沒有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中過,觸類旁通之下,趙清風旁征博引,倒也常常能說出一些比較有啟發(fā)性的觀點出來。
林楞伽對于趙清風來說,算是一個老朋友。
而對于老朋友的請教。
趙清風向來是只要能幫上忙就一定會盡量的去幫的。
誰讓他趙老板是個對朋友向來慷慨的熱心腸的人呢。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我想要向您詢問一下什么是佛法的至高境界?!?p> 林楞伽蒼老的臉上褶皺緩緩疏散,最后露出了一個笑容。
他看著眼前宛若謫仙人般出塵無垢的男子,恍然之間,回想到了彼此之間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
……
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他剛剛脫離佛門不久。
原因呢,則是因為對西方佛教的懷疑。
西漠的那些僧人們,表面上看是慈悲為懷,實際上卻對民間的疾苦漠不關心,為了自己的修行,為了能夠脫離所謂的苦海收獲信仰,肆意的壓榨佛門的子民,甚至是發(fā)動戰(zhàn)爭。
林楞伽心里本能的認為這樣是不對的。
但是卻不知道錯在那里,因為按照當時佛門心靜有法、超脫苦海的思想來看,佛門的這些弟子所作的并沒有錯。
林楞伽百思不得其解。
再加上對森嚴戒律的逆反以及同門之間愈發(fā)劇烈的矛盾,在自己的孩子慘死在佛門間的算計之中后。
林楞伽惡膽橫生。
盜走了西漠普陀神山中的鎮(zhèn)教佛經(jīng),殺死了那個暗算自己孩子的高僧,隨后遠走高飛。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林楞伽犯下了滔天殺戒,整個西漠再無他的容身之地。
他身受重傷,而且被世人們稱之為邪佛。
可他并不在乎。
之后。
在一次偶然之中,林楞伽來到了這座小小的坊市。
并且在其中遇到了當時的趙清風。
現(xiàn)在的他和幾年之前那個麻木愚昧的自己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而這一切。
都要歸功于眼前這位無私,慷慨而博學的神秘隱士。
雖然林楞伽并沒有主動詢問過趙清風的過往和身份,但是他心中已經(jīng)有了猜測。
他一定是一位隱居在元央大世界中的仙人。
因為。
除了仙人之外,沒有人會如此的強大而博學。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回想完畢,林楞伽有些熱切的看著眼前宛若謫仙人般的趙清風。
雖然這個問題很難。
甚至是可以說涉及到了西漠佛教的根本,否則也不會困擾林楞伽數(shù)十年的時間了。
但是。
林楞伽對趙清風的實力有著深切的肯定。
認為眼前這個神秘的隱士,肯定能給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當然,遵循佛教的因果,他自己也會為這個答案付出絕對值得的代價。
……
“佛法的至高境界是什么?”
聽到這個問題之后,趙清風臉色微變。
不是因為這個佛法太難了……而是因為,這個問題對于他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
“這算什么?簡直就是送上門來的裝嗶機會啊……可惜裝嗶不能讓我變強,眼前的老頭子也不是夏幽雨、季南嘉那樣傾國傾城的大美人,沒的那種人前顯圣的快感?!?p> 雖說如此。
趙清風卻依然愿意將自己的一些見解分享給眼前的老友。
這個問題,對于異世界的本土修士來說實在是有些困難,因為這個世界有靈氣存在,佛教的功法雖說和道教的功法有所不同,但最核心的作用,也是使得修行者變強。
但是前世的佛法卻并不一樣。
如果硬要說的話就是,前世的佛法更加唯心一些。
而這一世的佛法,更加要偏向?qū)嵱弥髁x一些。
所以。
一些理論上的問題,用這個世界上的佛法來解釋,可能很難找到令眾人信服的答案。
但如果按照前世的理論來解釋。
或許很容易能得到較為標準的答案。
想到這里,趙清風頓了頓,臉上也露出了充滿自信的帥氣笑容。
兩人之間的第一次對話就將困擾林楞伽多年的疑惑給解決了。
“佛的至高境界是什么?”
當老師上癮之后,趙清風沒有急著回答老友的問題,而是不假思索的反問道,先讓他說出一個錯誤的答案,自己在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陷。
你看看,這樣一說。
不就顯得自己特別有逼格。
再加上自己超脫凡俗的氣質(zhì),活脫脫的高人在世??!
果然。
在聽到了趙清風的問題之后。
林楞伽的神色嚴肅了一些,稍稍思索之后,說出了自己的回答。
“佛的至高境界是超脫苦海,一顆琉璃心,無瑕而無垢。佛門有果位,菩薩果位、羅漢果位、佛陀果位,唯有佛陀得至高無上果位。
因此。
佛陀便是佛的至高境界,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佛便是佛陀,只此一位?!?p> 這是佛教的至理。
林楞伽雖然對佛教的思想產(chǎn)生了一些懷疑,但是卻從未對佛教的至高境界有所否認。
但是趙清風卻否認了。
“錯!”
“羅漢和菩薩,未必就不能得到至高果位?!壁w清風語氣中帶著笑意。
“可佛陀只能有一位?”林楞伽疑惑
“所以我笑佛門狹隘,佛陀虛偽,修行的不過是小乘佛法!”
“何為小乘佛法?!绷掷阗ず粑种兀杏X冥冥中似乎有一束光照耀進來。
“你是從哪里來?”趙清風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反問。
“西漠。”
“佛門僧人為何修行。”
“得證果位,超脫苦海?!?p> “這就是小乘佛法,修行只為自身。利己而不利他人。”
林楞伽想到佛門弟子所做的種種,身軀忍不住顫抖,連忙問道:
“那什么是大乘佛法?”
“當你修行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的蕓蕓眾生。出家人修行也不是為了渡自己出苦海,而是助天下蒼生脫離苦海,那便是大乘佛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