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風波(求推薦求收藏)
“姜先生既然你的基金是針對扶貧,那么是任何求助你這里都會受理嗎?”
有記者問道,姜澤聞言回到道:“你這個概念就很籠統(tǒng),我之前就說過只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任何訴求都是要提前調(diào)查覺得你的確滿足被資助的條件,那么你的申請才會通過!”
“這么說吧,比如某個家庭一家三口很貧困,日常開銷很拮據(jù),這種的我們需要考察,是什么原因造成他這樣的拮據(jù)的生活?如果是一家三口丈夫和兒女因為疾病或者傷殘無法正常工作,缺乏勞動力,那這種情況我們的資助方向會是想辦法提升她家的經(jīng)濟條件,而不是去直接給他錢。
若是疾病,還會出錢幫忙治病,然后幫忙立業(yè)改善對方的生活條件替他們找一個可以提供資金來源的工作,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但是若是這一家三口的拮據(jù)是因為家里明明有勞動力,而不愿勞作,好吃懶做,或者是賭博以及其他的敗家,這種人是不可能得到資助的。
還有比如教育資助,都是需要考核的,不是說你那里缺一座學校我就要去建,你那里為什么缺?要綜合各種情況,比如資助學生上學,必要的九年義務(wù)之后,不是說你想上我就資助你,不可能的,一切以成績說話,如果中途成績下滑了我有權(quán)利撤銷資助。
比如貧困山區(qū),你這里之所以貧困,是因為交通條件不好?那我會考慮幫你修路,但是路修通之后呢?若你還是窮那就不是路的原因,是人的原因,后續(xù)的任何資助都需要重新在考慮,現(xiàn)在國家大力的扶持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這些只要可以我們都會支持。
另外就是疾病,不是說你因為疾病傾家蕩產(chǎn)了我就會幫助你,在疾病這一方面,若是明知道對方的病治不好卻因為不想死而繼續(xù)治療導致家庭經(jīng)濟傾家蕩產(chǎn)的這種,我們不會幫助,因為還有更多能治得好卻沒錢的人在等著我們幫助!”
姜澤解釋道,下方記者靜靜地聽著,就在這時,一道聲音響起。
“姜先生,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quán)力,若是因為他是絕癥就不自主救援,是不是太無情?”一位記者看著姜澤說道。
這道聲音打斷了姜澤的話,其他人望來,而姜澤的目光也落在那人身旁,當看到他身上穿著和之前那人一個媒體的工作服的時候,他眼神一冷。
“明知道治不好還非要治,這種人若是病人要求,那么就只能說這個人自私,家里傾家蕩產(chǎn)就只為了讓他自己多活幾天,而從來不為家人以后的生活考慮的人我為什么要治?還有很多人能治卻沒錢的在等著我去救助,任何一切絕癥,在醫(y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的情況下本基金都不會接受求助,只接受那些能治好卻沒錢的人求助,我明知道你得了絕癥,花了錢最后救活了只能活一兩年的那種純粹是浪費資源。
家人要救我們也不會攔著,但是因為最終救治傾家蕩產(chǎn)卻沒有救活的,之后再找我們求助我們也不會資助,他的孝心是他的,但是我們幫助的是那些需要幫助的,就算是盡孝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nèi),不要妄想用道德綁架來束縛我們,沒有幫助的價值我們絕不會幫助,當然這個價值不是對于我們二是對于社會、對于郭嘉、以及對于身邊親人和朋友而言!”
姜澤說完看著那位記者冷聲說道:“你覺得你的父母若是得了絕癥,明知道治療只是浪費錢,也治不好,你會傾家蕩產(chǎn)去治療嗎?”
面對姜澤的詢問,那人陷入了猶豫之中,其實這種情況生活之中見到的太多了,多少家庭就是因為這種情況最終導致傾家蕩產(chǎn),你若選擇救,那么就會面臨著傾家蕩產(chǎn)負債累累的結(jié)局,最終可能會扛不住壓力傾家蕩產(chǎn),雖然在孝道方面你做到了。
你若不救,就會有人用道德來譴責你,說你不孝啊之類的,所以往往在面對這個情況的時候,要做的就是理性的抉擇,以及病者的態(tài)度往往決定著一個家庭的生死。
很多人陷入沉思之中,再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他們會怎么做?很多人都會選擇救,因為孝道,有些人會選擇救治之后適可而止,但有些無情的或許直接選擇放棄。
所以這個選擇很難,而姜澤的話有錯嗎?沒有錯,他只是站在旁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去理性的對待這件事,作為一個公司,作為一個領(lǐng)導者,就應(yīng)該這樣去做,就如他所說,明知是絕癥必死的情況下與其浪費金錢也得到好的結(jié)果不如將金錢用在需要的人身上,者應(yīng)當是一個公益基金秉承的原則。
畢竟金錢是別人的,而不是他自己的,救助它們是情分,不救助是本分,一味地用道德綁架未免失了良心。
姜澤沒有繼續(xù)這個話題,其實所有人在面對這個情況是都會難以抉擇,就算是他也是一樣,若是他的父母得了絕癥,他也會用盡一切辦法去救治,就算治不好,但也要減緩痛苦,沒錢也要治,有錢就更要治療。
除非有很多深明大義的人,明知自己治不好,才會選擇放棄治療,為了不給后人家人添麻煩,大多數(shù)都是抱著不想死的心態(tài)榨干家里最后的金錢也不會停止。
這種情況不能片面的去說誰對誰錯,但是作為一個基金會卻要去考慮這些,將不多的金錢用在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的身上,讓他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
不少人陷入沉思之中,換位思考,一些專家們在聽到姜澤的話之后陷入沉思之中,第二天就關(guān)于姜澤的發(fā)布會上的言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的。
“那些一切都喜歡以道德綁架其他人的人,自身的品德也并不怎么樣,剛剛有人私信我,那位記者去年一分錢都沒捐吧!還有你的父親之前因為腦腫瘤末期,你也選擇了視而不見,盡管你父親母親還有妹妹苦苦哀求你都沒有拿出一分錢吧,不說這種選擇的對錯,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別人做到,道德綁架會讓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對于這個世界的善意逐漸的消失!”
姜澤看了看手機最后看著那位記者說道,頓時看直播的人和在座的人一片嘩然,那位記者臉色刷的一白,灰溜溜的離開了會場。
而發(fā)布會還在繼續(xù),直到十點半這場發(fā)布會才終于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