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走在這條人生路上的隨筆

213章 沒有規(guī)矩的家庭,比沒錢更可怕

走在這條人生路上的隨筆 夢的預言家 2727 2021-01-25 12:08:14

  孟子曰:“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p>  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fā)達,需要有規(guī)有矩。

  沒有規(guī)矩的家庭,比貧窮更可怕。

  1

  對長輩,有禮有節(jié)

  導演陳凱歌曾和老婆陳紅帶著兒子陳飛宇參加過一檔節(jié)目。

  節(jié)目里,陳飛宇在推門進來時,父母正在用餐交談。

  于是,陳飛宇輕輕地帶上房門,站在門口角落,并沒有上前打擾父母。

  直到陳凱歌叫陳飛宇過去時,他才輕聲慢步地走了過去。

  陳紅給陳飛宇喂了一口菜,問他好吃嗎?

  因為嘴里正在咀嚼食物,陳飛宇并沒有說話,只是點點頭。

  之后,陳凱歌把自己的筷子遞給陳飛宇,讓他夾塊肉吃。

  陳飛宇雙手接過陳凱歌遞過來的筷子,非常優(yōu)雅地向父親點點頭。

  陳凱歌在和陳紅回憶過往時,陳飛宇就蹲在母親身旁,緊緊摟著母親的肩膀。

  父母聊天作為孩子不插嘴,吃飯不能說話,接東西時雙手,點頭表示感激。

  看完視頻以后,很多觀眾都贊揚陳凱歌的家教,還有陳飛宇的有禮有節(jié)。

  孩子對父母的態(tài)度,暴露出了孩子的教養(yǎng),也暴露出了父母的家教。

  只有家教嚴明的父母,才能教出有教養(yǎng)的孩子。

  郭德綱是出了名的家教嚴格,家風嚴密。

  時至今日,郭德綱跟父親坐在一起,依然是挺直了腰板,不敢蹺二郎腿。

  郭德綱跟父親從來沒開過玩笑,在家里沒說過一個臟字,對父親永遠是畢恭畢敬。

  兒子郭麒麟一點也沒有“星二代”張揚跋扈的樣子,郭德綱說話時,郭麒麟永遠都是站在身后,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

  美國著名牧師葛培理說:“一個被允許不尊重父母的孩子不會懂得真正尊重任何人?!?p>  同樣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守規(guī)矩,畢恭畢敬,必然也會有禮有節(jié)地相待他人。

  而這樣守規(guī)矩,有教養(yǎng)的孩子,無論走到哪里都會被大家喜歡和尊重。

  就像陳飛宇和郭麒麟,兩人不僅事業(yè)發(fā)展很好,業(yè)內口碑也好。

  2

  對孩子,規(guī)矩嚴明

  作家劉墉曾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

  “你不舍得給孩子立規(guī)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p>  劉墉是個典型的嚴父,從小就在給兒子立規(guī)矩,讓他學會獨立和尊重。

  兒子劉軒小時候不愛說話,養(yǎng)成了自閉的習慣,劉墉就給兒子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規(guī)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嚴格作息,不能偷懶;

  自己洗衣服,父母不在家的時候,必須要自己做飯;

  兒子看電視要管,玩手機也要管,還把兒子獨自送到路程3個小時的地方上學。

  有一次,兒子做錯了事,劉墉罵了他兩句,然后把頭轉到了另一邊。

  轉過頭時,劉墉發(fā)現兒子把腳偷偷地抬起來,示意想要踢他。

  雖然兒子這是個“假動作”,可還是被劉墉看到了。

  于是劉墉動手教訓了兒子。

  他說,要么你不要立規(guī)則,要么你就得嚴格執(zhí)行,這是很重要的。

  在父親的約束下,劉軒很小就學會了獨立,學習也很刻苦,考了上哈佛大學。

  面對父親的管教,劉軒對父親也有過討厭、叛逆和憎恨。

  但在長大成人,考上哈佛的那一年,劉軒突然意識到了父親的用心良苦。

  劉軒表白父親說:

  “這二十一年來,我討厭你的嚴加管束;而二十一年后,我很感謝你的寬宏大量,我該起飛了,卻莫名其妙地有點舍不得。”

  孩子的生性都是頑劣的、叛逆的,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很有可能就會讓孩子走上歧途。

  或許小時候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的用意,假以時日,一定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不懂得立規(guī)矩的父母,養(yǎng)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梁啟超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與其跟孩子講道理,還不如給立規(guī)矩?!?p>  在梁啟超眼里,改變人生的從來都不是道理,而是規(guī)矩。

  梁啟超六歲時,因為一件小事向母親撒了謊,被母親叫到臥室,嚴厲教訓一番。

  母親一向溫良淳厚,這是梁啟超第一次見到母親盛怒的樣子。

  梁啟超試圖掩飾,沒想到惹得母親怒上加怒,動手教訓了他一頓。

  從此,母親為他立下“不許說謊”的規(guī)矩。

  等到梁啟超成大以后,母親才語重心長地告訴他:

  “人之所以說謊,或者是做了不該做的事,卻謊稱沒做過;

  或者有該做的事沒做好,卻謊稱做到了。”

  母親的這番話,給梁啟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他幼小的心中立下了規(guī)矩。

  《家庭教育》中曾說:“有規(guī)矩的自由叫活潑,沒有規(guī)矩的自由叫放肆?!?p>  家庭沒有規(guī)矩,孩子就沒有原則。

  孩子小時候,不給立規(guī)矩,將來走向社會,很容易缺乏敬畏心。

  規(guī)矩意識不單純是保護孩子的鎧甲,更是孩子通往未來世界的門。

  3

  夫妻之間,互相尊重

  很早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叫《婚姻故事》,講述的是一段完美婚姻走向消亡的故事。

  查理是天才導演,妮可是優(yōu)秀演員,兩人因為工作結緣,一見鐘情。

  他們一度認為對方是最契合的靈魂伴侶,旁人也覺得他們是一對默契無間的夫妻。

  就是這樣一對默契無間的夫妻,最后鬧到了離婚的地步。

  在一起生活久了,他們就會屏蔽掉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看到的都是缺點。

  查理在家里當起了“甩手掌柜”,孩子都是妻子在照顧,他充耳不聞。

  查理還忽視妻子的情緒,獨斷專橫,妻子連起碼的話語權也沒有。

  公寓的選址和房型都沒有詢問過妻子的意見,家具也全部是按照他的品味買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妻子想要的。

  有一次,兩人再次為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而爭吵起來,兩人越說越激動,越說情緒越失控。

  最后開始翻起了對方的舊賬,彼此都說了很多傷害對方的話,查理大聲咆哮說:

  “我每天早晨起來都希望你死,我希望你得重病,或者被車撞死?!?p>  他們用最惡毒的語言,相互攻擊、指責對方。

  兩顆心漸漸越走越遠,最后徹底分道揚鑣。

  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條新聞,感慨萬千。

  2018年,浙江省離婚案件中,排在首位的離婚原因不是家暴,也不是感情破裂,而是無關痛癢的“生活瑣事”。

  夫妻之間因為不懂相互妥協(xié),原本雞毛蒜皮的小事,愈演愈烈,最后成為了離婚的導火索。

  很多人都會覺得,對上,要對長輩講規(guī)矩;對下,要對孩子立規(guī)矩。

  唯獨忽略了夫妻之間,其實也需要講規(guī)矩。

  一個家庭,夫妻是最親最愛的人,也需要立規(guī)矩:

  不吵過夜架,丈夫要先哄妻子;

  能用感情解決的問題,不要用道理;

  不說傷害對方自尊的話,說出口了要道歉;

  無論任何情況,不可以動手;

  遇事有分歧,雙方都要尊重溝通;

  家務事要恰當分配,不能依賴一方的付出;

  管孩子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能當孩子面唱反調…

  只有夫妻同心協(xié)作,一個家庭才能走向富足,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夫妻恩愛,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夫妻關系和諧,家庭自然風生水起,蓬勃興旺。

  4

  中國是禮儀之邦,待人接物,都有講究和法度。

  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就體現在生活的細節(jié)里。

  這是規(guī)矩,也是教養(yǎng)。

  尊重長輩:

  1.長輩給的東西,要用雙手恭恭敬敬去接;

  2.遇見長輩,要主動打招呼;

  3.長輩交談時不要隨便插嘴;

  4.和長輩一起走路,要走在后面;

  5.不能直呼長輩姓名,要用尊稱;

  6.吃飯的時候,要等長輩先動筷子。

  規(guī)范孩子:

  1.吃飯不挑食,不浪費,不砸吧嘴,不敲打碗筷;

  2.不高聲喧嘩擾亂他人視聽;

  3.不橫坐,不橫腿,不捫腳;

  4.衣帽不加于他人衣帽之上;

  5.不向人噴水吐痰;

  6.不向人呵欠,嚏噴,伸懶腰;

  7.不抖落腿兒,不叉著腿兒。

  有規(guī)矩的家庭,再窮也能發(fā)家,因為有敬畏心;

  沒有規(guī)矩的家庭,再富也會敗光,因為家風不正。

  有規(guī)有矩,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也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