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東流,春天的氣息伴隨孩童的歡笑聲飛舞,落日余暉里倦鳥正歸巢,一群讀書郎蹦跳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書包里不止帶著書籍,還有各自心愛的玩具,男孩子多數(shù)是彈弓,卡片之類的,女孩子多數(shù)是皮筋,發(fā)夾之類的,沒有零花錢的年代,零食之類的東西,只有經(jīng)過小賣部的時候才能見到。
一陣渾厚的聲樂響起,小楊杰雙手持住心愛的頌塤在吹奏根舅舅教過的曲子,興趣一直是最好的老師,何況一向?qū)W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小楊杰本就聰慧,根舅舅教的幾首曲子,小楊杰很快就學會了,由于春天到來,根舅舅要忙農(nóng)活了,就教會了小楊杰看曲譜,還把一本手抄的當下比較流行的歌曲曲譜給了小楊杰,小楊杰這幾天放學回家都是在練習著曲譜呢!
平時好動愛瘋的小楊杰,過完年后放學時少了些往日的活潑興奮勁頭,多了些與年紀不符的孤單感,源于過完年,昌輝臘梅兩口子與隊里很多同齡人一同南下廣州打工去了,用隊里大人的話說,是下海掙錢去了,現(xiàn)在的小楊杰成了留守兒童大軍中的一員,物質(zhì)條件匱乏的年代,又作為獨生子女的小楊杰,瞬間整個人的氣質(zhì)都改變了,孩子的情緒不會收斂。
尤還記得離別那刻,小楊杰被嘎嘎,嗲嗲一人一邊的抓著雙手,撕心裂肺的哭喊著媽媽爸爸,單純的以為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內(nèi)心滿是無助彷徨,媽媽哭成淚人的隨著離別而悲切的大部隊先行,平時尤為嚴厲的父親,難得目光柔和,淚眼朦朧的低頭摸了摸兒子的頭說道:“崽崽,爸爸媽媽過年就會回來的,會給你買你想吃的零食和玩具,這些東西爸爸媽媽現(xiàn)在沒錢買給你,所以爸爸媽媽要出去打工掙錢,這樣才能有錢給你買零食和玩具,在家里要聽嘎嘎和嗲嗲的話,爸爸會給你打電話的,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學校,乖哦!”,說完,昌輝迎著蒙蒙亮的天空,留下被背影蓋住的小楊杰仰望而無助的目光。
現(xiàn)在的小楊杰雖然不明白打工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這個時代剛好有一首歌叫離家的孩子,此時小楊杰用頌塤獨有的渾厚聲音吹奏出來,有著一種靈魂共鳴的魔力般,民間相傳塤的音色本身就有一種思念之意,尤其帶有思念之情的人聽到,很容易就會勾動思念之情,所以民間也有傳言吹塤是不吉利的,這完全就是以訛傳訛的誤解,導致現(xiàn)代塤成了鮮有人演奏的樂器,小楊杰還覺得二胡的聲音更悲切呢!不是紅白喜事都有這樂器嗎?自己的塤那里不吉利了,根舅舅可是說過,這是古時的宮廷樂器,怎么可能會不吉利,說不吉利的人也太沒見識了,哼!
隔家還有半個隊的距離,聽覺靈敏的泡泡就聞聲奔了過來,通靈的泡泡也許也在思念自己的主人,每當小楊杰獨自練習塤曲的時候,泡泡都會安靜的趴在小楊杰旁邊,夕陽下一個孩童與一條田園犬,坐在中堂的門檻上,等待下海打工的爹娘,每當這個時候,住在家里的外婆都會躲在門后偷偷抹淚,懂事的小楊杰其實很好帶,沒讀過書的外婆也不懂學習上的輔導之類的,但是小楊杰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學校里名列前茅的,一點不讓大人操心,想念爹娘了,也不會哭鬧,只是默默的用塤曲來藉慰自己,懂事的讓人不忍直視。
一曲終了,天色也晚了,點燃油燈的灶臺下,一個老人,一個孩子,一條田園犬,默默的吃著飯菜,飯桌上,小楊杰的嘎嘎從小就教導后輩們食而不語,吃飯不能狼吞虎咽,必須細嚼慢咽,夾菜不能挑菜,翻找,喝湯不能用公勺,必須盛到自己碗里才能喝,還不能發(fā)出奇怪的響聲來,掉在桌上的飯粒要撿起來吃掉,不能浪費糧食,粒粒皆辛苦,浪費糧食要被嘎嘎拿筷子敲腦殼的。
吃過飯后,小楊杰會幫著外婆煮熟大鍋里的豬食,然后自己洗漱,和外婆在臥室看電視,然后睡覺,第二天自己穿戴好了去上學,平淡的日子,與外婆相依為命,數(shù)著日子期盼著早些過年,這樣就能見到很久很久沒有見到的爸爸媽媽了。
又是一年春來到,同樣的離別早晨,不一樣的離別情景,這次小楊杰沒有哭泣,因為他新學了一首塤曲,祝你一路順風,他就站在那里,目送著再次南下打工的父母,縱使心中有千言萬語,卻開不了口,從小嘴甜不怕生的小楊杰,父母離開打工的一年以來,話語明顯變得少了,情緒也不再輕易表達了,思戀在心里,行動于塤曲中。
當背過身的南下大軍聽到這獨特的旋律,為孩子的長大欣慰,也為孩子的長大而心酸,旋律一遍又一遍,背影一個轉(zhuǎn)一個,哪有一成不變的坦途,轉(zhuǎn)角就會看不見,東升的太陽已出現(xiàn),照耀人間所有事,牽連人們所有情,人散曲終,趕腳的泡泡低頭垂尾的走了回來,身前的影子覆蓋在小楊杰的褲腳,跟隨邁動的腳步歸家,初日東升里溫暖的家,這是一個暖春,會多雨。
四月霉雨連天下,河面漫過鄉(xiāng)間路,今年的鼎城發(fā)洪水了,水位早就超過了水位警戒線,隊里安排著年輕的勞動力日夜守候在江堤上,沒有機械化的年代,人們沒日沒夜的挑著裝袋的泥土,砂礫,筑建防洪的堤壩,生于湖區(qū)的霉雨季節(jié)勝過猛獸之威,日可見漲的水位線,如同壓在心頭,揮之不去。
天地之威,翻江倒海,作為泄洪區(qū),學校已經(jīng)停課了,所有勞動力都去了江堤防汛,這個汛期的雨天一直下啊下,人們一直不停的加固防線,最危險的時刻來臨時,人民子弟兵用身體筑建起了防線,人可以倒,大堤不能倒,身后是千千萬萬已經(jīng)顆粒無收的家庭,剛筑建的還在漏水的防線不能直接面臨鋪面而來的洪水,只能用人墻頂住第一波力道,待到力道平緩后才能保住還在不斷沒日沒夜加固的最后防線。
人力有時窮,然,人多了力量大,雨后晴空下,一票娘子軍送來了飯菜,時值多災年景,飯都是去年的存糧,菜都是一些野菜,其中有一種小楊杰喜歡吃的黃花菜,聽媽媽說,黃花菜還有個雅致的名字,叫忘憂草,傳說記載于最早的詩經(jīng)一書中,這個年景吃忘憂草,也算一種心理慰藉吧!
待到洪水退卻,田野多已荒廢,學校再次開課,各家鄉(xiāng)親在有關部門的號召下,積極的恢復生產(chǎn),今年夏季快過去,只能買些棉花秧苗種下,就指望年底賣了棉花換點過年款,人心向著一個方向前進時,就連時間也過的飛快,很快就到了臘月,這年,昌輝做了個決定,要帶著臘梅去城里開家家電修理店,不想再下海了。
爺爺奶奶外婆等都在的家庭會議上,昌輝說過自己的想法后,全家人都支持昌輝的決定,在全家總動員下,湊得一筆錢,第二年,小楊杰依然留守農(nóng)村,昌輝帶著臘梅去了城里開店,期間小楊杰一直沒見父母回過家,問外婆,只說是在城里還沒站穩(wěn)腳跟,待到情況穩(wěn)定下來,就接小楊杰去城里上學。
這年,暑假,小楊杰迎來久違的好消息,一直在城里打拼的父母打電話回來了,準備讓爺爺帶著小楊杰去城里住一個暑假,放學回來的小楊杰從爺爺嘴里聽到這個消息,興奮的上躥下跳,幾年留守兒童的生活,讓好動的小楊杰失去了往日的活潑,成天捧著頌塤吹奏著電視里聽來的曲子,塤曲里的意境透露著一種委屈婉轉(zhuǎn)的氛圍。
明天一早就要隨著爺爺去城里找父母了,爺爺外婆都準備了一些鄉(xiāng)下特產(chǎn)帶給父母,懂事的小楊杰也想給父母帶點特產(chǎn),趁著天光微亮,小楊杰趕忙奔走起來,叫上自己的小伙伴,在屋前的澆灌渠里釣起了龍蝦來,直到家里大人叫吃飯,一個個小伙伴都回家了,小楊杰才提著有自己一半高的水桶回家,桶里滿滿一桶小龍蝦,是左鄰右舍的小伙伴幫著小楊杰一起釣起來的,明天裝袋了,一并帶去城里給父母,這是作為兒子的簡單禮物。
次日天光尚且朦朧,維憲來到小楊杰家里時,小楊杰已經(jīng)起床洗漱完畢了,興奮了一整晚的小楊杰等著爺爺來吃早飯都有一刻鐘啦!就想吃完早飯,好早點去趕班車,能早早見到父母,維憲帶著意外的看著早起的孫兒,笑著摸摸小楊杰的頭,和身后來準備幫維憲提東西的大叔叔一起坐下吃早飯,幾人吃完早飯,在小楊杰殷切的目光下,維憲也不耽誤時間,和外婆交代一聲后,提著早就打包好的禮物,帶頭走向省道去趕班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