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一個新生意
姜薇這里,今兒一上午,都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
忙碌的主力還是丁香,今兒卻不是為了擺宴了,而是昨兒一場宴,把她給姜薇做的零嘴兒,吃了個精光。這對于一心叫自家姑娘吃飽吃好,什么都不缺的丁香來說,這是絕對不忍的事兒。
好在鐵柱幾個吃過飯后,一聽丁香說姜薇沒小魚干吃了,就立時跑到河邊撈魚去了。忙了大半下午,并今兒大半上午,撈了滿滿一盆子柳葉魚,家里還有上次買的落花生,蠶豆等物。
從早飯起,一直到這會兒,丁香都忙著給姜薇制炒制小零嘴兒。
忙了一個上午,做好一大盆子怪味落花生,鹽酥蠶豆,麻辣小魚干正在出鍋,以至于崔二兩口子一進院子,便聞到了滿院子飄著的甜辣咸香。
崔二愣怔了一下,眼一轉(zhuǎn),看到廚房門口的矮桌上放著兩盆子油汪汪,色澤濃厚鮮亮的小食,竟是從前沒見過的,他激動得三兩步就奔了過去。
他這模樣,倒把丁香弄愣了,舉著大笊籬愣愣怔怔地看了他一會兒,臉一拉道:“這是我專給我們姑娘做的,你們想吃啊,等下次吧!”
說著話,她心里又有些過意不去,想了想,還是拉著臉走到廚房,摸了幾張草紙出來,一邊嘟噥著“真是的,才剛做好,就來吃現(xiàn)成”“我們姑娘還沒嘗一下子呢”等語,一邊拿著小鍋鏟子往紙包里裝。
姜薇和綠翹都笑她這也說不上來的什么性子,反正自己手里若有,人家若是貪嘴想吃,她心里再不情愿,也必得給的毛病。
崔二也叫她弄愣怔了,趕忙笑:“我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這個意思……”
說著話,姜薇從廚房里出來。她今兒還是這些日子已經(jīng)習慣了的農(nóng)家妝扮。
上身是淡紅的棉布短襦,下身是青素的裙兒,頭上仍是沒有半點頭飾,站在那里搭眼一瞧,跟個真正的鄉(xiāng)莊小姑娘沒什么兩樣。
崔二夫妻倆一眼瞧見,又愣怔了一下。說真的,若不是因姜五姑娘名聲太過,整個東西姜府沒一個人不認得她的,崔二兩口子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個衣著打扮樸素到極點的女孩子,就是名滿漳州的姜府的姑娘!
一瞬的訝然過后,崔二兩口子趕忙行禮。
姜薇才剛已聽紅玉說了,人家又是正經(jīng)來請安的,她自是不會故意拿喬捉弄什么的。
和和善善地笑著受了這一禮,又笑問了些東府府里可好,三少奶奶可好,莊子里可好等語。
崔二媳婦一一答了,又自責:“因韓莊頭也沒早送個信兒,我們還是前些天往府里辦事,這才知道姑娘到了這邊兒,這才來遲了。”
姜薇先是含笑說了一句不礙,又閑話似地問:“我來時聽花嬤嬤說,老太太定了立時上京,不知這會子可走了沒有?”
崔二媳婦忙道:“還沒有,說是日子已定好了,三月初六啟程?!?p> 今兒可都三月初一了,也就是說,五天后,她就徹底自由了!姜薇心里自是一陣松快。
丁香那頭,原本不怎么情愿給這崔二裝小零嘴兒的,可是一聽韓林說,他今兒帶來一筆一百五十把的大訂單,頓時不覺得肉痛了。
趕忙又進廚房重新拿了草紙,接著再裝。
崔二真不是嘴饞,原先只顧和姜薇說話,顧不上制止,好容易等到一個閑話空子,他趕緊笑道:“丁香姑娘,這不忙……”
說著,他沉吟了一下,和姜薇笑:“五姑娘該知道,我們?nèi)倌棠淘诟情_著一間南北貨鋪子,里頭專發(fā)賣這樣的小食,我是因瞧著丁香姑娘做的這些東西從前少見,這才多看了兩眼。”
姜薇其實不知道,不過他一提,也就知道了。
與此同時心中也是一動,其實早在她和丁香借著“聽人說”的由頭,說起這類小食的時候,也曾想過去拿去賣。
可是后來她又一想,她自己這頭的事兒太多了,攤子鋪得太大并不是好事。
就又給放下了。
不過因昨兒她那個臨時起意的提議,她對這個件事又有了新的規(guī)劃。
那就是,她不賣,可以讓丫頭賣??!反正將來,她注定是要和這兩個丫頭相依為命的,有現(xiàn)成的路子,為什么不讓她們走?
但是眼下她手頭積存的事太多,而且,才剛出府沒多久,女主那頭有沒有暗里盯著她,她還不知道。也不想把事情弄得太趕了。
就笑:“這就是我從旁處聽來的方子,叫丁香瞎搗鼓的,味道有點怪,怕是一般的人吃不慣。若是往外發(fā)賣怕是不成。”
頓了下,她到底還是留了個話縫:“你要覺得好啊,待會兒叫丁香多給你們裝一些,你回去嘗嘗,也叫三堂嫂嘗嘗,真要好,到時再說吧?!?p> 畢竟,秋后她做番薯糖,還得找銷路。東府三少奶奶這條現(xiàn)成的路子,也不能斷了。
思及此,姜薇不免有些自得,瞧瞧,雖然咱只是個炮灰,但這運氣還是不錯的。
貨物還沒做出來,那賣貨的路子就先送到跟前兒了!
因存這個心思,也是因人家確實幫襯了自家的生意,姜薇倒留崔二兩口子坐著說了好一會子的閑話。
其實崔二兩口子今兒來,看稀罕看熱鬧的成份居多。但和姜薇這么一番呱啦下來,特別是是叫丁香做的小食一勾,倒添了一種別樣的親近。
恭恭敬敬地陪坐了一會兒,又說了些等姜薇得閑了,到他們莊子里坐一坐的客套話,這才告辭出來。
從姜薇這里一出來,崔二就激動了。因為就在才剛說閑話的時候,姜薇一連的讓人,他悄悄把那怪味兒落花生、鹽酥蠶豆還有剛出鍋的小魚干都嘗過了。
味道嘛,除了鹽酥蠶豆略微平常一些,余下的兩個甜辣口的,都十分的新奇,而是甜辣適中,極是開胃。
進了韓林家,拉著韓林不住地勸他,叫他勸勸姜薇,叫丁香多多做些這東西,到東府三少奶奶的鋪子里發(fā)賣。
韓林是知道如今整個東府,就這位三少奶奶賺錢的勁頭最足,只是因找不到好的打貨門路,她本錢也不足,稀罕的好貨打不來,那個南北貨鋪子,只是說著好聽罷了。實則差不多就是個雜貨鋪子。
可這事兒,他也不敢輕易應(yīng)承。
被崔二勸急了,只好把姜薇的處境又給擺了一遍兒道:“老太太是叫她來思過的,我這頭,稍稍松松手,叫她過得自在些,也還好說。這縱著她們做買賣的事兒,我怎么敢應(yīng)?萬一傳出去,這可是打老太太的臉!”
崔二一聽就愁上了,愁了半晌,突地眼睛一亮:“那不如這事兒,干脆和你們那頭的當家太太挑明了,叫她也入一份子!”
姜大太太兒子讀書不成,手頭又緊,對賺錢也熱衷著呢。
“再不然呢,咱們就自已暗里操持,反正這頭離府城遠,只要咱們不說,誰會知道?”
韓林一時還真沒想到,把大太太拉入伙。這會兒聽崔二這么一說,還真有些意動,不過隨即他又失笑:“這一星半點的生意,大太太怕是瞧不在眼里?!?p> 至于暗里操持這事兒,那是沒了法子不得已的險著。但凡有法子,他也不想這么辦。
崔二就沒輒了,待要再勸,這些小食只是他覺得好而已,還沒叫三少奶奶嘗呢,所以也再說。
又坐了一會兒,和韓林說定除草鏟的交付日期,夫妻倆就先行回去了。
崔二一走,韓林等人又緊著忙活開來。
往鄰鎮(zhèn)、縣城的鐵匠鋪里催訂單,到趙鐵匠那里催貨物,如此連忙了足有十來天,才算是強強將賣出去的四百余把鏟子給交付出去。
這件事一忙完,韓林和李冬生幾個心里徹底清凈了,至于原先盤算的,還要去更遠的地方尋找買主的事兒,還是先等莊子里積存的雜事忙完再說吧。
幾人聚在韓林家歇息了片刻,到姜薇這里來交帳。
除草鏟趙鐵匠那里給估的價兒,是五百文一把,這個成本價里頭包含趙鐵匠的工錢以及原料錢。
韓林也沒和他多磨,畢竟指著他長期做活,兼幫自家保密呢。
他們往外賣的價兒,都是一兩銀子一把,等于這四百兩多銀子里頭,有二百多兩的利錢。
關(guān)于利錢怎么分配,韓林幾個也早想好了。
姜薇這個出主意,最初又往里墊付了本錢的,占一半兒。余下的一半兒,莊子里總共四家人,大家平分。然后各家再讓出一兩的利錢,分給沒在這上頭出力,卻也給莊子里出力的老林頭和李回那邊兒。
韓林把這話說完,把那整一百兩銀子遞給姜薇笑:“五姑娘,您看這么分,合不合適?”
姜薇笑:“我是占大頭呢,問我干什么?問就倆字:合適!關(guān)鍵是你們覺得合不合適!”
黑三這幾天那臉的笑就沒落過,聞言嘴角一咧,笑嘿嘿道:“合適合適,咋能不合適呢!”
余下的一百兩銀子,四家平分,一家得二十五兩呢!
那可是二十五兩銀子!頂上他在莊子里累死累活的干上兩三年的收入了!
李冬生和劉滿倉也說,這么豐厚的利錢,他們要再說虧,那可真是貪心不足,沒臉見人了。
成吧,只要是個皆大歡喜,姜薇就高興。
至于李回那頭的利錢,就不用他們出了。她這頭給了就成,丁香一聽這話,也說她要付紅利錢,硬是從自己口袋里摳出二百文錢,并姜薇出的二兩銀子,一道送到李婆婆那里,倒惹得李婆婆又抹了一回眼淚。
****
一尾咸咸的魚
最后一章過度,看我認真臉。這一周是沒有推薦的一周,好似被全世界拋棄,走過路過的小可愛投個推薦票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