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外圍打擊能力
浮標偵察器是消耗品,且暫時還不知道回收比例。但因為足夠便宜,按20%的常規(guī)回收比例,折算下來每小時耗費非常低,常駐三十顆,耗費才一個核材料生產(chǎn)裝置,這東西水下探測半徑有三公里出頭,在深度不足的淺海地區(qū)性價比極高。
用這東西構建一個探測距離為二十公里左右的水下偵察網(wǎng),比用深潛者巡邏便宜多了,后者還耗核燃料呢。
章魚手里水下作戰(zhàn)力量大概還無法正面應付2級小怪獸,水下單位的優(yōu)勢也不會是速度,所以有二十公里配合放個核子魚雷足夠了。只是近海水下放核彈造成海嘯會反過來影響基地,布防會更依賴高地,那邊會顯得擁擠,礦石寬裕一些了得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擴建。
偵察方面的變化大概就這樣。
重點還是在遠距離的打擊能力,否則提前十分鐘與提前二十分鐘發(fā)現(xiàn)敵情,并沒有區(qū)別。
現(xiàn)有的作戰(zhàn)系統(tǒng),在30公里外主要依靠幾種大號軌道炮,它們在必要的時候(不理會傷害減損)可以打擊到一百公里內的大目標。
只是應付電光這個帶有彈道扭曲屏障的,顯得極為無力,六十公里外,就只能靠著死線投幾顆導彈、核彈。
死線雖然有做武器改裝,可數(shù)量不夠,受限于能量供應水平,與空優(yōu)戰(zhàn)機特殊的戰(zhàn)斗方式(隔一段時間才有幾秒輸出窗口),除導彈之外的手段,整體輸出非常難看。
然而面對電光,核彈都不那么靠譜了。
因此還需要提高六十公里外的常規(guī)作戰(zhàn)能力。
章魚沒拿到7級的怪獸空優(yōu)單位,還好主科技在這一級提供了兩個空中單位,空優(yōu)戰(zhàn)機玉兔和無人戰(zhàn)斗機躍動。
“玉兔:空優(yōu)戰(zhàn)機,空重33.5噸(空重降落時最低238公里時速),最大作戰(zhàn)起飛重量75噸(全重起飛需要410公里時速)。
冷聚變引擎、等離子噴射引擎(耗費燃油與電力),彈藥/導彈最大容量32噸。
武器:增程型高能激光一門(允許瞄準前方90度錐形區(qū),14.5公里內能對怪獸造成有效傷害。專用艙體,只能改裝為其他類型光束武器)
機載軌道武器槽(空,密閉式,軌道武器只能瞄準正前方3度錐形區(qū),專用供彈區(qū)可攜帶5單位彈藥,可改為攜帶兩枚中程導彈)
‘柵欄’導彈艙×2(每個柵欄導彈艙可容納4×6×2短程導彈,全彈發(fā)射最短時間1.2秒;或2×2中程導彈,全彈發(fā)射時間0.5秒)
格斗翼面(翼面一體化格斗導彈艙,兩主翼共八枚)
翼下隱藏式掛架×4(無需隱身及超音速巡航能力時,可搭載蜂窩導彈艙、戰(zhàn)機用懸掛式電磁炮、副油箱、保型貨箱等掛件,4掛點最大總掛重12噸)”
玉兔是有冷聚變引擎的單位,紙面數(shù)據(jù)很好看,特別是隱身翼下掛點,能夠把這架飛機變成戰(zhàn)斗轟炸機,可是問題也不少。
章魚前幾天沒考慮建立玉兔部隊,主要原因是它沒有短距離起降能力,基本起落、戰(zhàn)斗方式都是最原始的空優(yōu)式。
從成本分析,需要擴建綜合機庫的跑道部分,高度至少要加到三層。北側海邊懸崖需要延展平臺,既突出機庫主體以外的架空地板,靠島內這一側還要建設一截真跑道,這樣才能保證它安全起降。
章魚不會指望所有駕駛員都有足夠高的水平,在沒有短距起降與懸停能力時,能駕駛偵察機、空優(yōu)戰(zhàn)機零事故鉆入二十幾米高的“山洞”里。
另外在警報拉響時,戰(zhàn)機因其速度優(yōu)勢要第一序列出發(fā),它們必須至少大部分都在機庫地面上待機,而不是擺上“貨架”,所以綜合機庫也要擴建。
作戰(zhàn)方面,缺乏短距離起降能力,意思是它不能飛的太慢,否則會掉下去,空優(yōu)戰(zhàn)機的形狀,可不是古早期能夠那些80公里時速就能起飛的滑翔玩具。
最低戰(zhàn)斗航速較高,也意味著回旋需要的空間大,引出的結果是攻擊窗口出現(xiàn)的頻率更低!
因此各種武器帶來的增幅,還不能按紙面數(shù)字算,扣掉水分之后,不計導彈,它的火力大概也就死線的兩倍,其中自帶的增程激光加分就不少。
玉兔本身的價格折后690,有死線的兩倍火力是劃算的。只是關系到綜合機庫大改,涉及的總成本有些高,之前實在下不去決心。
這時再來看,綜合機庫擴建必不可少。
既然擴建勢在必行,那肯定要留出較大的余量,總成本能占些便宜順手也能用于幾個新的無人部隊。
綜合機庫暫時還有一部分空間,先造幾架玉兔。
人員,沒做太多考慮,直接把之前的一體化大隊,用補充人員的方式升級為聯(lián)隊,既能保留大隊人員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也不至于一下又擴編近兩百人。
玉兔、新的人員居住區(qū)建著,章魚著手規(guī)劃機庫擴建工程。
先是橫向擴建,跑道側需要橫向拓寬二十米,兩側同時拓寬,靠機庫一側的三米寬度作為人員、貨物、電摩??客ǖ溃c跑道本身隔離開來。
這主要是考慮玉兔的起降速度太快,人員危險度急速上升,必須正式將跑道和人員通道隔開。
在主跑道靠近懸崖幾十米的位置為起點,設置電磁彈射/阻攔道,拓寬后可以前后腳(不在同一條起步線)同時起飛三架玉兔,電磁道靠懸崖側,阻攔功能可以讓飛機降落時有效減速,避免意外墜海……不對,下面是B3至B5的房頂!
機庫F1、F2部分擴建,還是就著山體來比較便宜,俯瞰圖填滿成一個矩形,再向東擴建一百米。
這樣一來,主機庫面積就從兩萬平米,直奔79400平米去了,為了增加“貨架”的有效面積,擴建的部分分成三個大空間,多出來六列貨架,可以多停放不少機甲等占地面積小的載具。
順手給下面的B1、B2機庫整備區(qū),B3、B4、B5兩棲區(qū)一起給擴建了。
最后才到增加層數(shù)。
既然跑道要變成三層,F(xiàn)1、F2層打通的機庫主體,干脆也增加一層,但這回不打通,當作新的無人機機庫,稍后要用到。
這個無人機機庫部分也是兩頭開門,有自己的跑道,不過因為層高的問題,兩端外面都架設了架空延展平臺。
和主跑道懸崖端延展平臺一樣,三個平臺章魚都額外加寬了一截,一些情況機甲可以直接在延展平臺作戰(zhàn),省的爬山。
最后才是南端跑道,按照能夠起降怪獸空天飛機的最高標準修,不過長度得縮水,先建個五百米意思意思。
總計920米跑道,加上電磁彈射阻攔功能,足以讓玉兔以較高的速度,減速至能在硬化地面滑行的程度。
整個規(guī)劃下來,綜合機庫整體面積增加了兩倍多,靠著山體、有主體依托等等折扣,最后還是要付22000礦。
不能分期,否則折扣變少總體價格會更貴。
工程實在是有點大,時間跨度太長了,章魚決定先建一只無人部隊頂一頂。
無人自走炮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