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香飄萬里的凰村
果然不出喬森所料。
一回到張府,他不僅要面對沈清淵的雷霆之怒。
還有來自張府上下的怠慢。
“砰!”
“喬先生,這個不適合您,請您用這個。”
張嫂一本正經(jīng)的將他面前的小吃拿走,換上一盤芹菜,斷生的那種。
“多吃蔬菜,有助于減肥。您看您那么大塊頭,吃太多肉也不見有啥長進,說明之前白吃了,還好多吃點西芹洋蔥土豆什么的比較少適合您?!?p> 這話里話外,即使喬森話語沒那么精通。
聽都聽得出來,不是什么好話。
他除了高,哪里塊頭大了。
晚上張虎回來,非拉著他說要請教請教米國的跆拳道什么的。
“那個、還是算了吧,我怕一會傷著你。”
喬森是認真的。
張虎個頭一米八,但在一米九的他面前也不不夠看。
況且年齡擺在那里,他作為客人,還是算了。
“喬先生是不愿意呢?還是看不起我?覺得我不配?”
三連問下來,喬森哪里還好意思拒絕。
只好跟著喬森來到后進院子里,有個專門訓練的地方。
當初張婷特意給張虎的驚喜。
“正好,我也手癢。”
沈清淵活動活動手腕,一本正經(jīng)的說道。
熟悉他的喬森,一眼就看出他眼里的盛怒。
他就知道,雷霆之怒不發(fā)泄出來根本不可能的。
原以為只是冷暴力,沒想到上升到武力上面來了。
“白清芋,都怨你?!?p> 下次打死也不單獨跟白清芋一起出去了。
白清芋一臉無辜,怎么又怪她了。
自己身上的事情,分明是他大嘴巴說出來的,還怨她。
“誰讓你多嘴的?!?p> 喬森好像回到飯桌上扇自己一把掌啊。
回家前,白清芋千叮嚀萬囑咐,到時候不要穿幫。
她會換上一件高領毛衣,誰都看不出來。
誰知道一上桌吃飯,張婷見穿得那么嚴實的白清芋。
便問了一句,是不是地暖不夠,每個人都穿著薄薄一件衣服。
高領毛衣的她顯得格格不入。
還沒等她回答,喬森就來了一句,高領好遮當。
張婷曖昧的眼神在沈清淵與白清芋之間來回切換。
細心的沈清淵直接上手,拉開一看。
一條長長的傷痕露在眾人面前。然后才有了上面那一幕。
“那個、一會別太狠,小屁孩幫了我不少忙呢,隨意切磋一下就好了?!?p> 白清芋特意叮囑一番沈清淵。
張虎的實力她知道,最多就是比小屁孩厲害一點,倒不至于傷了他。
沈清淵就不同了。
“放心,我有分寸?!?p> 對自家男人她向來放心。
倒是想跟去觀看一番,可惜不行啊。
對面還有一個人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呢。
“呵呵呵~婷姨,我?guī)殞毴ネ嬉粫”
“媽帶著,不用你?!?p> 這是要刨根問底啊。
只能老老實實的做著,一點一點的將今天的經(jīng)過說了出來。
期間時不時傳來一聲又一聲的慘叫聲。
好吧。
跟喬森相比,她這里算是相當?shù)臏睾土恕?p> **
次日,不放心白清芋跟喬森一起,沈清淵堅持要跟著。
白清芋只好帶沈清淵一起來到了凰村。
喬森昨晚即是被揍成豬頭臉,打死也要跟著出門。
一個人呆在張府,絕對會悶死的。
距離凰村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可沿途一陣陣的花香和草藥的味道,令人心情愉悅。
看向窗外的花海,跟之前的荒地相比,變得生機勃勃和宛如仙境。
“清清,你很厲害?!?p> 不管是他的產(chǎn)業(yè),還是現(xiàn)在的凰村。
“蔫哥,白清芋二樣叫膩害,那我地不是更膩害。”
臉上的痛,令他說話都不清晰了。
“我說,你都這樣了,就不能少說兩句?”
沒見過難么愛說話的人呢。
一路上總是操著那卡禿嚕皮的嘴說著令人忍俊不禁的話。
換她一直被人蔫哥、蔫哥的叫著,絕對要給這人一腳。
你猜蔫,你全家都是蔫的。
蔫吧壞!
“嘭神馬!諾舅母!”
“噗嗤~”
白清芋實在是忍不住了。
“你舅母~”
他明明說的是‘我就不’,怎么就成了‘我舅母’了。
“哼~”
喬森扭過頭,不理會白清芋。
這個女人太可惡了,就她嘲笑自己。
淵哥根本就......
沈清淵滿眼笑盈盈的,嘴角不自覺的往上勾。
他就知道,一點希望都不能抱。
“村里的人都用耕地種植草藥和花卉嗎?”沈清淵看到一路上耕地少,更多的是花木類的。
白清芋搖搖頭,對于路上看到的,她以為越往凰村,應該耕地一如既往的多才是。
原本一大片種植玉米的地,現(xiàn)在只剩下花卉了。
“楊叔是不會讓村里的人將耕地用作農(nóng)用地的。這一點在我跟他說以凰村作為試驗點開始一直按此貫徹著的?!?p> 這才一年多的時間沒有來凰村,竟然出現(xiàn)這種情況。
“清清~人都是會變的?!?p> 沈清淵臉色沉重的看著窗外的花卉。
景色再美,此時的他們也沒有心思欣賞了。
華國不同于米國,地廣人稀。
華國的每一寸耕用土地都是寶,都要合理的利用。
政府對這一塊的管控更是嚴格。
“希望情況沒有我們先看在看到的那么糟糕。”
村里家家戶戶都有幾畝地,這個時節(jié)應該是地里蓋上草木灰進行修養(yǎng)。
這樣來年的莊家才會長得更好。
可一到村口,原本的水田此時全部種上了花卉。
這里的氣候,冬天陽光依舊很好,很適合種植一些花卉。
看著這香飄萬里的凰村,白清芋的心情是沉重的。
她是想將這些人帶脫貧,但并不是讓他們連根都忘了。
慶幸的是,村里的農(nóng)田還是保持著原來的模樣。
原先的古樸的大氣的房子全部變成了小洋房。
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架摩托車,有的甚至有面包車。
這年頭,摩托車可不便宜,更何況一輛嶄新的面包車呢。
可見花卉和草藥種植在這兩年內(nèi),給村里人帶來的變化。
白清芋等人的到來在村里并沒有掀起什么波浪。
人們似乎習以為常了。
不像以前那般,看到一架小車興奮得上前圍觀。
因為花卉和草藥的種植,每每到花季的時候,來來往往的客人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經(jīng)濟利益。
楊叔的院子依舊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古樸大氣,不失格調(diào)。
只是門外的草長得有些高了。
“咚咚~”
“來了~咳咳~”
虛弱無力的聲音從院內(nèi)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