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南宋之趙構跑路從打卡開始

第十一章 義軍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名言警句,初看時你會覺得很有道理,但是細細一捉摸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哲學告訴世人的是思考,及思考的方法。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道家學說道生法、陰陽魚學說及周易五行學說等。

  《馬列主義》《***思想》告訴你辯證唯物主義,一分為二的看待事情,才有了《鄧小平理論》的集大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學成為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趙構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會想到這句話。

  但是他大概可以理解,自己有了本事需要展示。

  只不過他不需要找一個帝王買家。

  因為他自己就是。

  這個時候的他,突然想到了很多。

  為什么那么多人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在。

  為什么有本事的人如果沒有得到施展,懷才不遇會抑郁而終。

  以前做為祖安,從來不這樣認為。

  什么酒香也怕巷子深。

  那是你不會銷售。

  做為祖安人懟人那是基本技能。

  失敗了有什么可怕的?還跳樓?

  失敗是成功之母你不懂嗎?

  這一刻他的思維明顯不同,或者他覺得當初自己身為祖安人,是一個低級的祖安人。

  為什么系統只給自己60點初始謀略?

  酒香是真怕巷子深,因為不是每個釀好酒的人還懂銷售。

  這是兩個技能。

  失敗的人也許連第一個檻都邁不過,還哪來的成功。

  何況好事成雙,壞運氣來了,悲催的事情往往也是接二連三的發(fā)生。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運氣差了,喝涼水都要塞牙縫。

  接二連三失敗的人,也許有人會笑到最后,迎接了成功。

  但大多數的人會崩潰在其中。

  趙構現在要帶領這一群百八十號精英戰(zhàn)士,打出他的威名,只有一場接一場的勝利才能刺激這群荷爾蒙勃發(fā)的將士們死心踏地的追隨。

  這種追隨不是因為他是皇族,也不是因為他是皇帝。

  而是靈魂。

  一個團體的靈魂,一群軍人的靈魂。

  軍魂!?。?p>  趙構的大腦好似不受控制,又好似超脫了以往的格局。

  看待事物是如此的清晰明了。

  原來這才是真正意義的80點謀略?。?!

  真不知道更高的智謀會是什么樣子。

  但是他現在要做的是迎接他的第一場勝利。

  他劍指前方:“金兵有幾個探馬攻擊了我們剛剛路過的村莊?!?p>  頓了下接道:“路上你們也看到了,百姓流離失所,賣兒賣女。我不忍心看到他們被這群金狗欺負。他們不過幾個人幾匹馬而已。敢不敢跟我去殺了他們?!?p>  “敢!”

  “敢!”

  “敢!”

  ……

  趙構穿上了他逃跑時沒有穿的蟒袍,帶上紫金冠,說來好笑,這其實是他準備在南京登基用的,其實他還準備了一套龍袍。

  宋朝官員的服飾沿襲晚唐的服飾制度,后來頒布新制后,逐漸將服飾分為祭服、朝服、常服、時服,戎服以及喪服。

  但是服飾制度卻明確規(guī)定:不同的場合要穿不同的服飾,不同的等級也有不同的服飾要求。

  趙構準備的蟒袍和龍袍其實都是祭服。

  因為登基是要祭祀天地。

  而往往我們電視上看到的宮戲的男女主角所穿的衣服,其實就是祭服和朝服。并非常服,這一點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也不是有意誤導大家。

  實在是祭服比常服漂亮太多了。

  趙構穿上蟒袍在一群人中有如黑夜的星火,是那么的明亮顯眼。

  這種感覺真好。

  第一仗他要打的漂亮。

  什么人多欺負人少,什么勝之不武。

  現在他要的就是以多欺少,要的就是完勝。

  而且還要堂堂正正的擊敗,上百號人,還干不贏幾號金兵?

  許多將士也脫去了便裝,開始露出了統一的服飾。

  金國現在還處于半奴隸,半封建社會。

  他們的侵略帶有強烈的暴虐氣息。

  幾個金兵估計是看上了村莊的財務和女人,便不顧一切的下馬劫虜。

  其實村莊也不是沒有人,但是都是各顧各的,沒人愿意做出頭鳥。

  頗有點后世日本鬼子進莊,幾個日本兵洗劫一個村的感覺。

  有反抗的,但是打不過身強力壯的金兵,還被一刀砍死。

  幾個金兵,沒有一個留守放哨。

  等他們出來,看到一大群宋軍把他們團團圍住。

  要說不怕,那是假的,雙拳難敵四手,一百人對上幾個人,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一場毫無懸念的戰(zhàn)斗。

  村民沒有感謝,都只是悲傷,只有村正來表示了一下感謝。

  “十萬感謝眾位官爺相助,只是村窮財薄沒法請大家吃酒?!?p>  趙構并不在意,還阻撓了想要暴露他身份的士兵。

  他沒想到這么個村莊居然不認識自己的王袍蟒服。

  其實他誤會了,村正也是嚇到了,緊張沒認出來。

  不過這不打緊,趙構的目地不是讓一個村正認識自己。

  他第一步是要讓將士認可自己。

  “大人可是來剿匪的?”

  “剿匪?”

  “有伙盜匪說汴京被金人攻破了,叫我們納糧給他們,說他們是義軍,要我們支持他們抗金,我還不信,沒想到金人都殺到我們村里來啦。但是他們也不是什么義軍,早些年就在山上當土匪了。”

  村正說的語無論次,但大體趙構聽明白了,一伙積年老賊,因為國難當頭準備發(fā)國難財了。

  俗話說的好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每當國家支離破碎,就有一大群人蜂擁而起。

  這當中,有野心家,有投機的,也有真正為國為民的。

  除了明確投降的,無一不是披上了愛國的外衣,讓你無從下手。

  盛時為盜,亂世成英豪。

  一個人做了一輩子壞事,臨了做了件好事,放下屠刀便能成佛。

  趙構不是哲學家,也不是圣人,這些不是他應該去考慮的事情。

  村正的話給趙構提了個醒。

  北宋滅亡后,南宋有一個最大的機會收復北疆,就是北方有數百萬的義軍抗金。

  不管你是不是真心愛國的,還是野心家投機家。

  但是表面上,都是聽從趙宋。

  他趙構掌握了大義。

  數百萬的義軍,水份還是很大的。但是縮縮水,幾十萬還是有的。

  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