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郭牧重新回到大的密室中,正好看見老者站在入口處,靜靜地等著自己。
郭牧趕緊向其躬身道:“老前輩,您醒了?”
老者回道:“老朽從來未曾睡去過,又何曾醒來。”
這么說來,他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所做的一切。
郭牧面色一變,解釋道:“弟子是出于好奇,才誤入里面,還請老前輩勿怪?!?p> 老者笑道:“你能進去,是你的機緣,老朽為何要怪你?!?p> 郭牧見老者一點也不計較自己的所為,其心胸寬廣,令郭牧折服。
接下來,老者示意郭牧重新回到蒲團上坐下,如此,兩人又開始促膝而談。
老者率先問道:“你的心里是否已經(jīng)有了答案?”
郭牧拱手道:“弟子確實想到了答案,還請老前輩指正。”
見老者點頭,郭牧開始把自己心里的答案說了出來,“人存于世,與他人的恩怨在所難免,在處理這些恩怨之時,無論使用何種手段,皆需以化解這個恩怨為目的,而不是相反。所以老前輩的問題,根本沒有正確的答案,或者兩者皆是正確的答案,無論使用雷霆手段也罷,還是以德服人也罷,只要最終能夠化解恩怨,皆是正確的答案?!?p> 聽到這里,老者忍不住笑出聲來,他這一笑,臉上更多了幾分慈性。
老者一邊點頭,一邊捋著胡須,稱贊道:“甚好,甚好,你給出的答案與他的答案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是誰?郭牧的腦海里想到了司奉天。
老者問道:“想必你已經(jīng)猜到了他便是我的關(guān)門弟子,你可想聽一聽他的答案?”
郭牧回道:“弟子想聽?!?p> “他說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猶如身體之疾,不同的疾需得下不同的藥,不能一概而論,小疾當以溫和之藥除之,大疾當以迅猛之藥除之,如此等等,無論下何種藥,最終需以最小的代價將身體之疾徹底除去。”
聞聽此言,郭牧的心中對司奉天更加欽佩,“他以身體之疾作比,回答得甚妙,弟子自愧不如?!?p> 老者笑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他當初回答這個問題時可長你五歲,而你能夠在這個年紀勘破這個道理,說明你的悟性甚高,這樣的話,老朽就放心了?!?p> 放心了是什么意思?郭牧心有不解。
還未待他相問,老者便在他面前緩緩起身,正聲道:“老朽意欲打破慣例,收你為徒,你可愿意?”
此話一出,郭牧如同做夢一般,倘若能夠拜老者為師,那絕對是他八輩子修來的福分。
他連連點頭道:“弟子愿意,弟子愿意……”
“那好,一切從簡,你只需對我三拜,便可禮成?!?p> 話音剛落,郭牧便毫不猶豫地向老者行了三下叩拜禮。
“弟子拜見師傅!”
“弟子拜見師傅!”
“弟子拜見師傅!”
當最后一下禮成時,老者將郭牧扶了起來,臉上盡顯欣慰。
此時,郭牧的心中仍有些疑問,不吐不快,“師傅,弟子想知道,您為何要收我為徒?”
老者笑了一聲,“為師就知道,你若是不知道答案,心里定然不暢,既如此,為師就告訴你原因。其一,你帶給為師的感覺像極了我上一個徒兒,說明你我?guī)熗接芯?;其二,你的資質(zhì)雖不足,但經(jīng)過之前的考量,為師深知,你的心性和悟性奇高,甚合我意;其三,為師收徒,重內(nèi)里,輕表象,內(nèi)里可看出一個人的處世之道,表象只能看出一個人資質(zhì)的好壞,作為我的徒兒,不求修為要有多高,但求為人處世要有正義之風(fēng),為師相信,你能做到這一點?!?p> 郭牧被這番話所折服,再次叩拜,“弟子謹遵師傅教誨!”
之后,師徒二人再次盤膝而坐。
“你現(xiàn)在既已成為我的徒兒,就應(yīng)該知道為師是誰,為師乃中州派前任掌門古百川,算上你,一生只收過四名弟子,現(xiàn)任掌門姜云騰和掌門夫人華清池便是你的師兄和師姐,還有一人,你已知曉,為師就不必多說了?!?p> 這話將郭牧震撼得無以復(fù)加,雖然他心中早就料到自己的師傅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不曾想?yún)s是這般的了不起。隨著自己拜他為師,那自己在中州派的輩分豈不連升了好幾輩,郭牧想想都覺得難以置信。
古百川似乎看出了郭牧的心思,特意提醒道:“身份一事,你不必拘于一格,要活出自己的樣子。”
郭牧重重地點了一下頭。
隨后,古百川從自己的身上取出一塊精致的吊墜,吊墜的中間刻有一個“黃”字,他看著這吊墜感嘆道:“也許早在三百年前,一切都已注定?!?p> 話罷,他將吊墜交到郭牧的手里,“執(zhí)此吊墜,只要給你的師兄和師姐看,他們便不再質(zhì)疑你的身份?!?p> 郭牧握緊吊墜,手心里傳來一股涼涼的感覺,心中正為之好奇,耳邊聽聞古百川說道:“這吊墜乃千年寒玉髓所制,千年寒玉髓乃我三百年前偶然所得,幸遇一名鍛造大師,將其制成了四塊吊墜,分別刻有天、地、玄、黃四個字,其他三塊皆已傳給你的師兄師姐,原以為剩下這最后一塊將隨我長埋地下,不曾想今日卻碰到了你,正好將四塊吊墜傳了下去,這便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p> 郭牧想想,這一切何嘗不是呢?
第一次跳崖,遇到了姜妱,是她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從此踏上了修仙的道路。
第二次跳深淵,遇到了師傅,從此將在修仙道路上開啟新的人生篇章,雖然前途依然未知,但他有足夠的自信使自己強大起來。
兩次都是在絕境逢生,讓郭牧不得不感慨,似乎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
感慨之后,郭牧主動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另一個疑惑,“師傅,我剛才進入那間小密室內(nèi),發(fā)覺里面曾經(jīng)關(guān)押過一個女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提及女童,古百川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為師就知道,你會問出這個問題,其實,告訴你也無妨,此事要從三十多年前說起。”
“為師記得,三十多年前,她還是一個嬰兒,降生在神州大地的一個村落,可在降生之時便身懷極大的怨氣,以致百里之內(nèi),生靈盡屠,變成一片荒蕪。為師恰巧路過,深知這女嬰將來會為禍人界,便以犧牲自己一半修為為代價,將其怨氣壓抑住,火速帶回中州派。”
“要想徹底壓住其體內(nèi)的怨氣,光靠為師一人之力,難以成事,故而為師召集了其他四大門派的掌門會聚中州派,共商處置之事。商議中,其他四人提出將她殺死,以絕后患,但為師認為女嬰無辜,決心力保她,并當眾發(fā)誓將用盡畢生來看護她,如此他們才松口,合五人之力,一起在她的體內(nèi)下了一道封印,如此才使得她體內(nèi)的怨氣安寧下來。”
“也就這樣,為師辭掉了掌門之位,將女嬰帶到這里,封印在你所知的密室之內(nèi),并在此看護,不曾離開半步。這一呆就是八年,當初的女嬰長成了一個女童,也就是這一年,一名法力高深的黑衣人硬闖入這里,強行破除封印,帶走了女童,使她終究成為了一代魔頭,為師自知愧對天下,故而決意永生永世,受困于此,不得外出,直至今日?!?p> 郭牧聽古百川講完這個真實的故事,內(nèi)心對師傅的敬佩之情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更為天下,也許只有像自己師傅這樣的人,當能稱得上“仙俠”二字。
從這時間節(jié)點推算,郭牧隱隱已經(jīng)猜到這女童是誰,便向古百川求證道:“這女童可否就是后來的幽冥教教主百里蕪?”
古百川點了一下頭。
沒想到百里蕪竟與自己的師傅有著這般淵源,郭牧心中逐漸釋然,可還有一個疑問,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得不問出來,“師傅,據(jù)弟子推測,到過那間密室的應(yīng)該還有一名男童?!?p> 聞言,古百川先是驚訝,隨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能夠推測到這,說明他頭腦發(fā)達、觀察細微。
“不錯,你口中的男童正是你的師兄司奉天。亦是三十多年前的同一天,為師看到了神州大地某處出現(xiàn)了天地異象,故而趕去那里,見到的便是剛出生時候的他,當時就決定收他為徒。為師正是在帶他返回中州派的途中,遇到了魔嬰一事?!?p> “此后,你也知道了,為師來到這里,他也便時不時地來到在這里與我相聚?;蛟S因為他和魔嬰頗有淵源,故而在他五歲的時候,竟然無視封印的存在,無意間進入了那間密室,此后兩個孩童便經(jīng)常作伴,為師也樂見其成?!?p> 原來如此,郭牧徹底明白過來,心中再無疑惑。
只是讓他萬萬沒想到,作為死對頭的百里蕪和司奉天卻有著這層關(guān)系,那他們小時候的感情應(yīng)該甚深。
首先,從石壁上的刻字可以判斷出,定是司奉天在教百里蕪識字寫字,如此才會出現(xiàn)同一個字有著兩種不同的寫法。只有兩個人有一定的感情基礎(chǔ),才能這么做吧。
其次,從石壁上的人畫更能看出端倪,兩個小人必然代表了百里蕪和司奉天,他們手拉著手,象征著他們的感情很深。還有下面的那行字,屬于比較工整的,當是司奉天所刻,至今還在郭牧的腦海里盤旋,“有我就有你,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
也許世間之事便是如此,猶如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互有牽絆,當然這是屬于別人的故事,郭牧不愿再想,他現(xiàn)在要想便是好好跟著自己的師傅學(xué)藝,待到下次出去之時,定要所有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