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開局楚霸王

第17章黃石公

開局楚霸王 迦太基的失落 2253 2020-12-13 18:05:00

  府邸當中,百花盛開,又是一個春天。

  似乎今年的咸陽,格外的暖和,僅僅是三月多就是有花兒開放。

  老者搖搖頭,感覺失算。

  “老夫,算無遺策,就連始皇帝都能算計一二,可對項王卻是算計錯誤!”老者微微嘆息,“不過也對,世上哪里有算無遺策!”

  “就好似李斯,修為比我強,算計比我強。在他的算計當中,胡亥會利用他,對抗趙高。對于皇帝而言,平衡才是王道!故而,他很安全!”

  “可萬萬沒有想到,胡亥太自信了,是一個傻叉,直接舍棄了平衡術(shù),直接腰斬了他……”

  老者安慰著自己。

  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壓下心中的不安。

  沒有算無遺策,只是想得多,搜集的情報眾多,可從中分析出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從而推斷出天下局勢走向而已。

  在他的算計當中,劉邦會當皇帝。

  劉邦當皇帝,對他最有好處。

  劉邦年紀大了,必然壽命不長,過早去世。

  開國皇帝過早去世,新皇又是年幼,必然會造成局勢不穩(wěn)定,會讓外戚勢力坐大,或是丞相勢力坐大。

  只要局勢動亂,可趁機竊取氣運。

  然而,一切變了。

  項羽僅僅是二十六歲,卻要一統(tǒng)天下,問鼎皇帝。

  這具肉身已經(jīng)腐朽,最多支撐十多年,就得尸解而去,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侯爺,大王邀請!”

  奴仆上前道。

  “發(fā)生了什么?”老者問道。

  “在東方有戰(zhàn)亂,趙國與代國大戰(zhàn),趙國與燕國大戰(zhàn),楚懷王與沛王大戰(zhàn)!”奴仆說著情報。

  …………

  長安宮中,有黑衣衛(wèi)正在稟告著東方發(fā)生的事情。

  “齊國三王,田榮在齊地造反,殺膠東王,自立為齊王。在趙地,陳余造反;在楚地,劉邦造反……”黑衣衛(wèi)說著情報。

  項羽翻看著竹簡,微微皺眉。

  “看來我這個齊桓公,不靠譜!”項羽自嘲道。

  片刻后,陳平,張良,韓信,張倉,龍且等人陸續(xù)到來。

  項羽道:“吾欲要恢復春秋局勢,各國分封,可現(xiàn)在只是不到一年,各國就是打仗了,局勢崩壞,這是為何?”

  張良說道:“西周能分封天下,是因為禮儀存在;可如今禮崩樂壞,舊的局勢,再也難以維持!”

  陳平也道:“西周分封,是血脈為根基,分封宗室或是有功貴族;可大王冊封的六國貴族,只是有六國之名,沒有其實!”

  所為的代王,趙王,齊王,魏王,韓王,楚王等,都是名義上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貴族,就好似東漢的劉皇叔而已。

  早就出了五服,血脈很遠了。

  韓信說道:“天下動亂,我等將出!”

  沒有戰(zhàn)爭,如何馬上封侯!

  項羽點頭,是該派兵出征了,不過他不打算御駕親征,要適應從將軍轉(zhuǎn)化為元帥的過程。

  將軍,只是取得一場戰(zhàn)役的勝利;元帥,卻是布局天下,制定全國戰(zhàn)略。

  君不見某位紅老總,沒有具體指揮某一場戰(zhàn)役,可主要是布局天下,在建國后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元帥。

  “韓信領(lǐng)兵五萬,西出函谷關(guān),兵進魏國,攻略河北!”

  “龍且靈出兵齊國!攻略齊國!”

  “寡人,坐鎮(zhèn)洛陽,統(tǒng)籌后方!”

  項羽下達著命令。

  眾人欣然領(lǐng)命。

  只有項羽,心中有索然無味之感。

  咸陽,有著龐大的軍工制造,有著十萬人的工匠負責制造武器;有著關(guān)中,巴蜀等地,大約是二十萬精銳。

  進入總體戰(zhàn)的時刻,可一個月內(nèi),招募大約是六十萬大軍。

  還有一些親近楚國的諸侯國。

  在東方,散落的諸侯國根本無力反抗。

  大勢在我,戰(zhàn)爭還未開始的時刻,就是結(jié)束了,區(qū)別也只是戰(zhàn)爭維持多久時間,是三年內(nèi)完成統(tǒng)一之戰(zhàn),還是五年內(nèi)完成統(tǒng)一之戰(zhàn)。

  ……

  片刻后,眾人退去,只剩下張良。

  項羽問道:“從沒有人可無師自通,皆是有老師。劉邦之學,來自張耳,來自信陵君;寡人之學,來自叔叔項梁,爺爺項燕;先生之學,來自何人?”

  張良已四十六歲,算是老人了。

  張良說道:“臣一生所學,來自黃石公!”

  “黃石公,是那位大賢?”項羽詢問著,隱約懷疑,黃石公是衛(wèi)繚的馬甲,或者說衛(wèi)繚是黃石公的馬甲。

  張良說道:“不知!”

  “據(jù)說,黃石公傳授我一卷兵法后,飄然而去,至于其中的隱秘,說不得!”張良略有所指導。

  “原來如此!”

  項羽說道:“子房,關(guān)中后方穩(wěn)定,運輸糧草,器械等,就靠你負責轉(zhuǎn)運了!”

  “臣明白!”

  張良說道,退去。

  不久之后,張良送來黃石公留下的兵法。

  項羽翻閱著,卻是笑了。

  留下的兵法,本質(zhì)上是《太公兵法》,姜太公所著。

  史書記載,張良在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謙恭有禮,甚至跑下橋去撿黃石公的鞋子,贏得黃石公“孺子可教”的贊譽,于是就把太公兵法傳給了張良。

  奇怪的是,無數(shù)人讀過太公兵法,但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卻只有張良一個人。

  是張良天賦過人,舉一反三,還是除了黃石公傳給張良的,其他都是盜版的。

  項羽閉上眼睛,仔細思索著。

  張良遇黃石公的事,沒有第三人在場,自始至終只有張良和黃石公兩個人。那么問題來了。

  這件事可能是張良杜撰的。

  那為何如此?

  張良似乎要證明,他只是普通人,因為得到奇遇,得到天人傳授,才走向崛起。

  本質(zhì)上一般。

  就好似斗破當中,消炎因為遇到藥老才崛起,沒有藥老,消炎只是普通人。

  可事實上,消炎沒有遇到藥老,也是資質(zhì)頂級,未來可成為斗皇,斗宗。

  記得有本小說,叫斗破之我的戒指呢。

  豬腳沒有藥老,可照樣是一代天驕。

  張良的能力來源脈絡清晰,是來自于遺傳和家庭熏陶。

  張良的祖父和父親擔任過韓國五位王的丞相,秦滅韓國時張良家還有三百多奴仆,也算得上大富之家。

  有了這樣的政治資源和財富,真正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耳聞目染之下,張良又是天資出眾,擁有別人無法比擬的政治遠見和軍事謀略。

  再加上張良自小體弱多病,長于讀書思考的性格,運籌于帷幄之間,決勝于千里之外,就不足為奇了!

  黃石公,應該是張良在虛構(gòu)的一個人物。

  “衛(wèi)繚,是參謀長類人才,善于出謀劃策,可不善于臨陣指揮;同樣,張良也是一位出色的的參謀長,卻不是出色的將領(lǐng)!”

  項羽隱約有一些猜測。

  忽然發(fā)現(xiàn),在竹簡當中有一個絹帛,上面有一副圖畫,還有各個小篆,講述著天人奧秘。

  ……

  PS:求收藏,求推薦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