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農(nóng)三代的青云路

第六章名額有限

農(nóng)三代的青云路 開心萱萱 2070 2020-12-21 20:30:59

  “你不去說我去!”

  于家二伯娘當(dāng)天就炸開了,“那是什么地方,天一書院,那是王孫公子扎堆的地方,那老岳家的閨女當(dāng)初不就是托了一個貴人的福,去那書院里讀了幾天書,考出秀才來,這就嫁入王家了,那是天上的門戶,上千年的貴人?!?p>  “你這老娘們,狗窩里爬不出老虎,家雞里飛不出金鳳凰,就你女兒這樣的人品,嫁入女婿家那是咱祖上上輩子積了大德了,快消停些吧!”

  于二伯娘先是聽的要上前撕打,后面聽丈夫講完,又將臉漲的通紅,半響似被戳破的氣球,消停了,她雖然有各種貪吃愛比,但也有個常人沒有的好處,很有自知之明。

  她家姑娘在家能坐著就不站著,能吃肉就不動菜,一提起上學(xué)寫文章,嘴巴打結(jié)吞吞吐吐,一提起看戲讀變文,跑的比誰都快,讓她做人丫鬟,怕不是結(jié)仇。

  “我就說,阿娘的心在三弟身上,什么好事兒都想著二丫,她去了,家里這么多的活計不由還是我們分,三弟妹那話本子里美人燈似的,頂什么事兒!”

  放下一份心事,她又操心起現(xiàn)實的麻煩。

  “你個憨娘們,你自己瞧瞧春花那樣,咱在縣城里日日見的人,沒有幾萬也有數(shù)千,有幾個有她長的這樣齊整的,三弟和三弟妹不過中人,偏偏生個閨女模樣專挑好的長,那個眼,那個鼻子,那個嘴,就是年畫上的童子也不過這樣了,她這段又越發(fā)的聰明,說話做事也勤快,說不得就掙出份前程來,少不得咱們?nèi)蘸筮€享她的福哩!”于二伯說著喝了口自己私房錢打的酒,撥一顆花生米塞在嘴里,好不愜意!

  “那可怎么辦,我這個月沒少說風(fēng)涼話!”

  她歷來看不上于春花明明又窮又苦,還天天一臉笑,萬事不放在心上的樣子,把她的大丫比的都沒臉看了,偏偏嘴上不饒人,她說火燒旺了糊了菜,她就能頂大丫做菜費油不愿意備水——

  惹得婆婆一頓叱罵。

  零零總總總不讓她開心。

  “你自己想去!”于二伯鄙視的一笑,樂得看自己渾家那憋屈的樣子,這充分證明了他的英明神武,他知道渾家在意的這些事兒侄女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若放,就不會嗆她了。

  這邊二房燈火不息,小院耳房里于家媽媽在給女兒準備冬衣,天一書院在長安城郊,坐火車要兩天的車程,自己女兒不過小小八歲,這一去,又同丈夫一樣一去不會可怎么辦,這家里窮,可怎么辦,留下她同路都走不穩(wěn)的小兒子,可怎么辦,她的命怎么就這樣苦!

  越想越覺得悲涼,臉上的淚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于春華勸解了兩句,“媽媽,我的好媽媽,我這是去成才不是被賣,他日我為官做宰的你可是有誥命的,到時候袍掛穿著,俸祿拿著,那在縣城都是這個!”

  于家媽媽聽了這話,心里總算起了些勁兒,“你這次出去千萬小心,”

  說著她起身從枕頭里摸了又摸,竟拿出一根粉絲粗細的金鏈子,入手就沉,怕是有30多克,有自己這五片金葉子那樣沉了。

  “這是你姥姥臨去給我的,本來是她給你日后弟媳的,我尋思著你出門在外怕是用得上,日后給你弟媳那只鎏金的釵算了,女孩子總要有點銀錢傍身,聽媽媽的,日后要是得了什么好物事,什么都比不上金子好使,咱不是那吃得上牛,穿得上綢的人家,那需要門路才能換錢的物事好看不頂用,我也不要你為官做宰的,要是能成,你把這金鏈子翻上幾倍給我,我就是死了也不怕了?!?p>  乖乖,真是真人不可貌相,自家媽媽成天哭哭啼啼的,也不見怎么做活,這私房錢可真不少,光這鏈子就頂十幾個二伯娘日日戴在手上顯擺的銀鐲子了,更別提她還有別的,除了釵,怕是還有壓箱底的物件。

  家里于奶奶務(wù)實,從不在穿戴上花費。

  “你別這樣看著我,你以為我就是多,你什么時候見了你大伯娘的私房才掉眼珠子呢!”

  既然露了,于媽媽也不在自家閨女面前裝樣了。

  “你出門在外做人書童的,記得不要拂了你堂姐的面子,你不是口口聲聲的要讀書,把書讀出來那可是你一輩子的造化?!?p>  “原來二伯娘才是最厲害的那個!”想到一錐子戳不出幾句話的大伯娘,于春華驚訝的發(fā)現(xiàn),嘴巴厲害的二伯娘原來是全家最弱勢的哪一個,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這樣想著,她把懷里的金葉子又塞了回去,原本預(yù)備給于家媽媽的,但如今看來自己的擔(dān)心是多余的,自己在外面掙出條路來才是關(guān)鍵的。

  事情定下來,準備起來就分外的快,堂伯趕時間,當(dāng)著兩位堂兄的面抽簽決定好去長安的人。

  第二天一早,她尾隨著三堂哥同家人告別,兩人各帶了二十個雞蛋,一兜子饅頭、點心,同堂伯坐上了前往長安的火車。

  沒錯,是火車,昭明女帝的第二任丈夫,瑞景親王發(fā)明了蒸汽機,后又同女帝改良了蒸汽機車,把它裝到了輪船和火車上,后又主持修建了大宣的軍用鐵路,經(jīng)過兩百年的發(fā)展,除了火車機頭皇家專營,鐵路網(wǎng)絡(luò)貫通了整個大宣,只有大宣!

  通過嚴格的立法規(guī)定了這項技術(shù)的壟斷。

  女帝臨終立法她死后五百年才可將這部分技術(shù)外泄,否則國運衰退,大宣皇族族滅,大宣子民為亡國奴,因女帝生前頗多神異之事,

  皇族學(xué)者們面對如此嚴重的后果,并不敢外泄。

  加上大宣朝樂善好施,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所有國家中公正、平等、注重人權(quán),樂于為小國們提供幫助,全地星的大科學(xué)家都聚集在長安,更不存在泄露的可能,長安也因此成為了比前朝更繁盛的世界中心。

  這個中心,輻射到了長安周邊的地方,大宣朝以宣十八陵朝十八個方向輻射開,以每個皇陵為中心建造了十八所衛(wèi)星城,這十八縣城并稱長安郊縣,這天一書院就在昭明女帝和瑞景親王的合葬墓外圍,周邊是大大小小的各種院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