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農(nóng)三代的青云路

第八十章 想象的共同體

農(nóng)三代的青云路 開心萱萱 3138 2021-05-13 21:54:50

  “有點意思,但一個縣令,還不夠格,知道的越多越是痛苦,不如庸庸碌碌的也就罷了!”謝大儒再不肯說一句話,只是喝酒。

  春華聽他話雖然難聽,但話里還是留有善意,非從世事中過了一圈的人聽不懂。

  這正是一個有見解不裝逼的人。

  “我不夠格,”安西王、長興侯——話音未落,春華的心氣就又落下去,她是想做些事,憑自己的能力。

  人生在世不過成王敗寇,既然眼前的人流落如此,必然是有他沒做到位的緣故,但春華再傻也知道,這樣開口,這事兒就黃了,她想要用他,起碼聽聽他未說完的話,這似乎對她很有些啟發(fā),從來沒有聽過的言論。

  這似乎是慕容鏵甚至李碹他們才有的那個層次關注的事兒,從未有人從這個層面講過。

  “您說的對!”春華起身,在老者果然如此的目光下騎車而去,到衙門里打個卡,特意從街上花了100文買了兩只李金記燒雞和一壇惠泉酒,悠悠走進那條街。

  正午的陽光將烏木門照的如黑曜石一樣,透著歲月的質(zhì)感,從門洞里可以清晰的看見鋪地的青磚上還雕有牡丹,院子里雖然破敗卻很干凈,正堂前照壁前一個青銅大鼎里燃著香,幾株側伯圍著一座裝飾齊整的新墳,不像住家,倒像寺廟。

  她相信了攤主的話,若是老者愿意,他能頓頓吃黃金,但人畢竟是群居動物,那破敗的半扇門,或者不是因為拮據(jù),為的是不同這世界失去最后一絲聯(lián)系?

  門口的老獒看了春華一眼,那種了然的目光讓春華一下子來勁了,她將包燒雞的荷葉打開,一人一狗面前各自放了一只,開始解決自己的午飯,喧鬧中的寧靜讓她暫時放下了所有的思緒,整個人竟有種在旅游中的放松。

  這一趟是值得的!

  酒足飯飽,她笑看眼前的老獒,就算是一條狗,卻也很有風度,不曾過來搶,只安靜的吃自己的份,春華下定決心要從這謝大儒哪里學到東西,最好能為她所用。

  是人,都會有缺點,但凡讀書人,琴棋書畫那是嗜好,對謝大儒這種級別的人并不會附庸風雅。

  那會是什么呢?

  春華獨坐在深巷里,手不由的扶到腰上蹀躞帶上掛的小玉笛,看著這蕭索的景色,不由的吹起小調(diào),《滄海一聲笑》,啦嗦咪瑞多,米瑞多拉索,記得旋律就能復制。

  就像這小院,這樣不起眼誰能想到這是煊赫上千年的謝家嫡支最后的歸宿。

  ‘滄海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知多少,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人同人的經(jīng)歷各有各的不是,但面對人生中的境遇的感受卻是古今相通的。

  這首火遍大江南北各個階層的歌真正的膾炙人口!

  “特意拿來的禮,客人不來就吃開了,沒禮貌!”

  春華驚訝的看著眼前的謝大儒,她也沒想到這么小的笛聲,謝大儒竟然聽到了,她順著他的視線往院子里面搜去,只見柏木環(huán)繞的墳墓旁擺著一雙細絲履,那酒葫蘆也在——

  “看什么看,沒見過活人睡石房子的,少見多怪!”

  謝大儒伸出長長的食指和中指嫌棄的從春華吃剩的燒雞上撕下一根長長的雞爪子嘬著,就著酒壇子倒了滿滿一碗酒在酒蓋子里,仰頭就喝,香氣四溢的酒液灑滿衣襟,倒有幾分魏晉名士的樣子。

  春華瞬間明白了,感情這謝大儒也是牛,他學的古墓派住的活死人墓,這墓按說該是埋了他妻子,睡在他死去的妻子旁邊——

  牛!

  難怪人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墻之隔。

  “收起你的大驚小怪!”

  “來——”謝大儒提著酒壇子進門,春華咽了咽口水,跟在身后,剛接受了賄賂的老獒,許是因為寂寞,只抬起眼皮看了眼二人,又繼續(xù)趴在門檻上曬太陽。

  院里沒有春華想象的雜亂,整齊干凈,除了正堂密密麻麻的烏木靈位和供桌,沒有任何的裝飾,東廂是雕刻繁復的月亮門,里面堆砌著香燭紙錢。

  謝大儒徑自上了一炷香,帶著春華坐在東廂的胡床上,倒了兩碗陶罐里的涼開水。

  “說吧,你想知道什么?”

  “人生兩出悲歌,一為庸庸碌碌,二為躊躇滿志,當今,緣何躊躇滿志無結果,如今朝廷科舉最大的弊病何在?”

  謝大儒聽了這話,眼睛一亮,臉頰因激動微微泛紅。

  “你師從何人?”這話非有大格局大見解不能說,唯有長長久久的同體力勞動脫離,才能務虛,去專心研究這些,總之,不是權貴三代的人就是天賦過人,這樣的人,既然做官又何須從小小一中等縣縣令做起?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愿意提及的事情,科舉何???”現(xiàn)在剛剛開始的科舉能有什么問題,比起洛南縣能借助的力量和需要清除的力量,她如今更關心這個!

  “科舉,寒窗數(shù)十載,一朝成名天下知,確實是提拔了大量的人?!敝x大儒臉上顯現(xiàn)出不屑的笑。

  “你記得唐時科舉大興,舉薦制真的就毫無可取,許敬宗這些人就真的可擔當國事?”

  “唐時版圖為漢人有史以來最廣,國勢最盛,氣度恢弘,若非科舉大興,有這樣的盛世?”這也是當下朝堂爭論最多的一個議題,如今以崔貴妃為首的當權派于公于私都極力開科,甚至在今年開了武舉。

  “盛極而衰,莫非你也懦弱的將盛世怪罪于一個單純的女子?”

  “自然不是!”所有大的歷史事件都不僅僅是一個人能完全左右的,只有時勢造英雄,沒有英雄造時勢,關于唐朝安史之亂的原因,中學時學古代史偶爾的小考還是要考的。

  “武后亂政,是唐時必有之意,但武后要掌政,公卿雖不能抵擋,但怠工是可以的,武后推科舉讓大量寒門十數(shù)年培訓就可掌握簡單的為政技巧,但尚武的精神卻不是這樣簡單的培訓能養(yǎng)出來的,這是常年耳濡目染熏陶的,如太宗,身先士卒,勇武堪稱軍魂,一個田家小戶的子孫從三歲開始學文立志,窮文富武,長到二十歲去領千軍萬馬,壓服眾人將身家性命都交給你,可能嗎?不過是紙上談兵之輩,戰(zhàn)場局勢瞬息萬變,轉瞬即是生死,如長坂坡之趙子龍數(shù)千年有幾人?若是三十歲往上,如何打戰(zhàn)?”謝大儒說得氣憤。

  “所以唐玄宗時漢軍立國的根基關隴世家十不存一,為數(shù)不多的兩個死于宮斗,不得不重用胡將,因而外重內(nèi)輕,國破家亡,這才有了李宣的立國,”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朝為戰(zhàn)俘,暮為大將,呵呵——”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大宣百族同為一家——”

  “那就要有一個更大的超出部族的概念將大家的愿景整合起來——”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只可惜還沒結果,就家破人亡,如今有人跟他聊,說到癢處,不免話多了些。

  “想象的共同體,民族國家!”春華這才明白了曾今的‘中國’的提出是多么的有遠見卓識。

  “共同體!”謝大儒恰似得了一枚千斤重的橄欖,喃喃自語,“民族國家——”

  “一群有著共同生活習慣、信仰、愛好各種的人聚集到一起選擇一種自己認可的國家制度,并為之奮斗不已——”曾今嗤之以鼻的大學思政教育當同現(xiàn)實聯(lián)系到一起,春華發(fā)現(xiàn),原來有些事情是那么的深刻,難怪一直宣傳‘人類命運共同體’。

  她當時的老師要是有這樣深刻,她一定上課不看小說。

  她忽然真正的理解了謝大儒的話。

  全大宣的學院大大小小上千所,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各個教授有自己的意見,但困于這半個世紀的向君王靠攏,并沒有多少人真正的去研究學問,連教授自己都不知道,還教什么?

  而世族就不一樣,他們生來不用為吃喝婚姻發(fā)愁,可以更多的去研究這些超脫的學問,他們很小的時候接觸的都不是為一只雞,一把糧吵個一塌糊涂的鄉(xiāng)民,是唇槍舌戰(zhàn)為了自己的主張、信仰吵破天,不停的去研究的人,自然比鄉(xiāng)民閱歷豐富,再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在賢者指導下去學習,自然更容易出成果。

  原來,難道現(xiàn)世創(chuàng)新比不上西方其實是因為貴族太少?

  試問,一個嘗試過人世浮華見多識廣的人,同一個窮的連老婆孩子都討不起吃喝不上的人,誰更有能力更有勇氣去有謀略的搞建設?

  前者是李世民,后者是李逵。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贝喝A對謝大儒也是對自己說,卻發(fā)現(xiàn)謝大儒早離開了,院中央的墓碑洞開,洞門口是一雙木屐。

  春華咽了咽口水,往里面看了一眼,只見石墓璧上懸著煤氣燈,墓室中并沒有什么不好的味道,相反,還有春華在宮中聞慣了的蘇合香驅蟲香的味道,這謝大儒只是特立獨行,并不變態(tài)。

  不知這墓室是否是黃藥師的桃花島,還是林朝英的古墓派?

  春華搖搖頭,摸了摸老獒的頭,將門拉過,今日受益匪淺,或許,明天還繼續(xù)來上課,午休時間已過去半個時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