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元回到宋國之后,便執(zhí)掌了宋國國政。
畢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是誰都能到他國當人質(zhì)的,而當人質(zhì)往往也被認為是為國建功。
宋共公十年,即公元前五七九年,晉、楚兩國在經(jīng)過了多年的爭霸之后,漸漸也生出了想要暫時休戰(zhàn)的想法,而這個消息被華元知道之后他就奔走在晉、楚兩國之間,力主想要促成兩國停戰(zhàn)。
當時的晉國的國內(nèi),因為卿族強大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亂,再加上秦國和齊國強大起來造成的麻煩,晉國對于與楚國進行更長時間的斗爭出現(xiàn)了一絲遲疑。
而楚國的情況比起晉國要更加麻煩一些,由于巫臣的叛逃,公子側(cè)和公子嬰齊將巫臣的族人屠殺一空,使得巫臣向晉國提出扶持吳國制約楚國的計策,使得楚國不得不面臨一步步強大起來的吳國。
持續(xù)的戰(zhàn)亂和紛爭,影響的是在亂世之中的每一個人。
個人難以阻擋國運,諸國終歸屈于大勢。
歷史的進程表明,沒有誰會是永遠的主角,以及總會有超出人們預料的意外發(fā)生。
在華元的認知中,晉、楚兩國如果能夠休戰(zhàn),那么宋國至少能夠保證一段時間的穩(wěn)定和諧。
晉、楚兩國早有和談之意,雙方互相釋放了對方的俘虜,并派出了使臣互相出使。
雙方的意愿已經(jīng)十分明顯。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華元憑借著自己與晉國欒書和楚國公子嬰齊交好的關(guān)系,在楚國和晉國之間奔走。
最后,晉國的范文子士燮(xiè)與楚國的公子罷、許偃在宋國的西門外會盟,雙方達成盟約。
盟約的主要意思便是,晉、楚兩國不再刀兵相見,諸侯間有不臣,便一起討伐,諸侯中有危難的,就一起救援,晉國若是有難,楚國便要來救,反之楚國有難,晉國也要來救。
也就是在同一年的十二月,晉國國君晉厲公與楚國公子罷在赤棘會盟,彌兵之盟看似真要使晉、楚兩國之間安定下來了。
不過,眾所周知的,國與國的政治盟約向來是極不可靠的。
而在亂世之中,名士之間尚能講信義,但對于一國權(quán)貴和諸侯們來說,掌握強大的實力和獲得更多的利益才最是符合他們的原則。
僅僅三年之后,楚國子反進攻晉國的盟國鄭國。
楚國令尹子囊認為剛剛結(jié)下盟約,就違背它,這是不對的。
可子反卻是說了一句極為現(xiàn)實的話。
‘敵利我進,何盟之有?!?p> 只有情況是利用我們的,為什么要去管盟約呢。
結(jié)果,鄭國不敵楚國,再次臣服了楚國,使得晉國震怒,晉國與楚國再起爭端。
弭兵之盟宣告破裂。
華元的努力就這樣都付諸東流,身為宋國之臣,華元無力改變亂世之景,也無法保證宋國的穩(wěn)定和諧,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國霸主身上。
可民之所求,無非生計安穩(wěn),居有定所,親有所養(yǎng);權(quán)貴所求,無非名利,家國穩(wěn)固,秩序可依;君王所求,無非順心,宏圖霸業(yè),浮華美景。
個人的所求,終歸逃不過時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