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三十二年,即公元前二八零年
秦國人擊敗趙國軍隊,斬首二萬,奪取代地光狼城。秦國人又以隴西之兵,從蜀地攻打楚國黔中,克之,楚國人獻漢北及上庸地于秦國。
燕昭王三十三年,即公元前二七九年
秦國人攻打楚國,奪取鄢、鄧、西陵。
燕國擊敗齊國之后,大多數(shù)城邑為燕國所得,唯有莒城、即墨久攻不下。
樂毅曾親自圍困兩城,一年未能攻克,便下令解除圍困,退至城外九里,修筑營壘,下令:城中出來的民眾不要抓捕,有困頓的還要救濟,讓他們各操舊業(yè),來安撫新占地區(qū)的民眾。
這樣三年,仍然不能攻克。
燕國有人在燕昭王面前進讒言,表示,樂毅智謀過人,討伐齊國,一口氣攻克七十余城。如今只剩下兩城,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克,之所以三年不能攻克,就是他想要依仗兵力來收服齊國人心,準備南面稱王而已。如今齊國人心已經(jīng)收服,他之所以還不行動,就是因為妻子兒子還在燕國。況且齊國多美女,他早晚會忘了妻子兒子。希望大王早做考慮。
燕昭王聽了之后大設(shè)酒宴,將進讒言的人拉出來斥責,先王倡導(dǎo)全國禮待賢良,并不是為了貪圖土地來留給子孫。先王不幸遇到繼承人缺少德行,不能完成大業(yè),使國內(nèi)民眾怨憤不從。無道的齊國趁著我國動亂得以殘害先王。寡人即位之后,對此痛心疾首,因此廣泛延請群臣,對外招攬賓客,以求報仇。誰能使我成功,尚且愿意和他分享燕國大權(quán)。如今樂毅為寡人大破齊國,毀齊國宗廟,報卻舊仇,齊國本來就應(yīng)歸樂毅所有,不是燕國該得到的。樂毅如果能擁有齊國,與燕國同為諸侯,結(jié)為友好的鄰邦,抵御各國的來犯,這正是燕國的福氣、寡人的心愿??!你怎么敢說這種話呢!
燕昭王將進讒言之人處死。賜給樂毅妻子王后之服,樂毅之子公子之服;配備君王的車駕馬匹,以及屬車上百,派遣國相侍奉并送到樂毅那里,立樂毅為齊王。
樂毅十分惶恐,不敢接受,一再拜謝,寫下辭書,宣誓以死效忠燕王。
齊國人敬服樂毅的德義,諸侯畏懼樂毅的信譽,再也不敢有人算計樂毅。
不久之后,燕昭王去世,燕昭王之子繼位,是為燕惠王。
惠王為太子時,就與樂毅不和。
齊國田單聽聞此事,便派人前往燕國施行反間計,散布謠言:齊王已經(jīng)死了,齊國僅有兩座城未被攻克。樂毅與燕國新王有矛盾,害怕加禍不敢回國,如今以攻打齊國為名,實際想率領(lǐng)軍隊在齊國稱王。齊國人沒有歸附,所以他暫緩進攻即墨,等待時機舉行大事。齊國人所怕的,是燕王派別的大將前來,那樣即墨就城破受害了。
燕惠王聽信了謠言,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召樂毅回國。
樂毅知道回國必然有禍,就逃亡趙國。
燕國將士對此多有怨憤,從此內(nèi)部不和。
作為即墨守將的田單乘機施展反間計,激勵民眾,犒賞將士,降低燕軍的防備,乘夜施展火牛計。燕軍大駭,敗走。齊國人趁機殺害燕軍大將騎劫,追殺逃亡的燕軍。凡是田單經(jīng)過的城邑,都背叛燕國,復(fù)歸齊國。田單所率之兵因此愈發(fā)眾多,乘勝追擊,燕軍則日夜遁逃,一直逃到黃河邊。齊國的七十余城盡皆復(fù)歸齊國。
田單因此前往莒城迎接齊襄王前往國都臨淄,齊襄王冊封田單為安平君。
趙惠文王封樂毅于觀津,十分尊寵,以此來警戒燕國、齊國。
燕惠王悔之晚矣,仍然封樂毅的兒子為昌國君。
樂毅依然往來燕國,最后在趙國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