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大宋當侯爺

第二章

我在大宋當侯爺 宋雨涵曦 3646 2021-01-10 12:45:07

  自唐室傾頹,安史之亂以來,各地豪雄蜂起,形成五代十國戰(zhàn)亂局面,足足五十多年,華夏大地戰(zhàn)事延綿,白骨蔽野,千里無炊。

  永樂邊城位于黃河中上游,南接大宋,北接大遼,東接北漢,西接黨項諸部。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唐末以來這座邊陲小城便經(jīng)常飽受戰(zhàn)火摧殘。本就不高、不廣、不堅、不厚的城墻,已經(jīng)不知道經(jīng)歷了多少次損毀、修補,再損毀、再修補的重復過程。

  特別是幾年前,宋與遼對峙,北漢和黨項諸部夾雜其中,互相攻伐,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每有戰(zhàn)事,多在永樂邊城附近地域爆發(fā),弄至該區(qū)域城垣崩毀,田園荒蕪,百姓流移四散,廬舍空而不居。

  所以,如今除了永樂邊城內(nèi)之外,城外以永樂邊城為中心,縱橫數(shù)百里、布滿廢墟荒村、仿如鬼域的荒棄土地,湮絕無民。

  對出身游牧民族的遼人和黨項各部而言,照慣例于兩族的接界處,必須留下一段距離的“甌脫”作為緩沖區(qū),無事時雙方均不得進入,行人止步,否則會視為挑畔鬧事。

  而對南方大宋和東面北漢政權(quán)來說,亦視這片首當其沖的土地再不適合百姓居住,只適合用來實施“堅壁清野”的戰(zhàn)略,以阻止契丹和黨項戰(zhàn)馬南下,使其于數(shù)百里內(nèi)無從補給。

  直至宋太祖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后周,在南方中原大地建立了大宋。且宋朝成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根據(jù)當時的形勢,鑒于南方是經(jīng)濟重心,各國力量較弱,而北方契丹建立的遼政權(quán),實力強大,兵強馬壯的現(xiàn)實,在征詢了張永德、趙普等大臣的意見之后,確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戰(zhàn)略方針。

  而永樂邊城西南邊的北漢國地狹物菲,兵微將寡,但因認北方契丹為“父皇帝”,得到后者扶持,茍延殘喘的續(xù)存了下來。

  正是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之下,幾方勢力形成了頗為微妙的平衡僵持,永樂邊城才出現(xiàn)了極為寶貴的短暫安寧,幾年來沒有再經(jīng)戰(zhàn)爭洗禮。更是在四方勢力有意無意的默許之下,如今的永樂邊城成為了四不管的微妙之地。

  所以,這些年來,永樂邊城既是良民裹足之地,也是刀頭舐血之輩趨之若鶩的樂土。充滿危險,也是機會處處。可以是英雄豪杰死無葬身之所,亦為悍不畏死的人成名立萬的舞臺。

  而被各國官府通緝的罪犯,得罪權(quán)貴門閥的亡命徒,以及江湖武林中的無地容身者,都以此地為避難的安樂窩。

  另外,因為永樂邊城是貫通東西南北四方勢力的轉(zhuǎn)運中心,四方之間進行貿(mào)易交換的橋梁,南方的糧食、布匹、鐵器、食鹽、茶葉和北方的馬匹、牛羊、皮毛和一些特殊藥材等等,各方勢力民間和官方因各自所需,不斷的經(jīng)過此地互相交易互換。

  種種因素下來,使得如今永樂邊城頗為興盛如今,大宋吞荊湖,滅后蜀,兵強馬壯,糧草充實,幅員遼闊,人煙輻輳,正是建國以來最興盛時期。特別是后蜀這個“天府之國”并入中原之后,大宋的財力物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強,為大宋進一步進行統(tǒng)一大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個時候大宋軍隊完全可以一鼓作氣進攻南唐或北漢。乘勝擴大戰(zhàn)績。但宋太祖趙匡胤雄才偉略,自幼熟讀兵書,又是名將出身,對于兵圣孫武兵法中“用間”之篇更是爛熟于胸。他十分推崇孫子兵法中所列“因間”“反間”和“生間”等諸種“用間”之術(shù)。再加上考慮到宋軍的休整和國內(nèi)各業(yè)的發(fā)展。便想用另一種方式,用一種不要流太多血,不要死太多人,盡量少動刀兵的方式收復北漢。

  所以,這幾年,宋太祖趙匡胤不斷地派兵襲擾。乾德元年七月,曾派曹彬、陳萬邁率兵攻打北漢邊地,俘獲甚眾而還。不久,又派王全斌攻克了北漢樂平縣;同年年底,再派曹彬率軍殺入北漢境內(nèi),攻取了遼、石二州。乾德二后正月,又有李繼勛、康延澤率步騎萬余再攻遼州,北漢向契丹乞得援兵六萬人來救,結(jié)果被李繼勛、曹彬等率六萬宋兵打敗。

  趙匡胤一邊讓北漢感受到大宋兵力的強盛,另一邊又派出大量奸細滲透敵軍之中收集各方面軍事情報的同時,又制造和傳播謠言,惑亂軍心,渙散士氣。

  同時,又和趙普、趙光義精心策劃,派遣明面上從宋軍手上逃得生天,實為已經(jīng)徹底叛投大宋的北漢大將侯霸榮重返北漢,拉攏北漢臣僚,秘密制造各種輿論,準備兵不血刃的一舉顛覆這個北方小朝廷。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一切被北漢首輔宰相郭無為看得一清二楚。不但設計殺死了侯霸榮,而且還組織精兵強將拔除了不少大宋探子。使得趙匡胤精心設計的這場間諜之戰(zhàn)功虧一簣,以政變收復北漢的計劃也化為泡影。

  趙匡胤被激怒了,他忘記了先南后北的既定戰(zhàn)略,不顧趙普等人的一再反對,決定派大軍急功北漢,既然用沒有硝煙的隱蔽戰(zhàn)爭不能奏效,那就大軍壓境,兵戎相見,用真刀實槍解決問題。

  開寶二年二月初八,趙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使黨進各領一支人馬,先期奔赴晉陽【今太原】。

  二月十一日,趙匡胤下詔親征。他命開封尹趙光義為東京留守,樞密副使沈義倫為大內(nèi)部署,署理朝內(nèi)各種事宜。

  二月十七日,趙匡胤頂盔披甲,親率大軍從汴京【開封】出發(fā)。并任命老將歸德軍節(jié)度使高懷德為河東行營都部署,以昭義節(jié)度使李繼勛為副,建雄節(jié)度使趙贊為馬步軍都虞侯,宰相趙普也隨駕出征,襄贊軍務。

  此次大宋北伐,聲勢之大,規(guī)模之盛,投入兵力之多,是歷次征戰(zhàn)所沒有過的。

  一場席卷三方勢力的戰(zhàn)爭風暴,正在悄然醞釀,永樂邊城在安寧了數(shù)年之后,眼看著就要再次迎來戰(zhàn)火,而對永樂邊城民眾來說,卻已經(jīng)是大禍迫眉睫之前。實事上,大宋大軍從開封出動之時,契丹國內(nèi)便已收到身在大宋的探子傳回來軍情,不等北漢派使者乞求支援。契丹軍方面已經(jīng)做好了南下的準備。

  可是,因契丹國內(nèi)近時期內(nèi)政權(quán)不穩(wěn),皇權(quán)之爭正值關鍵時期,契丹南院大王接到出兵命令便有所推遲,而宋帝趙匡胤親領大軍以勢如破竹之勢,一路北來,北漢軍一戰(zhàn)即潰,望風而逃。

  北漢國地外圍州縣城池已經(jīng)一一陷落在大宋地手中,只剩下北漢國都晉陽【今太原】,這一座孤城。

  ……………

  ……………

  北漢都城,晉陽。

  宋軍四面合圍,殺聲震天。對晉陽形成了鐵桶一般的包圍。

  黑云壓城,風聲鶴唳,晉陽城內(nèi)已經(jīng)一片恐慌。

  而在這個時候,北漢國主本來當做主心骨的首輔宰相郭無為卻神秘消失。更讓北漢朝野動蕩,感覺滅國在即。

  好在有北漢一代名將劉繼業(yè)于危難之時,彰顯才能,統(tǒng)帥大軍,主持大局。才得以形成晉陽城的對峙局面。

  這是一片血與火的戰(zhàn)場,到處是沖鋒陷陣、喊殺震天的士卒,到處是倒臥血泊,已經(jīng)永遠也不會再爬起來的死尸。

  不久之前,這些死尸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漢子,在這千軍萬馬之中,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卒,但是在他們各自的家里,卻是比天還要高出一頭的夫,比君還要重上三分的父,是一個個家庭的頂梁柱,如今卻只是一具無人顧得上多看一眼的尸骨。

  如果有北漢兵自城頭向下望來,就能看見城下一片片的帽頂紅纓,如火焰般飛騰,匯成了一片火海,令人望而膽寒。那是大宋禁軍精銳頭上的范陽帽。

  人馬過萬,便是無邊無際,何況此時城下軍馬何止一萬,超過十萬的大軍同時出動攻城,那軍令一下,如巨山傾倒,大河斷流的龐大氣勢,足以震懾任何凡人之心。

  事實上,這個時候,城頭守軍如果不是活得不耐煩了,是絕對不會探頭觀望這副壯觀景像的,城下那一排排集束似的弩箭,仿佛不花錢似的向城頭上傾瀉,暴風驟雨般的猛烈打擊中,又有百余架拋石機,把一顆顆上百斤重的石彈砸向城頭,每一顆巨石砸落下去,巨響聲中都騰起一團不太濃厚的黃白煙,但卻把北漢都城轟得千瘡百孔。

  晉陽城池的建造是就地取材,用黃土高原上粘性極強的黃土夯打而成,這種粘性黃土,摻上糯米,夯打結(jié)實了之后,真和水泥一樣堅固,且又比水泥多了幾分韌性,是五代十國以來,西北城池常用筑城之法。

  如今,反倒成了比石塊壘就的城池更好的憑仗。如果是磚石所建的城墻,在這樣的巨石轟砸下,很容易就要碎裂坍塌。

  城頭北漢軍也在頑強地對城下的宋軍還擊著,一排排利箭在吱呀呀一陣勾魂般的弦張聲后,便像蝗蟲一般從城頭襲向城下的宋軍。絲毫不亞于宋軍拋射規(guī)模的巨大石彈,用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空中慢慢旋轉(zhuǎn)著,轟地一聲砸在地上,砸出一個個三尺深坑一蓬泥浪,疾向前翻滾出數(shù)十丈距離,巨石輾過,一路血肉………

  雙方在這城下已經(jīng)僵持了近十日的時間。在趙匡胤派兵剪除北漢都城外圍所有州縣的同時,便已親率大軍直搗北漢腹心。近十日以來,雙方損失都極其慘重,相形之下,城中的北漢軍比城下的宋軍損失更大。

  盡管他們占據(jù)了地利,士兵在背水一戰(zhàn),破釜沉舟之下,不乏勇敢,都城府庫中也有充足的糧米和武器,可是比起此番御駕親征的大宋軍隊來說,卻仍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便是兵微將寡。

  實事上,若不是北漢名將劉繼業(yè)見機不對,果斷將北漢除都城之外,所有州縣放棄,將主力全部撤入都城之中,保存了兵力,北漢如今戰(zhàn)況只會更慘。

  但是,就算如此,攻城的宋軍依然數(shù)倍于北漢守軍。且他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武器裝備,堆積如山的糧米供應,后續(xù)糧秣仍在源源不斷地運來,而城中則是消耗一些少一些。

  甚至,十來天時間,在箭矢方面,他們已經(jīng)不得不撿拾宋軍射進城來的箭枝,才能滿足城頭守軍的需要。戰(zhàn)爭的較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雙方國力的較量,北漢如今的國力,與如日中天的大宋相比,豈可同日而語。

  這一戰(zhàn)宋帝趙匡胤是抱著勢在必得心思,但結(jié)果如何?葉塵知道,其他人自然不知道。

  ……………

  ……………

  求捧場,求月票,求收藏,求紅票——————每天兩到三章,六千到一萬字,無特殊情況,絕不斷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