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閣老

第十九章 平冤之事

大閣老 離之淵 2316 2021-02-03 21:19:15

  次日申時(shí),王世貞如約而至,其弟王世懋卻未隨同其而來。

  因張居正還未下朝,就由張敬修和游七待客。

  將王世貞請(qǐng)入廳堂后,張敬修略帶歉意道:“王世叔,家父還未歸家,卻要?jiǎng)跓┦朗逶诖说群颉!?p>  邊上游七道:“好叫鳳州先生得知,我家老爺往常這個(gè)時(shí)候本應(yīng)下朝歸家。然近日因朝廷議開新河,首輔大人便請(qǐng)各位閣老、尚書在內(nèi)閣議事,耽誤了回家的時(shí)辰。故而,我家老爺就遣人讓大公子及老奴好生待客。還請(qǐng)鳳州先生見諒?!?p>  王世貞擺了擺手,道:“太岳兄公務(wù)繁忙,老夫多等等也是應(yīng)該的?!?p>  張敬修道:“游管家,你若有他事要忙,便先行去處理吧。這里有我陪世叔即可?!?p>  游七會(huì)意,向王世貞點(diǎn)頭致意后,從廳堂退了出去。

  待游七退出后,張敬修笑道:“晚生昨日向父親轉(zhuǎn)告,王世叔有意蒞臨寒舍,父親極為高興。言道,王世叔在他諸多同年中文采最佳,乃是文壇中的大家。要晚生多向世叔請(qǐng)教?!?p>  王世貞此時(shí)還未到聲名最盛時(shí),聽得已位居內(nèi)閣大學(xué)士的同年如此恭維,心中雖微微有些得意,卻并不自傲。

  當(dāng)下自謙道:“太岳兄如此贊譽(yù),實(shí)在愧不敢當(dāng)?!?p>  他卻不知此時(shí)張敬修心中正在暗想,他是否確實(shí)是那‘第一奇書’的作者蘭陵笑笑生。

  張敬修心中雖是好奇,但他知《金瓶梅》成書在萬歷年間,就算王世貞確為那蘭陵笑笑生,《金瓶梅》可能也未開始動(dòng)筆,再說,他也不好無緣無故當(dāng)面相問。

  正思緒間,張敬修聽得王世貞道:“聽聞賢侄曾在《大明公報(bào)》上作《海禁弊論》一文,促使朝廷大開海禁,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張敬修心中一喜,他正想與王世貞說一說報(bào)紙之事,未曾想王世貞倒先說了。

  張敬修想了想,道:“確有此事。晚生常聞倭寇作亂,沿海百姓飽受其苦,因而對(duì)倭寇之事多有關(guān)注,又常思如何杜絕倭患,便將心中所思寫作成文。些許書生之間,倒叫世叔取笑了。”

  王世貞道:“賢侄過謙了,賢侄之文針砭時(shí)弊,言之有物,實(shí)是不可多得的策論文?!?p>  恭維一番后,道:“聽聞那大明報(bào)社乃是令尊建言所設(shè),那《大明公報(bào)》更是朝廷官報(bào),有‘朝廷喉舌’之稱。且天下士民皆可在其上登文。只是不知在《公報(bào)》中發(fā)文,有何講究?”

  張敬修心道:看來王世貞果然對(duì)《公報(bào)》感興趣。

  于是試探著問道:“叔父欲在《公報(bào)》中登文嗎?”

  王世貞正待說時(shí),門外忽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便見張居正身著飛魚服,腰上掛著玉帶,頭戴烏紗帽,長髯飄飄,威儀氣派,緩緩踱步而來。

  張敬修和王世貞見了,忙起身見禮。

  張居正臉上滿是笑容,道:“元美兄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啊。只是元輔召集商議要事,回來的有些遲了。勞元美兄久候,實(shí)在怠慢?!?p>  王世貞忙連道不敢。饒是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又與張居正為同年,此刻見了張居正這當(dāng)朝一品的威嚴(yán)氣度,仍是不自覺地有些拘謹(jǐn)。

  張居正自然看在眼里,笑道:“還請(qǐng)?jiān)郎源?,且容我更衣后再與元美敘同年之情?!?p>  王世貞自無不可。

  一盞茶后,張居正就換了一身燕服來到廳堂,直坐在主座之上。

  抿了口茶后,張居正才看向王世貞,微笑道:“昨日聽犬子說元美今日要來訪,我心中實(shí)在歡喜。”

  王世貞拱手道:“太岳兄,冒昧來訪,實(shí)是有事相求?!?p>  此時(shí),張敬修知道自己應(yīng)該主動(dòng)告退了,便立即起身道:“父親既和世叔有事相談,孩兒便先行告退了。”

  誰知王世貞說道:“此非見不得人之事,賢侄不用回避?!?p>  張居正道:“你王世叔既如此說,你便留在這里伺候吧?!?p>  張敬修連忙應(yīng)是,為王世貞添了些茶水。

  張居正斟酌片刻后,道:“元美可是為令尊之事而來?”

  “正是”,王世貞臉上充滿希冀地看著張居正,道:“想必太岳兄也知家父之事。家父被嚴(yán)分宜這個(gè)奸賊陷害,含冤而死。今新皇登基,我和舍弟便一同進(jìn)京為父申冤,故而特意登門請(qǐng)?zhí)佬窒嘀??!?p>  張居正沉吟了一會(huì)道:“元美真至孝之人。元美既開口了,豈有不幫之理?更何況令尊確有冤情。只是令尊雖為嚴(yán)嵩冤殺,但畢竟是先帝下的令,故而為令尊平反之事,還需陛下同意?!?p>  王世貞道:“太岳兄素得元輔看中,又曾為陛下講官,如今更是入閣輔政,在朝中已極具分量。太岳兄若能相助,在下必涌泉相報(bào)。”

  張居正擺擺手道:“元美不必如此,我既應(yīng)下此事,必盡力而為,元美安心等候消息即可?!?p>  聽張居正這么說,王世貞喜形于色,道:“大恩不言謝。若能使家父沉冤昭雪,太岳兄今后但凡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盡可吩咐?!?p>  張居正卻板著臉道:“元美切莫如此,此不過舉手之勞而已。更何況,我豈是挾恩圖報(bào)之人。”

  王世貞忙道:“我知太岳兄義薄云天,但在下怎是不分輕重之人。所謂‘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bào)’,更何況如此大恩?!?p>  張居正正待說些什么,卻聽邊上傳來一聲輕笑聲。

  “你笑什么?”張居正沉著臉問道。

  張敬修道:“孩兒只是覺得,為王公伸冤之事,八字還沒一撇,父親與世叔便言恩義之事,故而發(fā)笑?!?p>  “哈哈哈......”,張居正與王世貞相視大笑,感覺更加親近了些。

  王世貞笑道:“賢侄真是個(gè)妙人。太岳兄,我等著相了。”

  張居正含笑點(diǎn)頭。

  張敬修為二人添了茶后,向王世貞問道:“剛聽世叔問《公報(bào)》之事,世叔可是欲在《公報(bào)》中發(fā)文嗎?”

  王世貞點(diǎn)頭道:“我欲在《公報(bào)》中發(fā)文言家父之事,不知可否?”

  張敬修撫掌道:“若世叔之文能在《公報(bào)》中刊發(fā),贏得輿論,為王公沉冤昭雪就更有把握了?!?p>  張居正也贊同道:“明日我便先去找元輔言王公之事,若能得元輔首肯,再上疏為王公伸冤,元美再以文得士林支持,那么讓王公沉冤昭雪就十拿九穩(wěn)了?!?p>  王世貞喜道:“我今日便將文章寫好,送入報(bào)社。只是要請(qǐng)?zhí)佬窒驁?bào)社打聲招呼?!?p>  張居正點(diǎn)點(diǎn)頭,又冷不丁問道:“元美賦閑這么久了,如今可有出仕之心?”

  王世貞眉毛一揚(yáng),搖頭道:“家父之冤未能昭雪,如何會(huì)有仕途之心?!?p>  張居正笑道:“若令尊冤情平反后,元美可愿出仕?”

  此時(shí),王世貞哪還不明白的意思。

  他沉思一陣,道:“若家父平冤,自當(dāng)為國盡力?!?p>  張居正心中有數(shù),慢悠悠道:“元美可愿去大明報(bào)社任社長之職?!?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dòng)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