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遠隨那位費祎的幕僚來到大將軍府,見府上陳設(shè)布置相當簡單樸素,果然與傳聞中的“雅性謙素,家不積財”相合。
“大將軍方去送吳使東歸,姜參軍在此稍候片刻。”正在府上辦公的官員如是說道。
姜遠心中詫異,東吳這個時候有使臣前來?自己先前在漢中卻絲毫不知。
再一細想,他心里便明白了,這番前來的吳使想必是諸葛恪專派而來通報東興大捷的,之所以沒有大張旗鼓令蜀中上下知曉,恐怕來使身負聯(lián)合蜀中漢軍共同北伐的軍事機密。
念及此處,姜遠忽然又覺得費祎大將軍府上的官員有些不牢靠,竟然隨便對自己一個不屬于大將軍府的外人透露東吳來使的消息——將來或有可能被魏人利用。
好在近些年漢中穩(wěn)固,他們虎步軍中也訓(xùn)練出了一批擅長捕奸反諜的精干斥候,雍涼方向的魏人細作想要滲透蜀中很難過漢中這道坎。
在府上等候了片刻,費祎從外歸來,姜遠起身參拜。
“我已聽說了,姜伯約派你來漢壽調(diào)查敵間,可有所獲?”費祎的神態(tài)語氣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地位尊高者的架子,令姜遠不由自主心生好感。
“稟大將軍,暫時還沒有結(jié)果。”姜遠答道。
費祎沉吟道:“向來用諜捕諜,最重要的便是守密,姜參軍來漢壽不出數(shù)日,而城中皆知你為追查魏間而來,不知其中可有我所不知曉的秘情?”
姜遠心中凜然一怔,自己兄弟二人這兩日以調(diào)查之名與城中官吏多有接觸,本意是塑造二人秉公行事的形象,沒想到會因為宣揚過多而違背了掩人耳目的本意。
誠如費祎所言,無論是用諜還是捕諜行動,一條最基本的原則便是謹慎低調(diào)行事縝密,現(xiàn)在姜遠必須要想出一個合適的理由來為自己二人的行動圓謊。
潛伏涼州刺探敵情時他尚覺得自己機智多謀應(yīng)變靈敏,此時在費祎面前絞盡腦汁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饒是面色不改沉靜,目光卻隱約出賣了他的緊張。
“姜參軍?”
“大將軍,其實卑職剛從涼州回來,探聽到魏人有奸細在蜀中但并無周詳情報,推測其有可能在漢壽活動。此番大張旗鼓,本就意在打草驚蛇?!苯h努力嘗試把話圓回來。
費祎奇道:“打草驚蛇?這是何故?”
“方才聽聞吳使已至,想必大將軍也知曉諸葛恪于東興大破魏軍之事?!?p> “不錯,東吳此番譴使西來,一是通報大捷炫耀武威,二是邀我北伐共擊曹魏?!?p> “衛(wèi)將軍正有此意!特命卑職前來征詢大將軍意愿。但恐魏人奸細探知失去先機,故以捕諜為名?!?p> 姜遠心中此時緊張到了極點,臨機應(yīng)變說出的這番話實為行險之舉,倘若費祎再多問上幾層細節(jié),他擔心自己恐怕會露出破綻。
好在費祎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姜維準備北伐這件事上,沉吟片刻之后說道:“自延熙六年姜伯約升鎮(zhèn)西將軍領(lǐng)涼州刺史起,朝廷就給了他相機決斷對北用兵的權(quán)力,萬卒以下的出擊完全不必過問于我?!?p> “大將軍,曹魏雍涼軍團五萬余眾,若我軍只以偏師進攻,何日可以克服雍涼還都長安???”姜遠急道。
“伯約想領(lǐng)大軍出征?”
“東興大捷!戰(zhàn)機難得!”
“此事需上表天子,待天子與朝臣商議方可定奪?!辟M祎沉穩(wěn)地說道,“歲首大會之后,我會回成都向陛下請奏。若陛下同意出兵,我自率大軍進駐漢中。你可以先回漢中,讓伯約檢修棧道,準備軍資?!?p> 姜遠暗暗咬牙,棧道早就修好了,漢中將士們個個枕戈待旦。況且兵貴神速,等天子和朝臣議出結(jié)果,郭淮他們肯定早有準備了!
若真按費祎說的來,只怕到頭來又是徒勞無功糧盡兵退!
“姜參軍還有什么要說的嗎?”費祎見姜遠沒有退去,有些意外地問道。
“大將軍難道忘了當年司馬懿八日疾馳一千二百里,新城擒斬孟達之事嗎?”姜遠心想大將軍死到臨頭還不自知,自己這么做是在救你??!若你同意北伐,義父何必讓郭循得逞?
費祎的眼神有些無奈,他轉(zhuǎn)過身去背對著姜遠,悠悠嘆道:“姜參軍年輕氣盛,報國之心可嘉,你舉司馬懿新城擒孟達舊事,無非是想提醒我兵貴神速。但你可知道今日之漢軍與當年司馬懿率領(lǐng)前往新城擒殺孟達之軍有何區(qū)別?”
姜遠愣了一下,心中思索道:司馬懿擒孟達用的是宛城之兵,算是曹魏荊豫軍團的預(yù)備隊,不會太弱但肯定不及一線軍隊,與我蜀漢從丞相手中一脈相傳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勁旅怎么能比?漢軍的攻城能力是多為詬病,但論起野戰(zhàn)曹魏精銳也是怵上三分的。
“卑職認為,我軍勝過司馬懿當年所領(lǐng)宛城之兵?!?p> “姜參軍只看到兵將強弱,卻沒看到更深一層的東西。《兵法》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辟M祎嘆了口氣,“當年司馬懿八日疾馳一千二百里,輜重盡棄人困馬乏,若是孟達聽丞相之言早做準備,豈能速敗?
“那孟達剛愎自用自取死路,兵臨城下猶在夢中,郭淮陳泰謹慎毅重,豈能相提并論?
“新城雖險但畢竟彈丸之地,城破孟達即死無葬身之地。雍涼廣闊,丞相一伐奪取三郡尚不能動搖曹魏國本,今日出兵縱使能打郭淮一個措手不及也于國家無益?!?p> 姜遠一時間啞口無言,他本想借司馬懿擒孟達之事說服費祎,沒想到反被費祎據(jù)理反駁,甚至動搖了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雖然穿越之后從姜遠本人身上繼承了不少軍事見識,但此時與費祎一辯論他就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經(jīng)費祎這么一點撥,姜遠才豁然醒悟——司馬懿攻孟達時之所以敢急進速戰(zhàn)不計死傷,是因為曹魏家底厚死得起兵卒,而今日蜀漢軍隊卻敗不起,所以無論蔣琬還是費祎作為諸葛亮的繼任者都不愿意輕易組織大規(guī)模北伐。
但若不伐魏,以蜀地一州之人口物力如何長期對抗曹魏?姜遠還想再說些什么,費祎臉上的送客之意已經(jīng)很明顯了。
姜遠只好行禮告退,同時在心中想著返回漢中回復(fù)姜維之事。
當他低頭沉思著來到大將軍府門口時,冷不丁聽到身后傳來一個女子聲音“姜參軍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