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遠將鄧忠部魏軍的軍旗倒插在冀縣城下,無異于給城頭的魏軍心頭一記重擊。
王頎前番兵敗,已經嚴重損傷士氣,如今又聽聞與天水互為犄角的祁山也損失慘重,守軍無不自危膽顫。
此時此刻,城頭魏軍雖有弓弩在手,卻都只是虛引弓弦,戰(zhàn)意消沉到連對城下的姜維、姜遠二人瞄準的念頭都沒有。
“城上的人聽著!我姜維本就是天水冀縣人,只要爾等開城受降歸順大漢,我可擔保你們所有人性命無憂!”
城上一片沉默,半晌無人應聲。
如此詭異的安靜讓姜遠有不好的預感,他策馬退到姜維身旁,小聲勸道:“義父,當心有詐,此地還在城頭弓弩的射程之內,請先退回去吧。”
“不必多慮,你看城頭那些魏軍如喪考妣,根本不敢與我軍交戰(zhàn)?!?p> “這也太安靜了,那王頎既不答應投降也不罵戰(zhàn),不知在搞什么鬼……”
“安靜就對了,這時候要的就是安靜?!苯S笑了笑,“有時候靜如山岳比動如天崩更帶有令人敬畏的力量,讓他們好好感受吧?!?p> 姜遠默默點頭,心里忽然想起電影里的一句話來——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要耐心,要沉得住氣。”姜維低聲教誨道,“你將來若是想領兵,就得拿出大將的樣子來,‘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p> “孩兒謹記?!苯h回答的同時,目光始終警惕地望著城頭。
剎那間,城上響起一聲雄厚的嗓音:“姜維,我還活著呢!你想要雍涼,問過我沒有!”
姜維聞聲神色微微一變,一絲詫異從他眼中掠過,不過很快又恢復平靜。
王頎身后閃出一道人影,立于城頭以手中馬鞭遙指城下漢軍道:“大魏車騎將軍陽曲侯都督雍涼軍事郭淮在此!量爾等小國窮旅,還敢妄稱王師!姜維匹夫,不思保境安民反倒張牙舞爪犯我大國疆界,今兩京天軍已至,誓教爾等償還血債!”
后頭夏侯霸、廖化與張嶷等一眾漢軍將領紛紛愕然驚訝,眾人定睛遙望城頭,不敢相信本該留在長安養(yǎng)病的郭淮會出現在這里。
“真是郭淮?”姜遠心中也頗為震驚,側目打量義父的神態(tài),終于確認城頭上那個郭淮并非假扮而是本尊。
既然真是郭淮,機會難得……姜遠眼神一凜,頓時暗起殺心,左手悄悄摸向掛在馬背上的長弓,右手拈起了箭壺中的箭羽。
他已經目測過了,自己和姜維所在的位置幾乎正好是一箭能及的極限距離,雖然從城下向城頭射箭要更難一些,不過對方是曹魏在雍涼地區(qū)最高的軍事長官郭淮,這便有一試的價值!
反正郭淮在此時現身,勸降冀縣已經變?yōu)椴豢赡埽呐滤@一箭失手也不會有什么損失,兩軍遲早要開戰(zhàn)的。
姜遠緊盯郭淮露在城頭的上半身,雖然還沒有亮出弓箭,但已經在腦海中預瞄好了箭路,正準備動手時忽然聽到身后傳來馬蹄聲。
后面來的肯定是自己人……姜遠懶得回頭,動作飛快地從箭壺中抽出羽箭,左手同時舉起了早已握住的長弓。
“姜遠!”后方忽然傳來張嶷的大喊:“先射東南角那人!”
姜遠一怔,目光疾電似的向東南掠去,赫然看見一名魏將半身藏在幾名守軍身后,手中同樣握著一張弓。弓弦已經半開,目標毫無疑問是自己身邊的姜維。
電光火石之間,他做出了取舍,選擇聽從張嶷的意見,轉弓發(fā)箭直取東南角那名拉弓的魏將。
羽箭離開弦之后,姜遠猛提起韁繩,帶起坐騎揚蹄轉向,把姜維的馬驚退了半步。
一枚從城上飛來的羽箭從父子二人之間穿過,深深扎進了泥土中。
城上傳來異動,那名射箭的魏將被姜遠一箭放倒,周圍的魏軍慌忙搶上前去把人抬下城樓救治。
姜維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面不改色地勒馬轉身,回頭望了一眼城上的郭淮,放話道:“郭淮!若你真有本事,便來與我決戰(zhàn)!”
策馬趕上來的張嶷和姜遠一同斷后,見城上魏軍沒有發(fā)箭,也沒有開門出擊的跡象,才緩緩退回本方軍陣中。
“義父,沒事吧?多虧張將軍及時提醒,否則……”姜遠想起剛才的情況心有余悸。
姜維淡淡地說道:“你剛剛應該直接射郭淮的?!?p> “可是……”姜遠看了一眼姜維的神情,把解釋的話咽了下去。
郭淮突然現身,打亂了義父的作戰(zhàn)計劃,想必他現在正為此煩惱,只是在眾將面前必須克制自己保持平靜罷了。
姜遠暗暗嘆了口氣,退到一邊等候命令。
“傳令三軍,先退后二十里下寨?!苯S思慮片刻,決定為求穩(wěn)妥,先退軍立營。
大軍后退的同時,漢軍多路斥候分頭出發(fā),奔向東面打探敵情。
張嶷亦從無當飛軍中抽調精騎骨干,編成斥候小隊繞過冀縣往東哨探,如今最緊要的是弄清楚郭淮究竟是只帶了少量軍馬先趕到冀縣穩(wěn)住局勢,還是魏軍大批援軍真的已經到來。
這將決定漢軍接下來要采取何種行動。
漢軍向西后退二十里立營的消息不久之后也傳到了冀縣郭淮耳中,此時郭淮正在醫(yī)營探望那名被姜遠射傷的魏將,那魏將正是郭淮的長子郭統(tǒng)。
姜遠情急之下轉換目標射出的箭稍稍失了準頭,箭從郭統(tǒng)的耳下擦頸而過,相當運氣地沒有傷及動脈,郭統(tǒng)因此撿回了一條命。
只是傷在此處,呼吸、張口皆會牽動傷口,言談與進食都多有不便,因此郭統(tǒng)看起來相當痛苦。
郭淮知道兒子這一箭是為自己所受,若不是郭統(tǒng)射姜維圍魏救趙,姜遠那一箭準是沖自己來的。一想起姜維身邊的蜀將無論年長還是年輕的都頗有膽略和勇武,郭淮本就不佳的臉色更為凝重了。
走出醫(yī)營,初夏的風迎面吹來,風中的涼意仿佛穿透盔甲的箭矢,讓郭淮感到胸口一陣鉆心刺痛。
他捂著嘴咳嗽了幾聲,強迫自己打起精神來,緩緩邁步走向城中的太守府。
蜀兵未退,自己絕不能在這時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