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重回八零:團寵不好當(dāng)

第44章 燒火

重回八零:團寵不好當(dāng) 翟妞 2402 2022-04-01 18:05:00

  李媽看看女兒,家里人都上桌了,就女兒貼心跟著幫忙,就有點心疼女兒:“要不再炒倆菜,你也上桌去吃?”

  李少云擺擺手,“不用,我現(xiàn)在也不餓。沒人給你添火,你怎么炒菜?”

  大柴鍋做飯好吃,但有一樣不好,炒菜的時候必得有專門燒火的。

  平時也就罷了,不過就炒個下飯菜。怎么著也能將就,炒好炒壞,湊合吃也可。

  曾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里,農(nóng)村家家條件都差,戶戶精窮。

  趕上青黃不接的時候,許多人家的下飯菜只有咸菜。有時候甚至連咸菜都吃不上,只能吃白飯。炒菜這么高檔的待客方式也就過年時候。

  像現(xiàn)在這會兒待客,炒的菜式多了,一個人就不好控制,鍋上灶下的沒法兼顧。

  這燒火的人也不是隨便往灶膛里添柴就行。

  什么時候火大,什么時候火小,除了掌勺的人要求,也得看燒火的人眼力勁。

  畢竟火大火小也得有個過程,掌握不好,要大火的時候火勢還沒起來,小火的時候又溫度過高,分分鐘就糊鍋。

  這些日子以來,李少云自覺自己別的不說,這火力的掌控可是全家獨一份。

  李媽看女兒貌似并不在意,也就不再說什么。

  李少云突然想起一件事,問李媽:“媽,今年我大伯他們怎么沒回來燒紙呢?”

  記得每年年三十之前,大伯都會回一趟老家,給老祖宗上墳。

  作為長子,這也是他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就算有什么事兒回不了,也會事先給家里人打個招呼。

  前些年都是他一個回來,近些年堂兄們長大之后,就帶著堂兄們一起回來,今年怎么沒回來呢?主要也沒帶信兒說不回來呀!

  李少云覺得奇怪。昨天她就覺得貌似有什么東西忘了,現(xiàn)在想起來了,就趕緊問問李媽。這可太罕見了!

  李媽微微搖頭,“不知道呢,你爸也沒說?!?p>  話說年前忙忙碌碌的,她自己也沒想起來。等想起來了,已經(jīng)過了時間了。

  不過她心里也多少有點猜測,估計是大伯子家肯定有什么事兒給耽誤了!

  家里二老有自己兩口子,如果說有什么事兒,不是工作上的問題,那……十有八九就是大嫂娘家出事兒了!

  只不過她心里的猜測,是不會告訴女兒這個小屁孩兒的。

  李媽不知道的是她這回還真沒猜錯。

  這次大伯子沒顧上回老家上墳燒紙,還真是大嫂娘家兄弟出了點麻煩。

  小舅子兩口子正鬧離婚呢,鬧的不可開交,搞得大嫂一家年三十都沒能過好,就為了調(diào)節(jié)這兩口子的問題。

  這小舅子因為是老小,備受全家寵溺,好在沒有長歪,就是有點混不吝。

  這次和老婆鬧離婚也是因為自己在外面胡鬧,被老婆發(fā)現(xiàn)了。

  結(jié)果老婆沒說什么呢,他自己心虛過后就開始作妖鬧騰了!嚷嚷著要和老婆離婚。把自己父母氣個半死。

  大伯作為大姐夫,自然免不了從中和稀泥。

  大年初一回老家看望父母已是多年的慣例了,要是冷不丁沒回估計爹娘都會擔(dān)心。

  大伯想著年前沒能回來上墳燒紙,這大年初一說什么都不能耽誤了!

  回家前大伯兩口子還跟倆兒子交代一通,讓他們回鄉(xiāng)下看望爺奶的時候別說漏嘴了。

  李少云看這樣子,估計李媽也不知道。

  要說現(xiàn)在聯(lián)系方式就那么幾種,有急事的話聯(lián)系起來真是不方便。

  縣城雖然離家里只有幾十里地,但除了公交、自行車,真沒什么便利的手段。

  如果是后世,手機一個電話就解決的事兒。

  有什么事兒耽誤了,回不了,打電話說一聲就成。

  現(xiàn)在除了自己進城,或者托人,沒別的聯(lián)絡(luò)方式。哪怕是打電報,收件人也不見得當(dāng)天能收到(主要是為點小事兒打電報也不值當(dāng)啊?。?。

  從鎮(zhèn)上到村里,有一段距離,趕上人家下班或者當(dāng)天下鄉(xiāng)送郵件的人已經(jīng)走了的話,電報就得第二天才能送到。

  托人有時候也搭人情,關(guān)鍵是不年不節(jié)的又沒有要緊事的話,也沒人輕易上縣城去。

  而且,托人上門帶信也是個麻煩事兒。關(guān)系近的不一定進城,關(guān)系遠的也托不著??!

  很多時候,也是家里人不愿意讓太多人知道大伯家的住址。

  大伯是個中醫(yī)科室主任,在縣醫(yī)院有一定知名度,醫(yī)術(shù)也不錯,這人際關(guān)系自然也就上去了!

  每次回老家,就有遠遠近近的人求上門給把個脈、開個方什么的,都是免費做人情。

  雖然有時候煩不勝煩,但這是本職工作,也算是順手的事。

  要是知道大伯家地址,總有那么一些人不知輕重,為了別的事求人的時候,直接上門去,你說接待不接待!

  李少云就記得,爺爺給縣城的大伯寫過信。

  這是不想進城,又沒什么特別緊要的事,于是就通過寫信來傳達信息。

  信寫好了,帶到鎮(zhèn)上,鎮(zhèn)里有郵局,直接投信箱里就成。

  對于這件事,李少云說不上什么感覺,就有點奇異。

  就覺得:這時代通訊條件也太落后了叭!

  她是沒想起來還有一句流傳挺廣的話:通訊基本靠吼。

  不過,如果不講求時效的話,通信倒是有點小浪漫呢!

  不是說了:時光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呃……就是這通信人有點不對。

  囧。

  啊,扯得有點遠了。

  話說母女倆一個燒火,一個炒菜,配合的還挺默契。

  大伯母又來灶房拉母女倆去堂屋:“這菜都夠吃了!做多了還剩,你們倆個趕緊去吃!這忙乎半上午了!”

  李媽看看情形,菜都差不多該上桌的上桌了,就鍋里還溫著幾個蒸菜,也就沒再推辭。

  稍微收拾一下,把筲箕里剛才控出來的米倒鍋里,燒了幾把等鍋蓋邊上冒氣兒,給鍋底又留了些柴炭灰,就這樣慢慢把米飯煨熟,鍋底還能結(jié)一層米飯鍋巴,這鍋巴可比米飯好吃!

  等米飯吃完了,把米粒刮干凈,剩下底下厚厚一層鍋巴,再小火在鍋里烤一烤,吃起來口感又脆又好,帶著特有的米香還有點嚼勁,許多人就喜歡吃這個。

  李家大伯就特別喜歡吃。尤其去城里上班之后,做飯沒了大柴鍋,就尤其惦念這個鍋巴。

  以前是老母給兒子留鍋巴,自李媽嫁過來,大伯子一家回家過年,李媽都會特意給大伯子炕鍋巴。人家現(xiàn)在不缺別的,又挺照顧自家,就這點愛好,也不費啥,李媽自然愿意滿足。

  堂屋里大家都吃到差不多,桌上菜也吃的七七八八的。因為人有點多,大方桌真是擠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摹?p>  幾個半大小子現(xiàn)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尤其大伯家兩個堂兄,十四五歲的男孩子胃口正好,所謂的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李少云看著,就他們面前堆得啃過的骨頭多。

  兩堂兄對著李少云看過去的眼光,還有點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

  李少云有點不想上桌。也是剛才在廚房聞油煙味兒聞多了,有點沒胃口。

  李媽心里也明白女兒那點小潔癖,直接對李少云道:“這兒人多坐不下,你干脆去灶火吃吧!鍋里還有點菜,你小娃兒家一個也夠吃了!”

翟妞

謝謝大家的推薦票!繼續(xù)求票求收藏求追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