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他?
李清源萬萬沒想到,只是在大興城中隨便找了一地傳頌名聲,就能碰到這位千古人鏡。
對于此位,李清源談不上喜歡,但也談不上討厭。
只因為他實在太耿直,任何人與他同行,免不了都要自慚形愧。
與太宗那些對話尚且不提,這位爺耿直到什么地步,從他修的《隋書》就可見一般。
《隋書·列傳·卷四十七》載:時天下無事,群臣言林邑多奇寶者?!蕢勰?,上遣大將軍劉方步騎萬余及犯罪者數(shù)千人擊之?!饺肫涠迹@其廟主十八枚,皆鑄金為之…
早年讀史,看到魏征寫的這東西,都令彼時尚為學生的李清源汗顏不已。
這上面說隋文帝當國時,群臣上書:“據(jù)說林邑國寶物不少,反正咱閑著也閑著,不如去搶他娘的?!?p> 于是“上許之”,隋文帝很高興的同意,派了大將帶幾萬人,把林邑國搶的啥都沒剩,國主大臣都讓他們給轟到海島上,然后“刻石記功返……”
要是換個正常的史官,怎么也得美化一番呀。
“臣奏:林邑國主殘暴掠其民,民不堪其苦。上聞之不樂,欲施大義全其民,思久……”于是才命伐其國,拯救百姓。
你這么寫,令咱這個天朝后輩十分汗顏呀。
這位爺現(xiàn)在不知何故,現(xiàn)在竟然在這修河當役夫,若讓他知道咱的身份,準會糾纏,還是趕緊遠離他點才是。
想清楚了這些,李清源也熄了辯解的心思,朝著身旁幾個閑漢使了個眼色,那幾人心領(lǐng)神會,紛紛離去。
此時場間除了遠處還在干活的役夫們,就剩李清源與魏徵兩人。
“兄臺,我以為兄臺所言在理,這李清源行事的確有不妥之處,以后若碰到別人傳頌此人事跡,我便用兄臺這話答對他。這便告辭了!”
他剛問了人家姓名,不好直接走開,只得找個理由然后告辭。
李清源說完轉(zhuǎn)身欲走,魏徵卻開口了。
“且慢!”
“兄臺還有何事?”李清源詫異道。
魏徵冷冽的眸子打量幾眼李清源,他見此人雖也穿著簡陋,衣袍卻極其干凈,眉目雖平平無奇,但那股子灑然自若的氣質(zhì),卻和這個穿著絕不相符。
他眉頭深皺,思忖了一下,才朗聲道:“李清源此人行事雖過,但心有俠義,并非全不可取,只是凡事過猶不及。天地自有正氣,就算公道遲些,也早晚得報?!?p> 前半句把李清源聽得一怔,他瞳孔微縮,暗思難道他知道了我就是李清源?不然和我說這些干什么。
不過想到這非是正史,而是西游世界,這魏徵曾在睡夢間斬涇河龍王,說不定有什么特異之處,所以哪怕被看穿了自己的偽裝,李清源也能理解。
但聽到后半句,他騰地火就上來了。
對方這話,讓他想起后世那句經(jīng)典的言論: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人死了,還你個清白的名聲,這有狗屁的用處;已經(jīng)既定事實,對當事者造成了難以抹平的傷害,事后不知多久再討還公道,那又和沒公道有什么區(qū)別?
李清源本以為魏徵是個海瑞一樣的人物,沒想到他卻近似方孝孺黃子澄這樣的腐儒,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他雖不想接近這樣的人,但那是因心懷敬重,不敢跟這面“人鏡”打交道,而非懼怕。
此時聽到這話,結(jié)合一路所見,李清源憤氣上涌,怒喝道:“足下此言何其大謬,公道遲來,與不來何差?”
哪曾想魏徵聽完這句話,卻半點不怒,反而笑了。
“你果然便是那李清源!”
“呃……”
壞了,上套了,這魏徵看來不過二十多歲,怎么有這么多心眼,剛才分明是詐老子呀。
“足下之言,某聽不太懂。”李清源趕緊裝傻。
魏徵輕輕捋了捋頜下短須,輕聲道:“公道應無償,若遲,為討公道則難免使用手段,或賄賂、或造勢、或求告,或由后案牽扯前事,如此則莫如沒有公道?!?p> 李清源點點頭,表示認同,看來之前是自己想錯了,但他不明對方何意,只得耐心聽下去。
不遠處河岸邊上有一方青石,魏徵一比手勢,示意李清源跟著他,他則邊走邊道:“卞和獻璧失雙足,司馬修史受腐刑,前者后因獻玉之功封陵陽侯,后者忍辱修史終揚名后世,長遠來看二者都得了善果,可當事者遭受的苦難,又何能報還?”
此時已經(jīng)來到青石邊上,魏徵用略有些臟了的袍袖撣撣塵土,請李清源入坐,復又開口。
“我自翠春樓點了姑娘,一夜乃過,依然獨守空床,這時天光大亮來了位女子,稱‘姑娘會遲,但早晚會來’你說我會不會與老鴇子理論,退還銀兩?”
魏徵這個帶著反問語氣的比喻,把李清源驚得三觀碎了一地。
你這濃眉大眼的“人鏡”,居然堂而皇之說出如此不檢點的話來?
“不光要退銀子,還要多來幾個姑娘補償!”李清源想也不想地答道。
“看來你路遇民婦,見其有姿色,這事兒是真的!”魏徵哈哈大笑。
臥槽,原來在這等著咱呢?
李清源算是服了,這人說話處處下套,自己還是閉口不答的好。
于是也不回應,只是看著魏徽表演。
“押妓這等風流事,尚且無法容忍,何況公道二字涉及司法嚴正、公平正義、往往人命關(guān)天,又怎能遲到?”
李清源依然不答,不過他對魏徽這番話生出疑惑來,此人車轱轆話說了一堆,十分冗長,闡述的全是咱的觀點,不知有何深意。
李清源不動聲色,就聽魏徽話鋒一轉(zhuǎn),開始勸誡他了。
“但無論遲否,皆要出自權(quán)威,若民間私自去‘討公道’,早晚天下大亂,到時若為小義而造大亂,那你又要擔下多少罪孽?”
此話雖有些道理,但李清源聽著卻十分刺耳。
根本原因是魏徵站在上位者的角度上去考慮,而李清源雖修仙法,早已脫離了小民階層,但屁股卻始終坐在普通百姓那里,所以對這話難以產(chǎn)生認同。
他撇撇嘴,暗道:“莫看你現(xiàn)在話說得漂亮,后面起兵響應瓦崗起義,你可是最早那一波?!?p> 事沒到自己頭上,話誰都會說,等真受到壓迫求告無門之時,才知曉什么叫痛不欲生!
李清源想到這,也不欲繼續(xù)聽他說教,看了魏徵一眼,冷哼一聲道:“公目下雖服勞役,可看他人都在干活,唯公無人監(jiān)管,怕也非尋常小民可比吧?等公有朝一日知曉民生疾苦,再來與某說此高論吧,告辭!”
說罷,也不待魏徽反應,一起法決,倏忽不見。
獨留魏徽坐在原處喟然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