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從明朝開始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第十九章 船匠

  朱棣安排好買船的事情,又在腦子計劃了一下鋼鐵船的建造。

  突然,朱棣回過神來,想到現(xiàn)在船匠都還沒到,自己都想太遠了,再想下去可能就是戰(zhàn)列艦了……

  朱棣問魏忠,說道:“船匠的事情辦得怎么樣了?”

  魏忠回道:“回王爺,第一批南京的船匠已經(jīng)準備出發(fā)了,因為有大批家人要帶著,還需要八九天左右才會坐船到北平?!?p>  朱棣點了點頭,比較滿意這個進度。說道:“嗯,不錯,這才沒幾天就辦妥了這件事,吩咐下去,辦事辦得好的,賞銀按照府里的我新制定的規(guī)矩給,不要讓我知道有人中飽私康?!?p>  魏忠眼皮一跳,難道又是下面有人手腳太過分,撈過界了?還是王爺想通過我,敲打敲打下面的人?轉(zhuǎn)瞬之間,魏忠心中閃過種種的想法。

  魏忠立即回道:“是王爺,我一定會全力督察府里的各項納出?!?p>  “嗯。你知道就好?!敝扉c到為止。

  提過這件事后,朱棣繼續(xù)吩咐之前船匠的安排。說道:“把他們的家人都安排在一起,去跟官府溝通一下,把那些前朝的深府大院都給我拿過來。這些院子拿過來了不要賣,全部改成大院子,把那些工匠家人遷進去住著。我不缺那幾個大院的錢,現(xiàn)在沒有時間修足夠的房子,先這樣應(yīng)付著?!?p>  朱棣想著,又說道:“把那些被占據(jù)了的,看看有沒有正規(guī)交錢購買。你要去官府查查賬。沒有的都一一登門拜訪,讓他們搬出去。不同意的,交給官府,讓他們處理,如果還是有不同意的,再記下來交給我。記下了嗎?”

  魏忠說道:“都記好了,王爺。我盡快安排人完成任務(wù)?!?p>  “嗯,那暫時沒事了。你下去安排吧?!?p>  朱棣打算把那些不配合的人名字記下來,如果后面還是不同意搬出去,朱棣就要看看這是不是和北平的官員有關(guān)系,寧愿得罪自己也不愿把自己吃到嘴的肉吐出來。

  對于這種不給自己面子,被金錢沖昏了頭腦的人,朱棣的封底不允許存在這么牛批的人。還是請他去死好了。

  朱棣直接把事情上報老朱,實話實說,把罪狀一列,老朱自然會要一波帶走他。

  朱元璋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非常突出的一個反腐先鋒人士。泥腿子出身的他,對貪官是極度不能容忍的。在位期間,都不知道砍了多少茬貪官的腦袋。

  明朝初年,老朱認為元朝失敗的原因是朝廷無權(quán)威,導(dǎo)致下層官吏無所顧忌,引發(fā)動亂,因此主張以猛治國,刑用重典。

  在這種情況下,連續(xù)編制、頒布了《御制大誥》、《御制大誥續(xù)編》、《御制大誥三編》、《御制大誥武臣》,共236條,其中150個條目是懲治貪官污吏。明大誥(gao)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nèi)容:

  摘錄洪武年間的刑事案例;

  結(jié)合陳述案例或另列專條頒布了不同于《大明律》的重刑法令,用以嚴懲吏民;

  皇帝對吏民的訓(xùn)導(dǎo)。

  明大誥的法律地位高于《大明律》,量刑也遠重于《大明律》,其中恢復(fù)了肉刑,甚至包括許多法外酷刑,例如規(guī)定了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之刑,并將之掛于官府公座兩旁。

  老朱用國家力量強行推行明大誥,印制了數(shù)千萬冊,要求全國臣民戶有一冊。在整個明朝一代中,如果家中收藏有明大誥,那么在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時可以減輕一等處罰。

  ……

  就這樣,在朱元璋統(tǒng)治時期,官員可以說是過得提心吊膽的。源于朱元璋強行推廣大誥,相當(dāng)一部分人懂得法律,如果官員瞎搞,萬一碰到了行動力比較強的人,跑到南京皇宮外敲鼓,那這個官員基本可以提前料理后事了。

  以明朝的規(guī)定,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者,受“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之刑。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貪污4萬,就要死。足以證明朱元璋在這方面,是極度認真的。按照這個標準,不管哪個時代,除掉最底層的小吏(基層跑腿人員),其他的每殺掉十個,沒有五個是冤枉的。

  所以對于貪官來說,老朱的刀還是很快的。

  特別是朱元璋統(tǒng)治后期,朱元璋的刀是越來越快,不少人說他是越來越昏庸,大部分開國功臣都被他宰了。

  但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具體的朱棣也不清楚,但是他清楚,有些事情并不能依靠史書。畢竟都是文人寫的。

  但是文人這種東西,并沒有多么的鐵骨錚錚的清高,畢竟大家都要吃飯的,在損壞了他們利益的時候,那對他們所謂的客觀性、公正性,就別抱任何希望了。

  而且大部分功臣真的沒問題嗎?作為朱元璋起家的隊伍,大多數(shù)高層都是開始紅巾軍,性質(zhì)就是跟白蓮教這種造反專業(yè)戶差不多。這些高層,本來就不是什么好東西。

  而隨著朱元璋權(quán)利一步步擴大,不少人都忘乎所以。

  不是所有人都立即能適應(yīng)一個被統(tǒng)治的人到一個統(tǒng)治者的身份轉(zhuǎn)變。

  大多數(shù)就跟一些山賊一樣,而且是全國性的官方山賊,恃寵而驕、欺壓百姓簡直是家常便飯。

  簡單的來說,就是權(quán)利暴發(fā)戶……

  所以老朱不宰你們宰誰?

  ……

  而朱棣之所以處理一個官員就這么麻煩,還要向自己的老子打小報告。

  那是因為這涉及到皇帝的底線了。

  你可以在封底搞得天翻地覆,只要百姓不造反,你作為一個王爺,那就沒問題,并且驅(qū)使官員為自己做事情,這都無所謂。

  對于這些事情,老朱表示,「我朱家人,就是應(yīng)該這么有排面,咋的?你一個官員,還敢給代表我面子的王爺使臉色?我老朱不要面子的啊?」

  但是官員的升遷,生殺大權(quán),這些東西都要握在朱元璋自己手里的。

  明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quán)的朝代。

  一個小官員可能夠不上老朱需要親自決定官員的級別,吏部就可以自己解決。但是就算這樣,如果朱棣私自處理,那就是過線了,老朱可能會找你去喝茶。

  對于現(xiàn)在的朱棣來說,并不想惹上這些事,陷入那個權(quán)利的漩渦,在這些該注意的事情上,朱棣都是嚴格按照要求來的。

  萬一牽扯到這些事情里,被有心人利用,就太麻煩,雖然一點小事,并不會對他造成什么大影響,但是也足以把他拖進權(quán)力爭斗漩渦。

  這不是朱棣需要的,朱棣不可能斗得過那一群斗了幾十年的老油條。

  朱棣現(xiàn)在只想安安靜靜地種田。以后才能穩(wěn)穩(wěn)的當(dāng)上裁判,而不是現(xiàn)在急匆匆的上場去做一個選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