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岡是霓虹第三個大島——九州島的中心,是一個美麗的海港城市。
在海邊一處綜合型的公共體育公園里,一個少年站在籃球場的三分線,他希望有一個來打球的人,因為他快無聊到發(fā)瘋。他叫蘇長寧,現(xiàn)在的他正彎曲著膝蓋,雙手握球,然后壓著手腕舉球過頭頂,手腕發(fā)力,以一個標準的投籃姿勢,空心入網(wǎng),這是他今天171個空位三分進球。
練習(xí)很刻苦,但真的很無趣,還非常地累,想當(dāng)初看到新聞,庫里夏天每天至少要訓(xùn)練3個小時的三分球,投進300個三分。聽到這個消息時,還隱隱有些不屑,三百個投籃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蘇長寧在野球場上,面對的防守人員,可不是一秒鐘一個,連刷6個球,宣告下一隊上場?
斯蒂芬·庫里這種金州勇士隊的體系球員,也能拿冠軍?那納什和保羅得多苦?。?p> 因為抱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上輩子的他,只能打打野球,拿到賽場上,別說CBA了,大學(xué)聯(lián)賽都上不了場。沒有一個人是能隨隨便便成功的,那年科比職業(yè)生涯謝幕戰(zhàn)(湖人主場VS爵士),拿下60分,你說爵士有意成就他名聲,放水了,可即使放水了,那你也得投進去呀!有多少巨星是放他投他也投不進的。
這一切的榮耀,都來自于實打?qū)嵉挠?xùn)練,只有經(jīng)歷過才知道投籃的訓(xùn)練的艱辛,更何況投籃訓(xùn)練也只是籃球運動員最基本的項目,人家是在訓(xùn)練到精疲力竭之后,還能保持命中率。
當(dāng)然,在籃球里,身體素質(zhì)的天賦往往是最重要的,它決定了一個運動員的上限。
現(xiàn)在的蘇長寧有點不一樣,他邁著一米八的大長腿,跑到籃筐底下拾球。沒錯,他魂穿過去,從呱呱墜地的男孩,到如今的14歲少年,已經(jīng)有183公分。如果說作為普通人,一米八的身高,已經(jīng)妥妥的長腿歐巴。但他目前才是舞勺之年,未來長到2米不成問題,再不濟,長到190公分,應(yīng)該是妥妥的。
這身體,不打球?不可惜了嗎?更何況蘇長寧心中一直有一個籃球夢,上輩子受限于身高,只能在野球場稱王稱霸,但哪一個打籃球的人不期待在聚光燈下,舉起那個2英尺高,由14.5磅純銀制成,外層鍍有24克拉的純金的NBA拉里·奧布萊恩冠軍獎杯?
只是在霓虹,籃球場地可遠遠不如遠處的綠茵場地?zé)狒[。那一片草地上,是一群踢球中年大叔,他們隨隨便便就湊齊22個人,而一批年紀小很多的孩子則在棒球場地,揮舞著和他們差不多身高長度的棒球棒,甲子園才是霓虹人的青春,大多數(shù)霓虹人對籃球并不感冒。
唯有幾位會打籃球的大叔,但是他們來還是不來,也不一定。
對了,蘇長寧,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華裔,當(dāng)然也是華籍的華國人。來霓虹半年多了,這半年來除了學(xué)習(xí)語言課程,便是在這里打球。至于為什么來到霓虹?很簡單,隨父而來。
父親是中華駐霓虹福岡縣領(lǐng)事館的工作人員。另外,現(xiàn)在是1992年,自一九七二華霓恢復(fù)邦交,這20年來,兩國雖有戰(zhàn)爭的隔閡,但在經(jīng)濟、文化上有了空前的交往。所以1985年便設(shè)立了駐福岡大使館,而蘇長寧的父親就是在兩年前被派遣至這里。
拾回籃球的蘇長寧再次來到三分線,定點投籃。球再次空心入網(wǎng),172個。
“奈斯!”奇怪的英文發(fā)音,這大概是霓虹特色,說話的人在蘇長寧的身后,他回頭,這是一個染著棕褐色長發(fā)的高個少年,目測和他的身高相差無幾。穿著黑色的霓虹校園統(tǒng)一的黑色外套、黑褲和黑鞋。但是他的背包卻是極富個性的紅色背包,背包兩側(cè)各掛著一只紅勾標識的白紅相間的球鞋。他的左手手里提著網(wǎng)兜,網(wǎng)兜里是知名的品牌的籃球。
這個少年向蘇長寧揮揮手,蘇長寧也揮揮手,是一個非常帥氣的小伙子。蘇長寧問道:“你好,打球嗎?”
“嗯,打球。”小伙子說著,來到球場邊的長廊座椅,放下了背包:“不好意思,我聽人說起過,你球技很好,經(jīng)常在這里練球?!?p> 蘇長寧訕笑一聲,他覺得自己的球技還完全上不了臺面。他的思想還固定在上一世,認為自己虐虐大叔們還行,但是和高手較量,立馬被打回原形。而眼前的少年,看起來籃球打得不錯。他實誠地說道:“嗨,我還差遠了?!?p> 少年興致勃勃地說道:“要不?切磋一下?”
蘇長寧眼睛一亮,當(dāng)然好了,要知道在霓虹遇到一個打球的同齡人是很難的!霓虹的校園社團活動很多,霓虹打籃球的人少,但報名參加籃球社團的人也還是有的。他們既然參加了籃球社,每天就需要在校園里的籃球場訓(xùn)練。所以同齡人基本不會來公共球場打球。
蘇長寧立刻頭點得像搗蒜一樣:“求之不得!來來來,你發(fā)球,你發(fā)球!我們打6個,不16個,怎么樣”
半場斗牛的規(guī)則都一樣,進攻方在三分線外持球,打進球后可重新在三分線外持球進攻,當(dāng)然也有規(guī)則是交換球權(quán)。總之,先投進6個球的一方獲勝,沒有三分和兩分球的說法。投射后不可以二次運球進攻,允許一些街頭籃球的動作,只要動作保持流暢即可。
少年看著眼前變得異常熱情的蘇長寧,不好意思地說道:“那個,能不能容我換雙鞋?”
蘇長寧看著少年的黑皮鞋,想起來霓虹人上學(xué)一雙走路鞋,學(xué)校里一雙進入教室的鞋,體育課一雙運動鞋。這些人是怕腳臭嗎?經(jīng)常換鞋。蘇長寧:“換鞋?哦哦哦,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你搞快點!”
“什么?”
“沒什么,您隨意?!?p> “哦哦,好的,嗯……我是來自博多商附屬國中的千葉悠,很高興見到你?!睋Q好鞋的千葉悠原地七十度鞠躬。
這么正式?蘇長寧只好有樣學(xué)樣彎腰回禮。霓虹人,毛病多,但也確實把禮節(jié)這東西深入骨髓。
前提是他們還不知道的你實力,或者你一直比他強。
這也可能是蘇長寧片面的觀點,霓虹人或許就只是講禮貌罷了。
蘇長寧回答道:“嗯……我是來自語言學(xué)校蘇長寧。那么我們開始吧?!?p> “好的,蘇桑,那么我們就罰球決定誰先開始進攻?!?p> 蘇長寧:誒,我不是已經(jīng)說他先攻嗎?他看見千葉悠那滿是自信的眼神,似乎明白了什么,這家伙,還是一個不服輸,也不愿占便宜的性格。那就滿足他吧,蘇長寧伸出了一根手指:“ok,罰球,一球定球權(quán)。你要投嗎?”蘇長寧將球拋給千葉悠。
“好啊。”這次他不再謙讓,兩只手將球放在胸前,左右觀察一下籃球,看上去對蘇長寧的籃球還算滿意。然后原地又拍了拍,高高地將球在頭頂舉了舉,又放下拍了兩下。
好家伙,前戲真足。
最后千葉悠擺出真正要投籃的姿勢,球先在胸口,然后慢慢地舉到額頭位置,出手,漂亮的弧線。
恰在千葉悠出手時,蘇長寧突然開口道:“你可以先試幾個,畢竟你剛來……需要熱身——?!?p> 只聽得籃球在蘇長寧說話間,刷的一聲,籃外擦網(wǎng),然后“砰……砰……”的球落地的聲音回響。
蘇長寧看了一眼籃球,又回頭看向千葉悠,而千葉悠只能尷尬地慢慢放下手。
蘇長寧心里已經(jīng)樂開了花,他就是調(diào)皮搗蛋一下。在野球場上,你說你要先發(fā)球,那就給你了,但你要點球,那不好意思,就要干擾一下投籃人了。能有什么壞心思呢,就是逗著玩。
但畢竟是第一次與眼前這個叫做千葉悠的少年接觸,蘇長寧憋著笑說道:“要不,重新來?”
第一次見面的人,在這樣的尷尬之后,誰會好意思厚著臉皮再來一球?千葉悠還是一個實誠的孩子,他連忙說道:“不用,不用,你先發(fā)球吧?!?p> 蘇長寧將球撿回來,玩笑歸玩笑,勝敗可不是靠誰先進攻,就能贏下來。當(dāng)然,先攻的人還是有優(yōu)勢的,畢竟規(guī)則就是誰先到六個球,誰贏。而他也在千葉悠身上感受到了一股炙熱的戰(zhàn)意。
蘇長寧當(dāng)然也想贏,他對待籃球的態(tài)度同樣絲毫不差。蘇長寧持球來到三分線外,回傳給千葉悠,后者也將球傳回來,沒有故意扔高或扔偏,因為千葉悠的認真,蘇長寧也沒有像上一世面對野球場那些熟識的、沒臉沒皮的家伙一樣,去玩一些賴皮的招式,所以蘇長寧也沒有偷步。
所謂偷步,就是單挑的時候向前邁一步接球,這樣更加靠近籃筐,持球者投籃命中的幾率會上升。
他現(xiàn)在離三分線外還有半步距離,千葉悠沒有選擇貼身防守,站在三分線內(nèi),讓了一大步。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距離,很少人會在這個距離直接投三分。
在后世,許多零零后的小伙子,學(xué)著庫里,各種半場三分,拔起來就投,比比皆是。
誰也不知道這是籃球的進步,還是退步,但射手在經(jīng)過以萬為單位的投籃訓(xùn)練后,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話說回來,蘇長寧雖然一直進行投籃訓(xùn)練,但要說他是一個成熟的射手,還是比較勉強的。即便他在這半年的時間里,已經(jīng)完成三分球命中三萬次單位的挑戰(zhàn),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已經(jīng)可以像一個球星一樣,在對抗性的比賽中保持較高的命中率。
但三分線只要投進,就將會給對手極大的震懾力,讓對方不得不貼近了防守,而玩籃球的都知道,貼太近了,要么容易犯規(guī),要么容易被對方一個啟步動作就甩開。
碰瓷王詹姆斯·哈登將這一招玩得爐火純青,沒人敢放哈登的三分球,但也沒人敢向哈登伸手。繼承者東契奇甚至已經(jīng)不要臉地跳遠制式造犯規(guī)投籃。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較高的命中率。
才第一球,千葉悠敢放,蘇長寧自然也敢投,干拔起跳,遠距離三分,只見籃球以一種超高的弧度,和較快的旋轉(zhuǎn)速度劃破天空,“鐵……”球劃過天空后,也滑框而出。非??上?,球沒有進,那么這球也不再具有任何的威懾力。
“很厲害的投籃呢,但是輪到我進攻了!”對于千葉悠來說,他知道不能給蘇長寧任何機會,雖然球沒進,但眼前這個人既然自信投籃,那顯然擁有投射能力,而投籃,算是自己的薄弱點,他有命中,但命中率不高,所以他更喜歡突破,那種將對手甩在身后的感覺。
交換球權(quán),這次千葉悠同樣站在三分外一步的距離,而蘇長寧也踩著三分線。少年沒有選擇投籃,而是做了一個簡單的由右向左的胯下運球。蘇長寧第一時間并未警惕,因為在他的觀念里,這個年齡段的少年都喜歡一些花里胡哨的運球,所以蘇長寧大意了。
千葉悠不是一個表演者,他瞬間啟動,這一步的動作快如閃電,頃刻間就將蘇長寧拉開了半個身位,直沖籃下。
蘇長寧失了位,只得追防。他的身高183公分,千葉悠目測只比他矮了一點點,可能181-182公分之間,兩人臂展差不多,身體數(shù)據(jù)上的差距并不明顯。
千葉悠快步上籃,蘇長寧追身封蓋,指尖戳到籃球,蓋帽了?是的,但是這一點點力道不足以破壞原本就已經(jīng)很貼近籃板的籃球的運動軌跡,打板進球有效。
千葉悠開門紅。
“千葉君的速度有點快!”蘇長寧目光也變得犀利起來,稱贊歸稱贊,但是被人家一個動作就過掉了,就讓人很不開心了。自己似乎過于訓(xùn)練投籃,又長時間沒與一個真正會打球的對練,在防守的腳步上,完全落后。
“好險,差點就被蘇桑蓋帽了?!笨吹贸銮~悠還是非常的謙虛的。但是比賽就是比賽,一直以來的驕傲,以及在不遠處觀戰(zhàn)的外婆的期望下,他要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