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謎一般的十五世紀
龍裔,就這樣毫不留情的,將這個重大的秘密透露了出來。
偽隨機。
一句話,一個詞,卻讓包括斯內普在內的眾人思緒萬千。
作為星空中的最強者之一,莫拉身在宏觀生態(tài)系統之中。
吞吐恒星,精煉星云,據說連它的細胞都可以制作戴森球。
戴森球的概念直到三十年前才被提出來,
核武器實際上也僅僅在三十年前爆炸,
弗里曼戴森,“戴森球”概念的提出者,雖然已經六十六歲,卻正值整段人生的中段。
事實上,魔法界觀測到“戴森球”這種現象事實上要比弗里曼的構想還要早得多。
不過這當然也沒有什么作用。
大多數人已經忘記,
在中世紀的時候,
那個時候最輝煌的神秘學桂冠,屬于兩個地方:
西方的羅馬教會和東方的明代輝煌大天文臺。
用今天的話來講,他們甚至擁有向無限廣遠的宇宙,甚至平行空間,
投送神秘學武裝力量的能力。
羅馬教會的教權長到幾乎與羅馬帝國的壽命等同,
沒有人知道,1493年的時候,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什么樣的恐懼,
幾乎單方面放棄了自己經營了無數年的舊大陸,將目光投向伊比利亞半島,設立了那條“教皇子午線”。
也沒有人知道,劉基和洪武皇帝,是懷著怎樣的雄心壯志,
隔斷了凡間和“仙界”的聯系。
隨后劉基卻郁郁而終。
沒有人知道,在那短短的一個世紀之內發(fā)生了什么。
但是龍裔或許知道。
那是一系列涉及“星空”的變革。
龍裔超越了所有的一切,超越了所有的所有,也超脫了自己的命運。
最后卻正好在那個世紀,十五世紀,
進入了另一個牢籠:地球。
————
甚至就連官方的魔法史,都對之諱莫如深。
寥寥數語,卻勢若千鈞。
只不過后來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就都知道了。
神權的教會放下了神權,投身世俗,隨后就是九十五條論綱和三十年戰(zhàn)爭。
不想抓住世俗的牧師,能夠掌控舊大陸。
想要抓住世俗的教會,卻一步步失去了幾乎一切。
偉大的航海家,以及世界上最輝煌的船隊的結局是人亡政息。
憂思的結果是恐懼,恐懼的結果是土木堡之變,船隊的解散和天文臺勢力的崛起與終結。
或許人們不應該太早看到真相。
不合時宜的觀測最終只會帶來恐懼,恐懼到了最后就是瘋狂。
那句話怎么說的來著?
當科學家攀登上一個山峰的時候,發(fā)現神學家已經在那里等候多時了。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劉基當時面對的是現在的世界的話,或許一切就會稍微好點了吧?”
當我們仔細觀察“霍格沃茲”的課程,
除了中世紀的學校階層結構,社會生活中對麻瓜的群體PUA之外,
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人們往往會忽視的一點:
“極其不重視知識的講授?!?p> 我們這些從學校教育體系走出來的人可能很難理解,這世界上竟然還有不重視文字類型的抽象知識的學校。
但是其實這世界上是存在這種學校的。
當你離開K12教育,離開高中的那一刻,走向大學,你會發(fā)現你的大學生活會被種種的實驗和實踐所包圍。
魔法史并不仔細講求“唯物史觀,斗爭哲學”,而是形式化的“為完成而完成”——傾向于死記硬背。
魔藥學和黑魔法防御術課,與其說是知識,可是斯內普在課上卻是在進行一個又一個實驗。
神奇動物課的創(chuàng)立,是為了迎合舊大陸的政治正確,
魔咒學和占卜課的授課上真的涉及到什么理論嗎?
并沒有。
為什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其中一個原因在于“魔法”本身的概念結構。
“魔法”從來就不是知識,它自身就是一系列的難以解釋的技術的集合。
點石成金是科學嗎?或許用分子技術能夠置換出來;
占卜命運是科學嗎?命運本身就是個唯心主義論調。
懸空漂浮是科學嗎?克服重力做功的那個另一個力究竟是什么?
變身動物是科學嗎?不是,用尖端的生物學技術也沒辦法讓一個人變成一個貓,而腦容量不變。
“魔法”從來就不是科學。
它具備很多科學不具備的超前性,但是也同樣擁有著科學不用發(fā)愁的弊病。
總的來說,“魔法”這種東西,以及魔法師。
就是在沒有充分認識世界的基礎上,卻先一步獲得了改造世界的能力。
魔法師能夠變身阿尼瑪格斯藏進浴室里,
能夠用阿瓦達索命咒將靈魂驅逐出體;
但是社會的變革,生產力的大發(fā)展,靠千萬個魔法師能走出嗎?
“魔法”不是科學。
既然如此,科學教育的那一套東西,大多數都沒有辦法照搬到“魔法學?!崩铩?p> 當然,教育學和心理學在不同的學校里都是相通的。
既然魔法不是科學,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技術。
魔法是一種工藝,是一種技術。
魔法是焊接,是騎自行車,是親吻,是爐管,
唯獨不需要人做題。
————
剛剛我們分析了魔法和科學的分異,聯系到了戴森和戴森球。
戴森球,是“戴森球”計劃的簡稱。
簡單來說,就是把制作一個超大的太陽能發(fā)電機,能夠大到將太陽的所有能量全部吸收。
太陽內部的核聚變聚變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多數被浪費了。
而地球內部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一個成熟的文明,應該擁有徹底開發(fā)利用一顆恒星的技術。
這個“宏偉藍圖”,被稱為戴森球計劃。
————
說完了戴森球計劃,讓我們回到上一個邏輯分支。
構成赫麥尤思·莫拉的機體和結構體,甚至能夠制造戴森球。
這說明莫拉的能量結構,至少要比人類文明高出幾個檔次。
而這樣的“文明”,最終卻具有了自己的整體意識。
其整體意識的強大,自然也如同雷霆萬鈞般不可阻擋。
如果說龍裔的言論是可信的話。
連“赫麥尤思·莫拉”這樣的存在,
其隨機結構都是可以被猜度出來的“偽隨機”而不是真正的“完全隨機”。
那么這個世界存在真正的隨機數嗎?
一個這樣的問題,其實并不嚴重,但是許許多多這樣的問題疊加在一起,
卻能夠導向很多充滿迷霧和陰霾的恐怖事實。
那么,什么是“偽隨機”,什么是“真隨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