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諸天無限

我在諸天傳劍道

第二十九章論家國,興衰過往

我在諸天傳劍道 借刀還劍 2242 2021-03-19 01:13:23

  年后,慕容博帶著三小回到山莊,專門找吳明談了談。

  把關于慕容家復國的事,把有關雁門關的謀劃,把對慕容復的期望,還有希望吳明——他師父的支持。

  吳明只是靜靜的聽著,直到他全部說完。這可能是慕容博這輩子說的最痛快的一次了。

  吳明先是喝了杯茶,靜靜的看著已是兩鬢斑白慕容博,輕輕嘆了口氣,問:“你是想推翻大宋?還是想復國?”

  慕容博愣了!這不是一樣嗎?不推翻大宋,怎么恢復燕國?

  “師父,請明示!”

  “你很聰明,應該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眳敲髅嗣缴系亩添氄f:“如今天下思定,兩國難以開啟大戰(zhàn)。這不是說兩國百姓想要安定,而是兩國的統(tǒng)治者需要安定?!?p>  吳明伸手從書桌上拿來一副堪輿圖,指著上面說:“大宋重文輕武,雖然會導致武功漸失,卻也為國內的統(tǒng)治打下基礎。只要沒有大的外患,零星的動亂并不能動搖統(tǒng)治。”

  又往北一劃:“遼國,耶律洪基對內對外都有一套。對內寬松上層,對外威壓并施,轉移矛盾。只要他在,應該沒有什么事能壓垮遼國?!?p>  一指西北:“西夏小國,卻是和宋國合作對抗遼國。然得隴望蜀,如遇急情,其國旦夕可破?!?p>  一指南方:“大理偏安一隅,道路難行,北方不統(tǒng)一,拿他就沒什么好辦法。對大宋又一向恭順,又有白族支持,也不會有太大的風波。中原是誰的,它就是誰的?!?p>  向西一畫:“吐蕃,自唐朝鼎盛以來,不斷衰弱,如今已成宋朝藩屬國。民少,貧瘠,難成大事?!?p>  指了指遼國北部:“完顏部落,現(xiàn)在不斷壯大,威脅大遼?!?p>  一指蒙古:“草原上現(xiàn)在部落繁多,又互不統(tǒng)屬,互相征伐。一旦有明主統(tǒng)一,戰(zhàn)力不菲。然其排外嚴重,得勢后漢化會消亡,不漢化也會消亡?!?p>  用手一圈地圖:“中原之地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卻也是四戰(zhàn)之地。如無民心,則必如五代,戰(zhàn)亂四起。如起戰(zhàn)亂,四方之敵齊聚,必然生靈涂炭。”

  慕容博滿頭大汗,死死的盯著堪輿圖。耳邊響起吳明的聲音:“你慕容一族先祖雖是鮮卑人,既然意圖大寶,便要以天下萬民為先。須知,民不可欺?!?p>  “師父,難道復國真的是夢嗎?”慕容博啞著聲音說。

  “若是你只想建一小國,好辦!只需尋一大島,引邊海之民留居。休養(yǎng)生息,壯大實力,百十年即可成國。若中原有變,自海上吊民伐罪,大事未必不成?!?p>  “海上?”慕容博有些猶疑,眼中的光亮卻顯示他已經心動:“師父,那這江湖中的布置?”

  吳明笑道:“江湖事,江湖了。江湖終歸是民間,一群草莽,如何能影響天下?與其糾結于邊角,不若直指核心。爭天下,靠的是糧草、兵馬,不是個人武勇。這樣吧!你在這留兩年,聽聽我給他們上的課,兩年后你再做決定?!?p>  “是,多謝師父。”慕容博欣喜道,他想先看看師父說的有沒有道理。

  兩年后,洛陽城一個茶館。

  “列位聽客,此為一家之言,諸位姑妄聽之?!币晃焕险咦诓桊^中的小臺上,一邊喝茶一邊說:“盡說商紂窮奢極惡,怎知帝辛末代人皇。”

  “這商王帝辛,自繼位起,勤于政事,征伐邊陲。十幾年間開疆擴土,又改革祭祀之禮。列位或可不知,上古祭祀,以人祭為大。如今這三牲祭祖,便是商王首倡??扇绱吮銊訐u了祭祀的權威?!?p>  “其時天下奴隸盛行。那商王感民間疾苦,倡導廢奴以民。如此一來,得罪了國中貴族。加上祭祀也不愿放棄權力。如此,一股暗流開始涌動。”

  “在商王向南開邊時,聯(lián)合周,趁商朝主力不在,國都空虛時發(fā)動叛亂?!?p>  “當時商王為保新占之地,只帶換防解散的奴隸軍團回援?!?p>  說到這,老先生喝了口茶,下面的看客里有人問道:“老先生,不是說紂王酒池肉林,窮兇極惡嗎?怎么在你嘴里還成了好皇帝了?”

  “這位小哥兒,肉林或許有,那上古時候,肉食的主要來源為打獵,獵的多了自然要曬干儲存。這肉林正是此比?!崩舷壬袊@道:“這正是民力強大的表現(xiàn),反被說成了奢侈?!?p>  茶館眾人議論紛紛,又有人說:“老先生,那紂王帶奴隸打仗,不是輸定了?”

  老先生感嘆道:“其實,如果沒有意外,商王是必勝的,他有這個底氣。”

  “那時候糧食產出少,大兵集結,耗費彌多。商王聚國都而守,耗也能耗死敵軍。但城內貴族不甘失敗,挑動姜皇后的兩位王子:殷郊殷洪叛亂,開了城門,這才導致大敗?!?p>  “但帝辛不愿商民受難,帶著滿城的軍糧引火自盡,使敵軍沒有糧食,不能久駐,逼退了周朝大軍,為商國留下了一點血脈。后來,商國遺民不愿接受周朝統(tǒng)治,一部分在帝辛的叔叔箕子的帶領下,遠走遼東以北,留下一部在海邊建國稱箕子國,其余渡海,去了昊天大陸,成了殷地安人。另一部分流浪于后來的諸侯國之間,也就是現(xiàn)在商人的前身?!?p>  嘩,眾人皆驚訝萬分,沒想到還有如此奇葩的說法,卻也能自圓其說。

  “老先生,這些事情,您如何得知?”一個公子哥好奇問道。

  “老朽有幸,被一秦時傳下的隱門接去(劫去)做了西席講師,那門中有一藏書樓,經史子集,文武韜略,詩詞歌賦,拳腳兵器等書籍頗多。老夫還求了一篇強身健體的全真功法,現(xiàn)已入門,現(xiàn)在身體日漸強壯?!崩舷壬鲰毿α诵Γ骸爱敃r見此《歷代帝王功過考》,本以為是杜撰之物,以求招搖撞騙。誰知,與史書對照,居然言之有物,頓時驚為天人。細讀之下,天下治世之法,盡在其中。于是,求得門主同意,抄錄了幾位被世人誤解的明君強主,有心人學以濟世,無意者權當逸聞。”

  “有如此地方,敢問老先生是在何地?”一個頭戴方巾的中年人問道。

  “即是隱門,又豈能人盡皆知?老朽在那里兩年,只知是一座山谷,卻不知到底在何處!如今谷內孩童已然識字,其余的教導應該是由門內長輩進行吧?!”老先生搖搖頭道:“可惜,諸多典籍尚未讀完那?!?p>  眾人皆是唏噓,一人問道:“老先生,今天您還講書嗎?”

  “今日已經一位帝王,過的兩日再講,各位有意,就兩日后再來吧!”老先生起身離開,步履確實穩(wěn)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