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進(jìn)門,只看見烏氏獨自落淚:“夫人又是何必呢,老奴看著大姑娘也是真心的,何不成全了這一份的心意,也算是全了夫人和大姑娘的情啊?!?p> 烏氏一把抹了眼角淚花:“嬤嬤說的我何嘗不知道,可那淮南王如何能是個良配啊,說是散了后宅,可嬤嬤難不成就信了?這種話我從前聽的還少嗎,如今不是還落了個被姨娘踩在頭上的命,我總不能讓沁兒也同我一般,事事矮人一頭,如今闔府上下已經(jīng)沒人能理解我了,嬤嬤若是再不幫我,我如何能撐下去。”
他們姑娘自小心高氣傲的,卻也受了不少委屈,家里又沒個能說話的人,也難怪如此:“夫人莫要傷心了,咱們家大少爺馬上就要承希了爵位,這以后如何,還不都是夫人您說的算,至于那大姑娘良配,老奴看著這安平侯府大公子不錯,還有那左相家的,都是上京城名聲在外的良人,大姑娘涉世未深,才被淮南王這等子人給騙了,不過也證明了我們姑娘閨譽享譽上京,誰也不愿意放過啊。”
烏氏被安慰了一番,好在面色上好了不少:“嬤嬤說的對,我要為我沁兒尋一門良配。”
“另外,老奴還聽說,先前左相夫人有意送他們家潘大姑娘入宮,不過被皇后娘娘攔了下來,這若是夫人能夠助力一把,這以后世子的前程就不會系在皇后娘娘一人身上,對大公子而言,也是個好事?!?p> 烏氏怎么沒想到這一點,陛下也是男人,就算是現(xiàn)在對皇后娘娘各種深情厚誼,這以后不還是要納妃的,與其讓別人受了這恩惠,不弱她自己送一個過去帶好:“誰說我要送左相家的女兒了,既然要送人,當(dāng)然還是自家的?!?p> 清河大長公主聽說自己孫兒過來的時候神色難免好了不少,烏氏算是她最疼愛的一個小輩,所以就算是當(dāng)年用了些手段也要把她嫁給上京世家輔國公府。
“還不請進(jìn)來?!?p> “諾?!?p> 烏氏在清河大長公面前可是難掩嬌態(tài):“祖母?!?p> “趕緊進(jìn)來讓祖母看看,這也不知道常來看看祖母,怎么瞧著你最近好像又受了不少,還是說輔國公府又給你委屈受了?”清河最見不慣自己孫兒受委屈,當(dāng)即就要站起來。
烏氏心里大為觸動:“孫兒沒事的,就是心里難受,見著祖母全好了?!?p> 看來是受委屈了,清河還不了解自己這個孫兒:“有什么就說,怎么在祖母面前都開始藏頭露尾了。”
烏氏只要一想起這事眼前就一陣模糊:“祖母你說,這不是把我的沁兒往火坑里推嗎,我沁兒,不能嫁進(jìn)去啊?!?p> 清河沒想到還有這么一出,要是真掄起來,淮南王府也是個不錯的親事了,縱然先前淮南王確實有些浪蕩形骸,可他們身為皇族,先帝多疑,有些東西不得不裝上一裝。
再加上最近頗受陛下中用,這般親事也沒什么不好?。骸扒邇涸趺凑f?!?p> “這孩子,如今也不同我多親近了,一心只撲在了那淮南王身上,祖母你說我該怎么辦呢?!?p> 這孩子平日里最是執(zhí)拗了,沒成想這種事情還能想多:“要是依祖母的意思,你就把沁兒的庚貼,給你婆母送過去,淮南王是多好的人選,偏你不在意,還整出這許多事,是你想錯了?!?p> 烏氏大失所望:“祖母!你怎能這么想我,我都是為了沁兒?!?p> 清河拉著烏氏的手:“傻孩子,我知道你心疼沁兒,你當(dāng)年的婚事,我不也是多做比較才選出開的,這女兒家嫁人,可不是鬧著玩的,家世人品缺一不可,可我們世家出身的女子,能尋得一樣就已經(jīng)是幸運了,如今淮南王府也算是上京城里的大家,沁兒嫁進(jìn)去,也未必會受委屈,你又何必……”
“祖母,怎么如今連你也不站在我這邊了?!?p> 真是拿這孩子沒辦法:“那你今日來是想要祖母怎么幫你?!?p> 烏氏趴在清河膝頭:“孫兒記得大哥哥有個庶女,名字叫慶娘的那個?!?p> 怎么好端端的提個庶女做什么:“是有,你是看上這人了?!?p> 如若不是大嫂嫂親生的女兒都已定了親事,她也不會把目光放在一個庶女身上:“祖母,如今新帝登基,大哥哥在朝中只怕是并不好過。”
誰說不是呢,這都快成了清河的心結(jié)了,可也沒有辦法,她就這么一個兒子,又不爭氣,眼下也就靠著她活的久,撐起了這個門面,如果哪一天她去了,當(dāng)今可不是一個留情面的人,若是今日坐在皇后位子上的是沁兒還好,可偏偏是個姨娘出來的,也靠不上。
“不如我們疏通關(guān)系送一個女兒進(jìn)去,耐心調(diào)教一番,只要能得盛寵,陛下總會愛屋及烏?!?p> 愛屋及烏,清河還不了解自己的孫女,到底是為了能夠光耀家族明媚,還是為了讓皇后娘娘難受,只怕也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不過這句話說的是不錯,家族需要一個在后宮能同皇帝說的上話的人:“這件事情,我會和你大哥哥商量,你在家里說這種事情本身就不便,至于送進(jìn)宮,就由本宮親自來,你就不用管了,可明白?”
就知道祖母一定會站在自己這邊的:“孫兒叩謝祖母?!?p> 這孩子,清河摸了一下烏氏的額角:“不過祖母還是要勸你,若是沁兒沒什么不愿的,這門親事,就這么定下吧,再者說,能得一王爺做夫婿,你也該知足了?!?p> 烏氏只當(dāng)清河說的是耳邊風(fēng),總之她絕對不會讓沁兒走她的老路:“孫兒記住了,不說這個了,今日孫兒來是想要陪祖母好好說說話的好端端的提這個做什么。”
清河也無可奈何,左右兒孫自有兒孫福,也只能如此了:“難為你還記得你這個祖母,快給祖母說說近日怎么瘦了這么多?!?p> 對著祖母烏氏一向是敬重有加,更何況她如今也只能依靠著祖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