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隆興劍俠圖

第五十五章 兩國對壘需博弈

隆興劍俠圖 劉震欣 1500 2021-04-28 02:03:17

  當下,眾人隨同湯思退進入大廳之中坐定,一邊坐了八人,依次為燕青、王孤峰、賈玉堂、洪烈、蕭長亭、蔣精忠、鐵中商,以及蕭玉冠,另一邊五人則是湯思退、道濟和尚、薛易人、曹無修,連同胡豪宸。蕭玉冠和胡豪宸二人的椅子靠后許多,屁股只挨著椅子邊,似坐非坐,對于桌上的種種精致茶點,也是一動不敢動。

  湯思退道:“各位請用茶。今日湯某人假天之幸,蒙我大宋一朝武林屆的代表人物,薈萃一堂。我想諸位來此,所關(guān)切的大問題,也是當今官家,以及朝野上下,所最為關(guān)心的,就是我朝與金國的和戰(zhàn)問題。我昔年雖曾輔助太上皇主持政務(wù),如今已遭棄置不用,倒是可以請大家暢所欲言,不必顧忌?!?p>  湯思退生于道君皇帝政和七年,于紹興十五年中進士,歷任縣令、秘書省正字、禮部侍郎、簽書樞密院事等職。秦檜當政之時,湯思退對其言聽計從,凡事不持異議。至紹興二十五年,秦檜病危,招湯思退囑托后事,并以黃金千兩相贈,湯思退辭而不受,為皇帝所喜。兩年后,湯思退任尚書右仆射,成為宰相,不過在紹興三十年罷相,現(xiàn)為臨安留守。

  道濟和尚一邊大嚼一塊糕點,一邊說:“湯相爺說的對,大家有話盡管說。”

  燕青道:“湯相公,自采石磯一戰(zhàn),海陵王殞身,朝野上下一心主戰(zhàn),官家更是心意早決,西線戰(zhàn)事不斷,北伐已成定局,還有何可議之處?”

  他所言西線戰(zhàn)事,說的身為陜西、河東路宣撫招討使的吳璘,所指揮的對金軍的戰(zhàn)事。戰(zhàn)事起于今年正月,迄今已近一年,雙方皆有損傷,就領(lǐng)土而言,吳璘所部,已收復陜西三路、十三州。

  湯思退道:“燕宗主所言甚是。吳帥當世名將,戰(zhàn)功赫赫,官家可為倚仗。在朝廷方面,這一戰(zhàn)看來難以避免,但就武林屆而言,似乎仍有可議之處?!?p>  燕青道:“昔年九大宗派,今日在場已有六派,再加上神拳門、禪宗靈隱寺、涂山一脈,倘若聯(lián)合一心,足以壓服金國武林屆。我等不才,愿與朝廷人馬奇正相合,并力北伐。”

  曹無修接口道:“我們在場九派的實力,確是足以對抗金國的江湖人馬,但是倘若有魔教一方加入金國,如剛才燕宗主所見,那咱們的力量恐怕就不夠了?!?p>  賈玉堂道:“交戰(zhàn)之事,哪有萬全,當年魔教教主何等厲害,還不是被咱們合力給剿滅了?”

  曹無修道:“總要預先思量后果,倘若一戰(zhàn)之后,局面反不如現(xiàn)在,那不如先靜以觀變?!?p>  賈玉堂道:“金國在完顏亮時期,亂政頻出,國力衰減,現(xiàn)在完顏雍掌國,漸露英主之才,但此前忙于應付北部契丹之亂,兵馬整合尚待時日。如此時機,往后三十年,恐都不會再有,此正是用事之秋,不容錯過。當此時機,我等倘若蝸居不出,作壁上觀,金國江湖人馬傾力而動,讓我朝軍士如何應對?”

  曹無修道:“一時之勝或許可期,但我朝與金國國力相當,兵力相若,北伐大計恐難實現(xiàn),戰(zhàn)來戰(zhàn)去,不過形成相持局面,回頭還要重新議和,又會回到戰(zhàn)前局面,白白消耗國力,損傷士卒。放眼我武林人士,彼此爭斗,亦是如此,實屬無謂。倘若我等鎮(zhèn)之以靜,妥善聯(lián)系金國武林各屆,他們也未必會輕舉妄動。”

  賈玉堂道:“兩國對持,實力相當,彼此相安無事,于國計民生可能確非壞事。但是此等局面難以長久保持,因為倘若一方不求進取,另一方有備而動,發(fā)動侵襲,就會占據(jù)強勢。只有雙方都訴諸武力,才有可能形成均衡局面。更何況,魔教人馬,難以理喻,他們要襄助金國,我等原是無可回避,只能全力一戰(zhàn)?!?p>  曹無修道:“賈總堂主此番博弈理論,所言有理。如果雙方缺乏交流,溝通不暢,確實會有此等局面。但如果雙發(fā)保持開放性,彼此公布軍力信息,只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戰(zhàn)備,也未嘗不可形成持續(xù)和平的穩(wěn)定局面。說到魔教勢力之動向,至今尚且未有定論。昔年九大宗派,核心兩派,少林位處金境,武當與其同氣連枝,我等正當與他們接洽聯(lián)合,共抗魔教,不可逼迫他們走上我朝的對立一方,還請諸位三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