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日子終究是短暫的,借宿不過是一兩天便歸去了。
原因有二——其一是周家這幾人自己不喜歡“借寓別人家”,其二嘛……
是二奶奶洛敏不高興了。
這不高興又有兩個原因的——其一,是這兩個晚上,自家夫君都對賬對到后半夜,冷落了她。
其二,便是在鄉(xiāng)村里周府里還有個書兒在家,讓二少奶媽心里發(fā)慌。
……
總而言之,在京城是不怎么能待下去了。
一行人又坐馬車回到鄉(xiāng)下村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心事。
周正德是把賬冊對上了,可不知為什么依舊有些心慌——自是覺得應該過陣子再回來看看,審視下有沒有什么自己不曾看到的隱藏地方。
洛敏一心只想著把愛聽墻角的書兒換下,至于是換到哪里去,就是個很讓人為難的問題。
周文禮和周文染兩兄妹倒是沒那樣多顧忌,這兩天在京城讓他們見多了世面——一個個心中的想法卻是何時能再來京城看看,畢竟這地方很是吸引他們目光。
“如果還能來看看就好了?!?p> 那是妹妹的嘆。
“感覺吧,一時半會是來不了了。”
那是哥哥的直覺。
“母親不愿意來?!?p> 這此是兩兄妹同車,不用擔心被父母親聽到的——于是,一個個討論得肆無忌憚。
“不過——帶在小村子里多么無趣!”
“那我們就想辦法,讓爹不得不從命!”
兩個飽含深意的目光交匯,兄妹的共識很快就達成了。
……
可兩個十歲上下的少年,組成的聯(lián)合體依舊是力量薄弱的。
馬車上討論清楚的東西在回到家之后散布開來,兄妹兩人積極聯(lián)系可以與自己同心的——對京城的向往早就在這些公子小姐心中埋下,倒是用不了什么激發(fā)就能引動。
于是,小半個月后,周府中五歲及以上的公子小姐們,一個個都能把京城里的東西說上一兩句。
“京城的染坊有很漂亮的布!”
“京城的飯館,東西比家里廚房做的好吃不少!”
“京城里有紅毛白匹的洋人,那洋人的眼睛是藍的,說著嘰哩哇啦的洋話!”
“京城的店里賣的精巧玩意,一個個都比東村頭的手藝人做得好不知道多少倍!”
……
關(guān)于京城的消息在晚輩中流傳,帶來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那一個個最大不過十歲出頭、最小才有五六歲的少年,一個個嚷嚷著要“跟著去京城看看”,差點把那屋子給鬧翻了天。
罪魁禍首自不必說,可屋里老人又怎么舍得教訓自己晚輩——一個個投鼠忌器,不曾真正指責什么。
只有家主親自找了自己二兒子,在他面前“教訓”。
“正德啊——你帶了大公子和三小姐進城,讓別的晚輩羨慕了!”
老人捻須淺笑,接著目光變化了——“小孩子也是要見見世面,不能老拘在家里!”
他說完,注意到周正德的神色有些兩難。
“正德,你別忘了,他們中有些個是注定不會留在村子里的——他們要離開,就要早點預備著——帶他們?nèi)ゾ┏堑氖虑橐膊皇蔷彶涣?,可這不機會正好!”
于是,少年們奪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