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宣德朝

第三十七章 大改革

宣德朝 涉江采木蘭 4069 2021-05-19 22:24:05

  “現(xiàn)在?一如當(dāng)年也!”

  朱瞻基隨便的哼了一聲,然后半靠在軟席子上開玩笑似的說道“大父難不成怕孫兒把二叔怎么樣?

  我那二叔畢竟也是混了大半輩子了,我還能拿捏了他不是?”

  “哼!混了大半輩子了?朕可感覺以老二的能力是玩兒不過你的,就論宗室諸藩王能與你斗智斗勇的也就是老三了。

  老三一向是奸滑的緊,現(xiàn)在你經(jīng)驗尚淺還可與你斗上兩個匯合。等你小子也變的如老三一般的油滑了,老三也不是你的對手。你這小崽子別總跟朕嘻嘻哈哈,趕緊回答朕的問題!”

  朱瞻基聞言無奈的嘆息一聲,而后起身正色道“孫兒說過,今日如當(dāng)年。

  二叔雖說不是什么東西吧,但畢竟血脈相連。只要二叔別太過分,孫兒又怎會平白的在手上沾了咱們朱家人的血呢?”

  “哼!你二叔是個不安分的性子,你就多擔(dān)待他便是了?!?p>  朱棣很想把漢王朱高煦給攆去就藩,可是一來是真的寵這個兒子二來還是稍微要制衡一下太子朱高熾。故而朱棣一直便留朱高煦在京城,沒有把他趕去地方就藩。

  但是制衡朱高熾不等于是制衡朱瞻基,朱高熾于朱瞻基在朱棣的心中可是地位大不一樣的。所以說朱棣便想出來太孫六衛(wèi)軍這個辦法,來增加朱瞻基的軍權(quán)。以便到時候朱高煦真的忍不住造反了,朱瞻基還有一支親信的精銳部隊可以調(diào)度。

  “多的朕也不想說了,全看你小子日后的表現(xiàn)了。

  現(xiàn)在說說你小子的婚事吧,你應(yīng)該聽說了你祖母要給你選妃子訂婚的事情了吧?

  現(xiàn)在定下來親事,十五歲成婚。這種人生大事,也該提到日程上來了?!?p>  “聽說了,祖母大人想要孫兒娶胡尚儀的妹妹?!?p>  “胡尚儀的妹妹?你祖母也沒跟朕說啊,不過胡尚儀的妹妹朕感覺也是合適。

  胡尚儀乃是燕府舊人,其妹從身份上來講自然是沒有問題的?!?p>  “只不過胡尚儀倒是未必樂意,畢竟一入宮門深似海。誰人能想讓自家的閨女入宮,每日來擔(dān)驚受怕、拘謹(jǐn)萬分的呢?

  畢竟像是大父與祖母這樣的天賜之姻緣、模范之帝后,可是千百年來都難得一遇的呢?!?p>  朱瞻基拍了下朱棣的馬屁,令朱棣不禁有些飄飄然。

  不過朱棣想想徐皇后最近的身子,便立馬暗淡下神色說道“最近你祖母的心疾似乎又嚴(yán)重了些,太醫(yī)開了許多養(yǎng)肺潤氣的方子效用也不大?!?p>  朱瞻基聞言也是無奈的嘆息了一聲,而后對朱棣說道“祖母大人這哪里是心疾,明明是因為父親與二叔的事情操勞過度。每日睡的晚、起的早,總是憂心忡忡的茶飯不思。

  本來沒甚子事情的身體,也因為憂心操勞變成了心疾?!?p>  “誒,你父親跟你二叔之間的那點子齷齪事兒就這樣吧。”

  朱棣好像是不想再繼續(xù)探討這個問題,就想著先讓朱瞻基回去。

  不過朱瞻基似乎不打算就此放棄,朱瞻基正色的對朱棣說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爾!”

  朱棣留在朱高煦享天倫之樂也罷、制衡朱高熾也罷都無妨,但是朱棣鼓動朱高煦的野心就不可以了。

  所謂鼓動朱高煦的野心,就是例如賜袞袍、節(jié)杖之類的有政治象征和政治意義的東西。

  “行了,這些事情朕會去妥善處理的。

  你的任務(wù)就是聯(lián)絡(luò)百官,準(zhǔn)備再下次大朝會上提出新政措施便可。

  朕相信,新政一旦落實了下去。不出三五年,咱大明帝國的國力必將更上一層樓。

  到時候徹底解決遼東女真諸部的問題,還有二征蒙古的事情便都可以落實下去了。”

  “好,那孫兒便先行告退了!”

  ——這里是分界線君——

  朱瞻基對朱棣的改革政策還做出了補充,比如改革工匠制度、西南改土歸流、修繕大運河等等。

  于是乎在大朝會上,朱棣最終提出來的第一輪永樂朝新政就變了個樣子。

  “其一,下西洋獎賞制。增設(shè)南洋、西洋諸國商政司,各級官員可自行報名前去。于西洋、南洋諸國士三年者,同烏斯藏都司、朵甘都司之官吏皆可升三級。

  調(diào)派駐軍,以衛(wèi)諸商政司及大明帝國商賈之安全。于西洋、南洋諸國役三年,調(diào)歸國內(nèi)皆賜子、男之流爵。役間之時,餉銀以倍之?dāng)?shù)發(fā)放。

  西洋之古里國、錫蘭國,設(shè)商政司。南洋之暹羅國、占城國、安南國、滿剌加國、呂宋國、琉球三國、蘭芳國(朱瞻基給梁道明的國家起的名字),設(shè)商政司、各駐軍五百。

  其二,三年考核制。著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組都察院廉政司,十三按察使司配合京城都察院監(jiān)管各級官吏廉政之舉。三年一小查、五年以一大查。吏部考功司考核各級官吏只政績,同都察院制三年五年之考核。

  令都察院左都御史沈旭功、都察院右都御史張思敬,即刻準(zhǔn)備廉政司之事。遷楊士奇為吏部侍郎、夏元吉為考功司郎中,任考功定級任免之事。

  其三,疏浚大運河。增設(shè)漕運總兵官,以平江伯陳瑄領(lǐng)之。責(zé)其疏浚大運河,確保順天府、應(yīng)天府漕運之暢通。確保湖廣之糧草,可完備入順天府。確保黃河、長江汛期河道疏浚之事,不使兩岸沿河之百姓受洪水之苦。

  其四,軍功升遷獎賞之制。現(xiàn)有之軍功獎賞、升遷之制不作較大之改變,獎賞翻倍、世襲官位改為授流爵。

  大明帝國之軍戶、軍官,年節(jié)發(fā)肉十五斤、牛乳六升、酒二兩。除世襲官位之軍官,以田地、金銀、絹帛、流爵、蔭恩補償。

  小旗官換田一百畝、金十兩、絹一百匹、流爵男爵、爵特準(zhǔn)蔭一世。

  百戶換田二百畝、金二十兩、絹二百匹、流爵子爵、蔭一子為小旗官加流爵男爵。

  ......(千戶、指揮僉事其余依次增加而爵位制度同百戶)

  指揮同知換田六百畝、金六十兩、絹六百匹、流爵伯爵、蔭一子為千戶加流爵子爵。

  工匠按照月產(chǎn)量報酬之十分之一,額外給予酬勞。工匠所產(chǎn)之器物、軍物,合格率至少為十分之九方可獲取額外酬勞。少于此規(guī)者,著返工重做。

  其五,西南改土歸流制。改土司為流官,以大明帝國之府縣取代土司邦。云南、貴州、廣西,三地布政使司與都指揮使司,當(dāng)配合國朝制度行事。

  其六,傳國藩與不傳藩制。特賜周王、漢王、趙王、遼王、秦王、楚王、蜀王、晉王八大藩王為傳國藩,藩王世子、杰出宗親子弟入宮與太子陪讀、習(xí)武。亦于加冠之后入大明帝國之軍隊役二年,地方州府行政一年。

  傳國藩與國同昌、世襲罔替,大明帝國在則其亦在!

  其余藩王乃不傳制藩......此藩王制,乃新政制至關(guān)之要。萬望諸宗室藩王,莫可輕之!”

  在宣讀完新政制度之后,朱棣不等眾臣眾將們的反應(yīng)便宣布昭告天下。而后朱棣便任性的宣布了退朝,不理那些子廟堂之人的反應(yīng)。因為朱棣知道,這些改革措施最重要的收集基層軍官、軍士、州府官吏還有地方藩王門的意見。朝堂上的那些京官、勛貴、傳國藩們,他們的意見不重要。

  錦衣衛(wèi)開始了加班加點的探聽消息,將全國各地的反應(yīng)收集起來匯報給朱棣。只有掌握了地方的意見,后續(xù)的改革朱棣才有思路往下進(jìn)行。

  一個月之后。

  果然入朱瞻基所料,諸藩王們在聽到這個藩王制度改革的消息之后便內(nèi)亂了。

  本來應(yīng)該一致對付國朝的藩王們,開始本家與旁支之間的斗爭。最后在兩敗俱傷之下,諸藩王們居然開始托關(guān)系找鄭和了。諸藩王本家跟國朝穿著一條褲子,迫使旁支分家將目光紛紛投向下西洋的政策上來。

  八大傳國藩倒是歡天喜地的,畢竟這個榮譽不是人人都能夠擁有的。

  朱高煦除外,因為漢王藩成了傳國藩之后。就代表著他這個漢王殿下,是不能成為太子殿下乃至于皇帝陛下了。朱瞻壑倒是很開心,他現(xiàn)在除了東營郡王的爵位。只以傳國漢王藩之世子的身份,便可以入宮與朱瞻基學(xué)習(xí)了。以前朱瞻壑要見朱瞻基是要看朱瞻基的心情,而現(xiàn)在是名正言順咯。

  官員們倒是比較反對考核制度,但是他們的意見不重要。而官員門對于商政司倒是很感興趣,尤其是不少三十多歲的縣令們都關(guān)注著商政司之事。

  軍隊的反應(yīng)也不大,畢竟國朝給了補償與恩賜。

  朱棣見反響不錯,便也決定將新政改革政策推行下去了。

  只不過朱棣的新政雖然說是照顧了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但畢竟是極大的更改了《皇明祖訓(xùn)》。原來朱棣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進(jìn)行新政改革,不過現(xiàn)在朱瞻基給了朱棣信心進(jìn)行一場徹徹底底的新政改革了。

  而違背了《皇明祖訓(xùn)》的代價,就是有一批藩王宗室與基層軍官對朱棣有了意見。

  雖說大環(huán)境還很穩(wěn)定,新政改革推行個幾年也可以靠利益穩(wěn)定下人心。但是以晉王朱濟(jì)熺為首(這家伙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已)、山西的十余個千戶軍官為骨干,在北方隱隱的開始醞釀起了陰謀。

  南方以西南諸土司的大本營云南為根基,云南、廣西、貴州三大布政使司開始了醞釀著反抗行動。只要改土歸流進(jìn)行到一定的時候,西南是一定會亂的。

  朱棣知道這些隱患的存在,但是朱棣卻并不著急。因為幾年之內(nèi)大明帝國是亂不起來,當(dāng)這些潛在的叛亂者不得不造反的時候。新政改革已經(jīng)可以征服絕大多數(shù)的大明帝國的百姓了,到時候所有的反派都將是紙老虎。

  朱棣在通過了內(nèi)閣、六部的圣旨文書蓋章之后,便立馬開始了新政改革的各項內(nèi)容。尤其是第二次下西洋的行動,朱棣是最為重視的。

  鄭和與王景弘被派去了與諸藩王、勛貴們對接投資、利益分配之事,商議下一次下西洋的各項事宜。而下一次的下西洋活動,就定在了永樂八年。

  大明帝國上上下下,開始了忙碌的新政改革。上到皇帝陛下朱棣,下到百姓、軍士全都開始盤算著如何在新政改革當(dāng)中分得一杯羹。

  果然,能夠給予大多數(shù)人以利益的政策才是好政策。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不怕苦的,只要能有上升的機會邊會充滿了干勁。

  朱棣如果直接給每個人發(fā)一百兩銀錢,可能都沒這么好的效果。

  而如果是給予了百姓掙錢的機會,大明帝國的百姓們才會支持著朱棣進(jìn)行新政改革。而支持著朱棣進(jìn)行新政改革,也就是穩(wěn)固了朱棣的皇帝之位。

  朱瞻基特意給新政改革想了個口號,然后通過各級邸報和官府給宣傳出去了。

  “大明帝國的這一代人,要為子孫們創(chuàng)造一個真正的樂土?!?p>  永樂朝的大明帝國,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大明帝國在朱棣的手中,開始了炫目多彩的綻放。一個多民族的、團(tuán)結(jié)的、富有冒險精神的、更有尚武精神、重視文化傳承的大明帝國,即將出現(xiàn)在世界之上。

  而就在這個昂揚向上的大時代當(dāng)中,朱瞻基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永樂八年,在朱棣處理完鄭和下西洋的事務(wù)之后便立馬下圣旨傳召胡善圍的妹妹入京覲見。

  宣德朝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即將登上歷史的舞臺。

  而朱瞻基則是很期待,期待著他的正牌皇后到是個什么樣的人。

  還有那位孫貴妃、孫皇后,也在太子妃張氏的推薦之下入京覲見了。朱瞻基通過關(guān)系,才知道歷史上沒有留下全名的孫皇后的閨名。孫麗柔,一聽就是個溫婉可人的女子。

  不過朱瞻基對于女人向來是判斷不準(zhǔn)的,孫麗柔可不是個溫婉優(yōu)雅的主。孫麗柔跟李蕙玉一樣,乃是個令人不省心的女子。好讀兵家典籍、史書的孫麗柔,會給朱瞻基不一樣的驚喜。

  朱瞻基后宮的狗血劇情,也即將拉開帷幕。

  李蕙玉、胡善祥、孫麗柔,朱瞻基的后宮開始愈發(fā)的精彩起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