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我小時候的一個最好的朋友。
其實說起來淵源很深。
還在村小的時候,因為成績太好,又受老師喜愛,年年包走第一名的大獎,我成功地成為了沒有小團體的人。
她們是一對堂姐妹,我記得一件事情吧,姐姐是我講的那個很好的朋友,不過這個時候還不是。
體育課,跳長繩,她們拿著繩有些懵,我想上前幫忙,因為我看過這個繩的玩法。
妹妹說:“你不要過來,我們不和你玩。”
其他人也沒有說什么。
我說:“這個繩不是這樣玩的,我可以教你們的?!?p> 妹妹思考了一下。
說:“好,但是你只能教我們玩,你不能玩?!?p> 是不是聽起來很霸王條款?
但是對于一個根本沒有人可以一起玩的孩子,這是一個很大的“殊榮”。
所以我們的關系不是一開始就很好。
不在村小以后,我和姐姐睡一起,我倆鄰床,冬天太冷,就一張被子蓋一張被子做墊,睡得很是舒服,關系就愈發(fā)好了。
總是形影不離地。
那時候剛上那個學校時,其實大家都不認識,只有原來一個村小的才關系近些,這件事情以后再說吧。
在之后,我們不睡在一起了,那個學期關系就沒有那么近了,加上我又和一個新的“床友”關系親密了,也就不太和她形影不離。
據(jù)當時指責我的姑娘說,我拋棄了她,拜金和另一個女孩一起玩。
其實怎么說呢,一開始的時候,我并不是和那個女孩關系好的,和那個女孩關系好是她,漸漸的,我跟著她和那個女孩一起玩,然后我就要比她和女孩的關系要好,接著就不知道為什么她退出了這個小團體,而我留了下來。
但是我們的關系也沒有疏遠到哪里去,只是不再形影不離了。
我被孤立以后,她待我也很好,只是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她們扎堆,而我是一個人,她會和我打聲招呼然后過去和她們一起。
我理解,畢竟和我一起也意味著被孤立。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好像當時也沒有怨懟,也沒有特別的情感,只是不敢告訴父母自己在學校里的遭遇,唯恐她們擔心。
這是……報喜不報憂?
其實也好吧,如果不是這樣,我也不會只蹲在里面吃飯,也就不會認識那個老奶奶,還得了她每次來帶來的唯一一個蘋果。
那個蘋果,很甜很甜。
是我吃過最填的蘋果。
后來,我因為家里的變故轉學了,被孤立了一個學期以后。
一年后,我又回來了,回來的我,不再是被孤立得有些自卑的女孩,現(xiàn)在依舊愛笑。
其實想想,現(xiàn)在還是有些后悔當初再回來的……
不然,我應該還是那個愛笑的女孩吧。
回來以后,我第一下就是想找她,可是她不住校了,能在一起玩的時間就很少,關系也不像往日了。
只不過,我們還是會說話,還是會打招呼,可以偶爾一塊兒伴著去上廁所。
越來越大以后,不在固執(zhí)地糾結于以前關系如何好,而是見面聊一聊近況,然后笑笑。
卻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時候。
總歸是沒有丟。
這樣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