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開局就被發(fā)配到了海南

第六十五章 辣雞酒量還喝酒

    辣雞酒量還喝酒

  選擇性略過了剛才敬酒的李斌,寧恪端起身前剛倒好酒的的酒杯,站起身來,掃了在座的諸位一眼。

  “諸位,今天我來的晚,確實是有事一時走不開,沒什么好說的,我自罰三杯,諸位隨意。”寧恪一口喝盡杯中酒,又連倒兩杯也是一飲而盡,這才坐下。

  其他人看見寧恪連干三杯,也都紛紛跟著喝起來,大部分也是跟著寧恪喝了三杯。

  經(jīng)此以后,就沒人再提敬酒的事了,都自顧自地喝酒,寧恪雖然有點醉了,但大腦運轉(zhuǎn)速度卻沒有變慢。

  此時桌上的人開始自由喝酒后寧恪能感覺出來,酒桌上的眾人分成了兩部分,雖然不是特別明顯,但基本可以確定知縣王家和縣丞薛家不是一路人,至于其他人屬于哪一方暫時還不清楚。

  但有一個人寧恪可以確定他是王儼一方,那就是東三所千戶之子張志,這人不管是在言語還是在行動上對王儼都是特別維護(hù),這種表現(xiàn)和其他人的含蓄不同,如若他不是在“演”,那就只能說明他是王儼的鐵桿。

  東三衛(wèi)所千戶算起來是臨高城最大的武官,寧恪不知道他兩個人是怎么湊到一起的,按理說,一個武官之子一個文官之子應(yīng)該是對頭才對。

  另一邊的薛毅算的上是第二個表現(xiàn)明顯之人,只不過是處處作對,明顯和王儼是對立的,薛毅的父親是臨高縣丞,是縣里的二把手,但即便是二把手也沒資格和一把手角力,所以說他后面肯定有很多支持的人。

  寧恪想了想,看著場中的情況,有了猜測,王儼的王家來這里才兩年,一般情況下在臨高縣令也就是個擺設(shè),也不會在這里呆多久,很快就各奔東西了,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王家卻沒有要走的打算,而且不僅不走還行將權(quán)力都收上來,這就是打算當(dāng)過江龍啊。

  而作為地頭蛇的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肯定不同意啊,所以他們就找上了縣丞薛家,經(jīng)過商議薛家出面,六房在背后出人出力,共同對抗知縣王家。

  話說海南的縣令天天換,可是下面的不入流的小吏卻是不換的,這些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實際的掌控者。

  要是沒有王縣令的從天而降,這種情況恐怕還會持續(xù),而王縣令來了,開荒、通商、剿匪這些事情做下來,基本穩(wěn)定住了自己的地位。

  蛋糕的大小是固定的,有人分的多那就有人分的少,所以現(xiàn)在王家觸及到了他們的根本,矛盾已經(jīng)不可調(diào)節(jié)了。

  而張志和王儼走的近,原因就不好猜了,可能有什么特殊因素。

  寧恪如是猜,他覺得自己的猜測可能已經(jīng)接近事實了。

  “寧兄寧兄,發(fā)什么呆呢?來喝酒。”王儼看著發(fā)呆的寧恪,叫了兩聲,見沒反應(yīng)就又拍了拍寧恪的肩膀。

  寧恪轉(zhuǎn)頭看向王儼,臉色緋紅,眼睛倒是瞪得很大,王儼知道這是醉了。

  為了躲避輪番敬酒,寧恪自己連干了三杯,他知道自己酒量不行,但覺得這種場合自己站起來如果說出‘自罰一杯’這種話,那就顯得太沒氣勢,這些人認(rèn)不認(rèn)賬暫且不說,難道我不要面子的嗎?于是心一橫,來自罰三杯。

  之所以這些人輪番敬酒,也不是說關(guān)系多好,或者一見如故什么的,純粹是酒桌上的人情世故搞的鬼,再加上寧恪現(xiàn)在在臨高城確實有了點名聲。

  寧恪既然能拿出治療瘧疾的藥來,保不齊還能拿出別的藥,即便是現(xiàn)在用不著,可誰能肯定以后也用不到呢?畢竟什么時候生病生什么病都是無法控制的事情。

  連干三杯,一杯二兩,六兩酒下肚,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寧恪感覺自己還可以,雖然有點上頭,但意識還是清醒的。

  醉酒有好幾個階段,剛開始是沒醉,后來是有點上頭但還沒醉,然后是我認(rèn)為我醉了但其實還沒醉,再喝就發(fā)展成我認(rèn)為我沒醉我還能喝但已經(jīng)醉的不行了,最后就是我不知道我醉了沒有因為全都不記得了。

  寧恪現(xiàn)在的階段就處在:有點上頭但還沒醉,好在他清楚自己的酒量,知道自己不能再喝了,在喝下面就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住的了。

  “寧兄?”王儼叫了寧恪好幾聲了,不知道寧恪從那想什么,眼睛在酒桌上掃視著,要不是看見此刻寧恪的臉一片緋紅,他還以為寧恪在想什么壞事呢。

  臨高城分為過江龍和地頭蛇兩派,這其實不是什么秘密的事,只不過寧恪以前沒上心這方面的信息,所以不甚了解。

  “王兄,怎么了。”寧恪回過神兒來,微醉雖然讓大腦轉(zhuǎn)的更快了,但終究是降低了他的反應(yīng)能力。

  “寧兄,你喝醉了?”王儼心里暗罵了一聲,你不能喝你早說啊,我還有事兒和你談呢,這倒好沒開始就喝醉了。

  “王兄,沒醉,我沒醉,這才喝到哪跟哪???咱繼續(xù)喝?!闭f著就端起身前的水杯一飲而盡,喝完還向王儼展示了自己空杯子,寧恪的動作干凈利落,裝作自己已經(jīng)到了酒和茶都分不清的狀態(tài)。

  王儼表情很精彩,看著寧恪一飲而盡的茶水,這是醉的不輕啊,茶和酒都分不清了。

  寧恪心里暗笑,碰上這種不想喝又不必要喝的酒局,及時裝醉是少喝酒的不二法門。

  可能是寧恪表演的太像了,也可能是寧恪緋紅的臉太具有迷惑性,王儼沒再繼續(xù)讓寧恪喝酒,而是下樓和掌柜要了一份醒酒湯。

  寧恪喝著醒酒湯,說實在的挺好喝,加了蜂蜜,還有些金銀花,其他的各種配料都不認(rèn)識,但這不影響品嘗,反正喝起來清涼爽口。

  雖然寧恪只是微醉,但喝了醒酒湯之后,還是讓他那有些發(fā)脹的腦袋好受了很多,臉也不那么紅了,整體來說已經(jīng)恢復(fù)了正常。

  寧恪慢慢的喝著醒酒湯,看著酒桌上的眾人,一副眾人接著就我獨醒的優(yōu)越感油然而生。

  選擇性略過了剛才敬酒的李斌,寧恪端起身前剛倒好酒的的酒杯,站起身來,掃了在座的諸位一眼。

  “諸位,今天我來的晚,確實是有事一時走不開,沒什么好說的,我自罰三杯,諸位隨意?!睂庛∫豢诤缺M杯中酒,又連倒兩杯也是一飲而盡,這才坐下。

  其他人看見寧恪連干三杯,也都紛紛跟著喝起來,大部分也是跟著寧恪喝了三杯。

  經(jīng)此以后,就沒人再提敬酒的事了,都自顧自地喝酒,寧恪雖然有點醉了,但大腦運轉(zhuǎn)速度卻沒有變慢。

  此時桌上的人開始自由喝酒后寧恪能感覺出來,酒桌上的眾人分成了兩部分,雖然不是特別明顯,但基本可以確定知縣王家和縣丞薛家不是一路人,至于其他人屬于哪一方暫時還不清楚。

  但有一個人寧恪可以確定他是王儼一方,那就是東三所千戶之子張志,這人不管是在言語還是在行動上對王儼都是特別維護(hù),這種表現(xiàn)和其他人的含蓄不同,如若他不是在“演”,那就只能說明他是王儼的鐵桿。

  東三衛(wèi)所千戶算起來是臨高城最大的武官,寧恪不知道他兩個人是怎么湊到一起的,按理說,一個武官之子一個文官之子應(yīng)該是對頭才對。

  另一邊的薛毅算的上是第二個表現(xiàn)明顯之人,只不過是處處作對,明顯和王儼是對立的,薛毅的父親是臨高縣丞,是縣里的二把手,但即便是二把手也沒資格和一把手角力,所以說他后面肯定有很多支持的人。

  寧恪想了想,看著場中的情況,有了猜測,王儼的王家來這里才兩年,一般情況下在臨高縣令也就是個擺設(shè),也不會在這里呆多久,很快就各奔東西了,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王家卻沒有要走的打算,而且不僅不走還行將權(quán)力都收上來,這就是打算當(dāng)過江龍啊。

  而作為地頭蛇的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肯定不同意啊,所以他們就找上了縣丞薛家,經(jīng)過商議薛家出面,六房在背后出人出力,共同對抗知縣王家。

  話說海南的縣令天天換,可是下面的不入流的小吏卻是不換的,這些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實際的掌控者。

  要是沒有王縣令的從天而降,這種情況恐怕還會持續(xù),而王縣令來了,開荒、通商、剿匪這些事情做下來,基本穩(wěn)定住了自己的地位。

  蛋糕的大小是固定的,有人分的多那就有人分的少,所以現(xiàn)在王家觸及到了他們的根本,矛盾已經(jīng)不可調(diào)節(jié)了。

  而張志和王儼走的近,原因就不好猜了,可能有什么特殊因素。

  寧恪如是猜,他覺得自己的猜測可能已經(jīng)接近事實了。

  “寧兄寧兄,發(fā)什么呆呢?來喝酒。”王儼看著發(fā)呆的寧恪,叫了兩聲,見沒反應(yīng)就又拍了拍寧恪的肩膀。

  寧恪轉(zhuǎn)頭看向王儼,臉色緋紅,眼睛倒是瞪得很大,王儼知道這是醉了。

  為了躲避輪番敬酒,寧恪自己連干了三杯,他知道自己酒量不行,但覺得這種場合自己站起來如果說出‘自罰一杯’這種話,那就顯得太沒氣勢,這些人認(rèn)不認(rèn)賬暫且不說,難道我不要面子的嗎?于是心一橫,來自罰三杯。

  之所以這些人輪番敬酒,也不是說關(guān)系多好,或者一見如故什么的,純粹是酒桌上的人情世故搞的鬼,再加上寧恪現(xiàn)在在臨高城確實有了點名聲。

  寧恪既然能拿出治療瘧疾的藥來,保不齊還能拿出別的藥,即便是現(xiàn)在用不著,可誰能肯定以后也用不到呢?畢竟什么時候生病生什么病都是無法控制的事情。

  連干三杯,一杯二兩,六兩酒下肚,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寧恪感覺自己還可以,雖然有點上頭,但意識還是清醒的。

  醉酒有好幾個階段,剛開始是沒醉,后來是有點上頭但還沒醉,然后是我認(rèn)為我醉了但其實還沒醉,再喝就發(fā)展成我認(rèn)為我沒醉我還能喝但已經(jīng)醉的不行了,最后就是我不知道我醉了沒有因為全都不記得了。

  寧恪現(xiàn)在的階段就處在:有點上頭但還沒醉,好在他清楚自己的酒量,知道自己不能再喝了,在喝下面就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住的了。

  “寧兄?”王儼叫了寧恪好幾聲了,不知道寧恪從那想什么,眼睛在酒桌上掃視著,要不是看見此刻寧恪的臉一片緋紅,他還以為寧恪在想什么壞事呢。

  臨高城分為過江龍和地頭蛇兩派,這其實不是什么秘密的事,只不過寧恪以前沒上心這方面的信息,所以不甚了解。

  “王兄,怎么了?!睂庛』剡^神兒來,微醉雖然讓大腦轉(zhuǎn)的更快了,但終究是降低了他的反應(yīng)能力。

  “寧兄,你喝醉了?”王儼心里暗罵了一聲,你不能喝你早說啊,我還有事兒和你談呢,這倒好沒開始就喝醉了。

  “王兄,沒醉,我沒醉,這才喝到哪跟哪???咱繼續(xù)喝?!闭f著就端起身前的水杯一飲而盡,喝完還向王儼展示了自己空杯子,寧恪的動作干凈利落,裝作自己已經(jīng)到了酒和茶都分不清的狀態(tài)。

  王儼表情很精彩,看著寧恪一飲而盡的茶水,這是醉的不輕啊,茶和酒都分不清了。

  寧恪心里暗笑,碰上這種不想喝又不必要喝的酒局,及時裝醉是少喝酒的不二法門。

  可能是寧恪表演的太像了,也可能是寧恪緋紅的臉太具有迷惑性,王儼沒再繼續(xù)讓寧恪喝酒,而是下樓和掌柜要了一份醒酒湯。

  寧恪喝著醒酒湯,說實在的挺好喝,加了蜂蜜,還有些金銀花,其他的各種配料都不認(rèn)識,但這不影響品嘗,反正喝起來清涼爽口。

  雖然寧恪只是微醉,但喝了醒酒湯之后,還是讓他那有些發(fā)脹的腦袋好受了很多,臉也不那么紅了,整體來說已經(jīng)恢復(fù)了正常。

  寧恪慢慢的喝著醒酒湯,看著酒桌上的眾人,一副眾人接著就我獨醒的優(yōu)越感油然而生。

  選擇性略過了剛才敬酒的李斌,寧恪端起身前剛倒好酒的的酒杯,站起身來,掃了在座的諸位一眼。

  “諸位,今天我來的晚,確實是有事一時走不開,沒什么好說的,我自罰三杯,諸位隨意。”寧恪一口喝盡杯中酒,又連倒兩杯也是一飲而盡,這才坐下。

  其他人看見寧恪連干三杯,也都紛紛跟著喝起來,大部分也是跟著寧恪喝了三杯。

  經(jīng)此以后,就沒人再提敬酒的事了,都自顧自地喝酒,寧恪雖然有點醉了,但大腦運轉(zhuǎn)速度卻沒有變慢。

  此時桌上的人開始自由喝酒后寧恪能感覺出來,酒桌上的眾人分成了兩部分,雖然不是特別明顯,但基本可以確定知縣王家和縣丞薛家不是一路人,至于其他人屬于哪一方暫時還不清楚。

  但有一個人寧恪可以確定他是王儼一方,那就是東三所千戶之子張志,這人不管是在言語還是在行動上對王儼都是特別維護(hù),這種表現(xiàn)和其他人的含蓄不同,如若他不是在“演”,那就只能說明他是王儼的鐵桿。

  東三衛(wèi)所千戶算起來是臨高城最大的武官,寧恪不知道他兩個人是怎么湊到一起的,按理說,一個武官之子一個文官之子應(yīng)該是對頭才對。

  另一邊的薛毅算的上是第二個表現(xiàn)明顯之人,只不過是處處作對,明顯和王儼是對立的,薛毅的父親是臨高縣丞,是縣里的二把手,但即便是二把手也沒資格和一把手角力,所以說他后面肯定有很多支持的人。

  寧恪想了想,看著場中的情況,有了猜測,王儼的王家來這里才兩年,一般情況下在臨高縣令也就是個擺設(shè),也不會在這里呆多久,很快就各奔東西了,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王家卻沒有要走的打算,而且不僅不走還行將權(quán)力都收上來,這就是打算當(dāng)過江龍啊。

  而作為地頭蛇的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肯定不同意啊,所以他們就找上了縣丞薛家,經(jīng)過商議薛家出面,六房在背后出人出力,共同對抗知縣王家。

  話說海南的縣令天天換,可是下面的不入流的小吏卻是不換的,這些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實際的掌控者。

  要是沒有王縣令的從天而降,這種情況恐怕還會持續(xù),而王縣令來了,開荒、通商、剿匪這些事情做下來,基本穩(wěn)定住了自己的地位。

  蛋糕的大小是固定的,有人分的多那就有人分的少,所以現(xiàn)在王家觸及到了他們的根本,矛盾已經(jīng)不可調(diào)節(jié)了。

  而張志和王儼走的近,原因就不好猜了,可能有什么特殊因素。

  寧恪如是猜,他覺得自己的猜測可能已經(jīng)接近事實了。

  “寧兄寧兄,發(fā)什么呆呢?來喝酒?!蓖鮾翱粗l(fā)呆的寧恪,叫了兩聲,見沒反應(yīng)就又拍了拍寧恪的肩膀。

  寧恪轉(zhuǎn)頭看向王儼,臉色緋紅,眼睛倒是瞪得很大,王儼知道這是醉了。

  為了躲避輪番敬酒,寧恪自己連干了三杯,他知道自己酒量不行,但覺得這種場合自己站起來如果說出‘自罰一杯’這種話,那就顯得太沒氣勢,這些人認(rèn)不認(rèn)賬暫且不說,難道我不要面子的嗎?于是心一橫,來自罰三杯。

  之所以這些人輪番敬酒,也不是說關(guān)系多好,或者一見如故什么的,純粹是酒桌上的人情世故搞的鬼,再加上寧恪現(xiàn)在在臨高城確實有了點名聲。

  寧恪既然能拿出治療瘧疾的藥來,保不齊還能拿出別的藥,即便是現(xiàn)在用不著,可誰能肯定以后也用不到呢?畢竟什么時候生病生什么病都是無法控制的事情。

  連干三杯,一杯二兩,六兩酒下肚,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寧恪感覺自己還可以,雖然有點上頭,但意識還是清醒的。

  醉酒有好幾個階段,剛開始是沒醉,后來是有點上頭但還沒醉,然后是我認(rèn)為我醉了但其實還沒醉,再喝就發(fā)展成我認(rèn)為我沒醉我還能喝但已經(jīng)醉的不行了,最后就是我不知道我醉了沒有因為全都不記得了。

  寧恪現(xiàn)在的階段就處在:有點上頭但還沒醉,好在他清楚自己的酒量,知道自己不能再喝了,在喝下面就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住的了。

  “寧兄?”王儼叫了寧恪好幾聲了,不知道寧恪從那想什么,眼睛在酒桌上掃視著,要不是看見此刻寧恪的臉一片緋紅,他還以為寧恪在想什么壞事呢。

  臨高城分為過江龍和地頭蛇兩派,這其實不是什么秘密的事,只不過寧恪以前沒上心這方面的信息,所以不甚了解。

  “王兄,怎么了?!睂庛』剡^神兒來,微醉雖然讓大腦轉(zhuǎn)的更快了,但終究是降低了他的反應(yīng)能力。

  “寧兄,你喝醉了?”王儼心里暗罵了一聲,你不能喝你早說啊,我還有事兒和你談呢,這倒好沒開始就喝醉了。

  “王兄,沒醉,我沒醉,這才喝到哪跟哪???咱繼續(xù)喝。”說著就端起身前的水杯一飲而盡,喝完還向王儼展示了自己空杯子,寧恪的動作干凈利落,裝作自己已經(jīng)到了酒和茶都分不清的狀態(tài)。

  王儼表情很精彩,看著寧恪一飲而盡的茶水,這是醉的不輕啊,茶和酒都分不清了。

  寧恪心里暗笑,碰上這種不想喝又不必要喝的酒局,及時裝醉是少喝酒的不二法門。

  可能是寧恪表演的太像了,也可能是寧恪緋紅的臉太具有迷惑性,王儼沒再繼續(xù)讓寧恪喝酒,而是下樓和掌柜要了一份醒酒湯。

  寧恪喝著醒酒湯,說實在的挺好喝,加了蜂蜜,還有些金銀花,其他的各種配料都不認(rèn)識,但這不影響品嘗,反正喝起來清涼爽口。

  雖然寧恪只是微醉,但喝了醒酒湯之后,還是讓他那有些發(fā)脹的腦袋好受了很多,臉也不那么紅了,整體來說已經(jīng)恢復(fù)了正常。

  寧恪慢慢的喝著醒酒湯,看著酒桌上的眾人,一副眾人接著就我獨醒的優(yōu)越感油然而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