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不用糾結(jié)
工地的工人們被杜二柱前后的反差逗笑了,紛紛出聲調(diào)侃。
“原來也是個打工的,我還以為領導來視察了呢?!?p> “不過人家第一天上工就遲到,比咱楊老板還老板,說是領導也不為過?!?p> “......”
幾個拌混凝土的工人打趣的話,讓杜二柱很想撂挑子,但是想到錢,終于還是忍住了。
楊建斌也沒有阻止這些人的閑話,問這個工地的組長:“老劉,給安排一下。”
叫老劉的是個四十來歲的壯漢,看了一圈,說:“那你今天就篩沙子吧。會干不?”
見杜二柱搖頭,老劉為難地看著楊建斌抱怨:“老板,這不耽誤事么......你過來,我教你怎么弄?!?p> 杜二柱上千,看著老劉一鐵锨一鐵锨地往啥往上丟沙子,感覺可輕松了。
“會了嗎?”
“會了?!?p> “行,那你來??禳c啊,今晚這兩噸混凝土都要入坑,要用的沙子多著呢?!?p> 老劉說完忙自己事情去了,楊建斌也走了,剩下杜二柱篩沙子。
杜二柱太胖了,沒搞幾下就累的氣喘吁吁的了。
眼前篩好的沙子越來越少,馬上要不夠用了,他也著急,但是體力實在趕不上。
第一天緊趕慢趕,總算在幾人的幫助下混過去了。
第二天,杜二柱干脆沒起來,等睡醒已經(jīng)中午了,干脆不去了。
于是,就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干了一個月——
無辜曠工八天,沒戴安全帽十天,遲到二十天,總共被扣掉三分之二的積分,工資也只領到了一百元。
對于一直伸手要錢的杜二柱來說,這一百元已經(jīng)讓他心滿意足了。
雖然楊建斌說他好歹堅持了一個月,但是梁錦榮卻覺得,對于一個習慣了施舍的人,除非被逼到一定的境界,不然是不會徹底覺悟的。
更何況杜二柱還有一個舍不得兒子長大的母親,杜二柱想要成長,就更加難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梁錦榮關心的。她關心的,是第二批移民的事情。
雖然鎮(zhèn)上的干部在核實這個事情,但是她也不想讓外地投奔過來的群眾感到失望,起碼得分一部分給這批群眾。
許向榮和旺蒼了也贊同她的想法,紛紛點頭。
“我們也是這樣想的。只是還有一點,需要跟你商量一下。
根據(jù)我們的統(tǒng)計,當?shù)剡€有一些雖然響應了移民政策,但是沒有交夠最低款項,而且有不愿意工作的。
相反,外來人口,居然有近百戶交齊了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款項,并且是至少有一個家庭塵管在鎮(zhèn)上有工位的。
這個平衡要做好。所以這一次房屋的分配上,你有什么想法?”
“很簡單啊,移民項目本來是為了紅蓮鎮(zhèn)吸納人口和人才的,那既然他們不愿意配合,干嘛要占著坑呢。
房子是我花錢蓋得,工人總要靠工資吃飯,他們不交錢,我拿什么發(fā)工資?
而且光是移民這事,出了中坪村,那個村子不是說過十遍以上的。自己鼠目寸光,能怪誰呢?!?p> 聽完梁錦榮的話,王昌齡拍了許向榮一下:“你看,我就說吧。錦榮同志已經(jīng)救濟的夠多的了,還想怎樣。
我覺得為啥外地人這么積極,而本地人推三阻四的。就是因為他們這群人不知進退,把錦榮的救濟當成了理所當然,救濟糧那事也是。
要我說,壓根就不用糾結(jié)?!?p> 梁錦榮笑笑,確實不用糾結(jié)。
紅蓮鎮(zhèn)的名氣已經(jīng)散開了,就算不用刻意宣傳,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壓根就不缺人口。
許向榮點頭:“行,那就這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