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寫過一個完本感言,但是在今年8月15日第一次腰斬的時候,那個感言被當時的停更感言全文覆蓋了,一點留檔都沒存下。我不知道8月之后我又經歷了怎樣的一番心理掙扎,讓我終于鼓起勇氣把這個故事寫完。反正,現在的我只知道,我又得重寫一次完本感言。
想寫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因為我一直有一個寫普通人普通事的夢想。我有時會去想每天擦身而過的普通人,他們的背后或許藏著許多曲折離奇的故事。2020年到2021年之間,我有幸結識了許多朋友,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豐富了我這樣的設想。最后,結合他們告訴我的故事以及自己的一些經歷,雜糅成了貓系這個故事。
貓系的大綱誕生于2020年初,疫情剛爆發(fā)的時候。到2021年4月動筆,我的人生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一種變化,也被或多或少帶到了故事之中。2020年初的南玄,并不是這樣的南玄,他只是一個沒有名沒有姓的平面的構想。到了2021年5月,他才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我小的時候曾寫過一篇題為“為了忘卻的紀念”的文章,大意是因為忘卻,才要紀念。而寫作對我來說就是這樣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事總會被忘記,把那些不舍寫下來,才能更坦然地去面對遺忘。
2020年對我來說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貓系的完結,對我而言是對于2020年的總結,也是對2020年的告別。
貓系的寫作過程很艱難,從我覺得自己寫得爛,再到很爛,再到爛到寫不下去。它經歷了一次腰斬,最后在朋友的鼓勵下重新拾起。也經歷過一章改三遍,一天改三章,改到自己幾乎崩潰。我很難說清楚其中的心路歷程,但是如今回頭去看,剩下的只有感恩。
很慶幸,我在寫到接近結尾的時候終于找回了自己。也在對寫作過程的總結中發(fā)現其實自己收獲很多。
在這篇文章中,我做了很多不成熟的嘗試。我在文章里寫自己的寫作心得,在文章里吐槽,想過在文章里編貫口(后來失敗了就沒再嘗試),還在小說里寫了另一個小說。我寫了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也最終因為筆力不足,沒能很好地展現。也有很多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因為節(jié)奏的原因,最終選擇了舍棄。
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寫日常,太過于日常。清水,太過于清水,清到清湯寡水,寡淡無味。起伏不足,情節(jié)拖沓,劇情脫節(jié),轉換僵硬。我嘗試著用一些方法去改善它們,希望在下一個故事中能表現得好一些。
寫這篇文章最大的收獲是我學會了寫大綱,學會了把大綱分化成細綱,在細綱中評估故事情節(jié)的節(jié)奏,最終把細綱轉化成文字。
貓系這篇文章我最想表達的是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有心向陽光的勇氣。無奈我盡了目前最大的力,沒能表達得很好。
一段舊的旅程的結束,意味著新的旅程的開始。
感謝陪我一路走來的朋友家人,那些被我揉在故事里的人,一路給我評論鼓勵的無肆,還有雖然沒有看文但是一路鼓勵我的朋友,比如芬姐姐,蔡老板,黃總等等等等。
希望大家生活順利,如有不順也能像南玄那樣走過風雨,迎來陽光。
祝好,下一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