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年度最后一部熱播劇
周一最新的收視率出爐,遭遇了熱播劇緊急下線的滬上衛(wèi)視和京城衛(wèi)視終于扳回了一局。
這兩家聯(lián)播的古裝劇《瑯琊榜》低開高走,風評逐漸走高,在開播后慢慢搶占了收視率榜單前二。
雖然同為古裝劇,這部劇的收視率不如他們二家先前播映的那部抄襲劇,但是風評卻要好上了許多。
作為一部架空歷史劇,《瑯琊榜》的風俗不少都借鑒于南朝蕭梁政權,整部劇的服化道也比較用心。
因此撇開一些硬傷,這部劇依舊稱得上一部歷史劇佳作。
在風評起來后,這部劇總算也能時不時地登上熱搜榜,供愛好者交流、安利。
對于一些喜歡歷史題材劇集的觀眾來說,這部劇雖然是架空歷史,但是仍舊有著一定的考據(jù),他們總算是不至于天天看宮斗了。
在《瑯琊榜》熱度起來后,范晨逸也跟著路橋川看了兩集,然后就沒有再看了。
他當初看的時候還覺得還不錯,但是他現(xiàn)在也拍了幾部短劇,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就會多考慮一些細節(jié)。
這部劇對他來說,與其說是歷史劇倒不如說是武俠劇更合適,許多的設定太兒戲了。
比如赤焰軍作為一支軍額約7萬的精銳軍隊,居然會被朝廷下令伏擊,而近乎被全殲。
要知道在古代,皇權還是高于一切的,只要王朝秩序還沒有陷入崩潰的邊緣,一軍主將是無法調動整個軍隊跟隨他一起叛變的。
趙構想殺害岳飛,也只需要一道圣旨,就能輕易地將岳飛和他的軍隊分割開來,哪里用得著用這么殘暴的解決方式。
當權者襲殺一支悍將銳卒這種事,也只發(fā)生在五代時期等極少的歷史時期。
例如魏博驕兵銀槍效節(jié)都屢次以下犯上,襲殺藩帥,后唐明宗于是將這支軍隊連同妻小盡數(shù)誅殺。
而作為一個看過《瑯琊榜2》的男人,范晨逸還是覺得第二部的劇情更合他的口味。
雖然第二部的戰(zhàn)爭場景也跟玩一樣,但是好歹是廟堂沖突沒有那么兒戲了。
其中尤其是以長林王吐血朝堂作為全劇的高潮點和轉折點,寫出了那種軍權威脅君權的無奈感。
長林王作為一個深受老皇帝信任的托孤重臣,在小皇帝日益增長的親政理念下,受到了猜忌,甚至當庭吐血,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無數(shù)的原型。
古裝歷史劇在走下披路,一部優(yōu)秀的古裝歷史劇勢必要大量考究歷史,服化道要貼合歷史背景,廟堂、江湖刻畫要有依據(jù),在此之外還要保證戲劇性,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所以《大明1566》和《走向共和》才是國產正劇的最高標準。
“可惜現(xiàn)在拍不起歷史劇,”范晨逸發(fā)了一句牢騷,刷起了手機。
現(xiàn)在他招募了專門的審核員,已經(jīng)不用親自上陣審核視頻了,但是他還會時不時地上線關注一下視頻的審核結果。
好在現(xiàn)在還沒有后世那么多的劇本,抖喑的風氣還是比較良好,大部分的短視頻內容都以大學生活、專業(yè)技能有關。
晚間,《再見金華站》分別上線風行網(wǎng)和抖喑。
豎版的《再見金華站》在抖喑的播放計劃表整體上落后于風行網(wǎng),這也是為了避免抖喑提前吸血風行網(wǎng)。
劉明宿舍在將第一期粗糙的代碼作品發(fā)到了抖喑后,便暫時熄掉了繼續(xù)制作短視頻的心思。
他們也是第一次意識到制作短視頻的苦難,剪輯、文案、配樂都要兼顧,否則剪輯出來的視頻連他們四個人都嫌棄。
本著學習的目的,劉明刷了小半天的抖喑。
突然在他的推薦頁發(fā)現(xiàn)了一部短劇,視頻博主名叫“11度青春”,采取的是黃色的抖喑官方認證標。
“難道是11度青春又出新了?”
劉明招呼了三個舍友,打開了風行網(wǎng),收看了起來。
五十分鐘的劇集,分成了六集,他們幾個很快就看完了。
這部劇的主題就是青澀、懵懂的情愫,還夾雜了學業(yè)、家庭關系等課題。
范晨逸將原劇中一些夸張的描述,各自分配了一段場景,因此也拉長了時長,增加了可看性。
“好像劇情有點平淡,但是又有一絲莫名的吸引力?!蓖鹾瓴┟约旱男《亲诱f道。
“不過這部短劇依舊沒有那些俗氣的套路,于平淡中寫出了真實感和期待感。”
劉明說道,在他看來,只要不是狗血的你愛我,我愛你,就脫離了青春劇的傳統(tǒng)窠臼。
“這部劇的導演好像也換人了,不過編劇好像還是范晨逸?!?p> “估計就是他們風行工作室內部開始輪崗了,有才就是這么任性?!?p> 王宏博點了點頭,認同了舍友的說法,不過他也不想就此認輸:“要是有機會的話,我們也能去現(xiàn)場看一看就好了。”
“南傳就在我們學校附近,等有機會了過去看看就是了。”
劉明回道,他同樣不甘心,憑什么都是大一生,人家就比他們出色,又是創(chuàng)辦網(wǎng)站,又是拍攝視頻,收獲了一大票的粉絲。
而他們幾個卻連剪輯都做不好,更別說拍攝了。
《再見金華站》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體會,不同于劉明幾個人,陳語軒看這部短劇的時候,就想起了被家長們扼殺在搖籃里的那段懵懂。
在高一的時候,她認識了一個喜歡玩籃球的男孩子,兩個人時常在下午放學后,一起回家。
又或者在男孩子打比賽的時候,她坐在一旁為他打氣。
那段時間的假期里,他們甚至無比期待開學,只是因為開學后他們有名正言順的接觸機會。
一如主人公張乙每天期待上學一樣,他們倆在每一個假期里數(shù)著日子期待開學重逢。
直到老師發(fā)現(xiàn)了端倪,在雙方家長的介入下,轉班成為了最優(yōu)解,他們兩個人也逐漸漸行漸遠。
這段感情也不了了之,留在了彼此高中回憶中。
“某天,你無端想起一個人,她曾讓你對明天有所期許,但是卻完全沒有出現(xiàn)在你的明天里?!?p> 陳語軒將這句話寫在紙上,用視頻拍下她寫字的過程發(fā)到了抖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