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莊周夢蝶
南華山。
莊子道場。
虛影看著周安,臉上全是憤憤不平。
我是誰,我乃道門始祖老莊指派考驗官,南華山,逍遙福地,測評真人李平策啊。
沒有我你想通過考驗,沒門,還你來了,就是你的。
那些桌椅板凳你拿走,最重要的還在這里,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本事,竟然這般囂張。
“既然道友執(zhí)意,那就繼續(xù),反正你破壞的越多,評分越低。”
評分?這次周安有些懵逼了,這莊子的遁法,竟然還要考試,分高者得。
難道這位道門始祖是老師出身,這就麻煩了,作為九年義務(wù)教育的漏網(wǎng)之魚。
周安對于考試,那是很有壓力。
“道友,難道這里還要考試,才能得到機(jī)緣?!?p> 李平策一副看白癡的模樣,這還用說,你見過誰家傳承,會隨便找個人就送。
李平策這是不知道隱霧山,要不他不會這么想。
“那就請出考題吧,我還有別的事情,咱們趕緊著?!?p> 李平策無語,你以為你是誰,我都不著急,你急個啥。
不過,莊子的功法傳承,還是要傳的,就算周安這人一看就不是啥好人,但是機(jī)緣面前人人平等。
李平策一直以為,他之所以被封為測評守關(guān)人,最主要的就是公平公正。
某一處秘境。
周莊正在修煉著,忽然感到了什么,抬頭遠(yuǎn)望。
眼睛似是琉璃,光華閃現(xiàn),仿佛看穿了了無盡虛空。
“終于有人不再默守陳規(guī),李平策這混蛋,我讓他守著道場算是找錯人了。
當(dāng)初要不是真的無人可用,我絕不會用這老古板?!?p> “幾百年的時間,自己本來打算培養(yǎng)一位,契合逍遙自在心境的人,來繼承自己的道法。
哪成想李平策這貨,竟然把我特意留下的機(jī)緣,變成一整套系統(tǒng)的考驗。
哎,也不知道自己該是無奈,還是慶幸?!?p> 還好,這么多年過去了,終于有人打破束縛,走出了條框。
看來自己的《逍遙游》,算是找到了適合的人。
莊子想著這邊的事情,周安已經(jīng)開始了他的考驗。
第一,找出莊子木屋的破綻……
好吧,這一關(guān),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看著破敗不堪的屋子,李平策默默給周安一個零字。
周安不知道,自己才開始,就已經(jīng)被劃入了不及格名單。
等著李平策的考驗,就見這家伙,一副對牛彈琴樣子,周安沒來由的就是無名火起。
不知怎么回事,有那么一刻,周安有種沖動,想要斬殺了李平策。
不過,很快《道德經(jīng)》功法自動運(yùn)轉(zhuǎn),周安精神一震,清醒過來。
冷汗從額頭話落,沒想到,自己竟然在無知無覺中失去了意識,這也太可怕了。
難道,這才是這里的考驗正確打開方式,周安心下驚訝。
那知,此時此刻,比他更加驚訝的卻是李平策。
他所用之法術(shù),名曰莊周夢蝶,也是莊子成名法術(shù)之一。
主要功能就是制造幻境,讓人不輕易間進(jìn)入夢中幻境。
此術(shù)雖為法術(shù),但并不比一般的神通差,有時候甚至在制造幻境上,比神通都要厲害。
就是這么一個強(qiáng)力致幻法術(shù),卻是只讓周安陷入幻境片刻時間,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在李平策心里,中了自己這個法術(shù),如果自己不解除,怕是沒些時日不可能恢復(fù)。
這招李平策屢試不爽,被這一招陰……不對,是考驗過的人,幾乎都是任由李平策擺布。
李平策能夠一直把持南華山的控制權(quán),此術(shù)功不可沒。
他的一系列系統(tǒng)考驗,幾乎都要靠莊周夢蝶來完成,現(xiàn)在這法術(shù)對周安無效。
那就說明,南華山的諸般考驗,周安算是免疫了。
李平策還在茫然中,可周安卻是已經(jīng)眼色不善的看向這邊。
無緣無故的被算計,周安哪會心甘,手中天變已經(jīng)變化成方天畫戟。
寒光岑岑,肅殺之氣,席卷整個空間。
李平策沒見過這樣的人,說好的測試,你這是干什么?
玩不起就別玩,這是鬧哪樣?
“道友,幻境只是考驗的一關(guān),恭喜道友通過。”
周安沒有搭理李平策,繼續(xù)前行,意思不言而喻。
東西拿出來,否則他周安就直接動手搶了。
見自己的話,周安無動于衷,李平策立刻再次施展莊周夢蝶,可是這次周安根本沒有被拉去幻境,依然腳步堅定的走著。
周安一門心思想要強(qiáng)搶,可越走,他就覺得越不安。
到底哪里不安,卻是怎么也看不透。
現(xiàn)在的形式,按理說周安應(yīng)該處于上風(fēng),因為李平策的拿手法術(shù)被迫,沒有呢后手。
可是,周安此時的感覺,卻是不安。
這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周安腳步再次加快,一擊斬出,刃光破天,李平策的虛影,直接被擊破,化作光光點點。
目標(biāo)被擊殺,周安沒有開心,反而更是警惕。
詭異,太詭異。
事出反常,必有妖。
周安瘋狂運(yùn)轉(zhuǎn)《道德經(jīng)》,卻是依然沒有看出端倪,這是第一次,《道德經(jīng)》沒有建功。
不是《道德經(jīng)》不強(qiáng),而是周安,并沒有發(fā)揮出其真正的能力。
半吊子的《道德經(jīng)》,遇上已經(jīng)達(dá)到第二境界的莊周夢蝶,結(jié)果就是周安陷入虛實幻境中。
莊周夢蝶,強(qiáng)大之處,就在于境界之上。
準(zhǔn)確的說,莊周夢蝶可分三個境界。
第一,夢化,顧名思義,就是讓人進(jìn)入夢中幻境,從而不能自拔。
第二,生化,這一境界是質(zhì)的飛躍,它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夢中幻境。
而是可以讓幻境成為真實的存在,人和物都能完整的具顯出來,達(dá)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就像周安此時,他殺了李平策,其實是真的殺了李平策。
為什么《道德經(jīng)》沒有發(fā)現(xiàn)不妥,因為李平策把夢中幻境中的自己召喚出來了。
夢中的自己,那也是自己,殺了這個李平策,就是殺了真的李平策。
只不過,這個李平策死了,還有一個李平策在。
所以,周安才覺得,明明他殺的是真人,可是心里卻是覺得不對勁。
至于,莊周夢蝶的最后一個境界,死化。
這個只有莊子自己達(dá)到了,這一境界,其實已經(jīng)不是法術(shù)的范濤。
這第三個境界,絕對可以排進(jìn)大神通行列。
莊子認(rèn)為,生命是氣的凝聚,死亡是氣的消散。
氣消散后又會重新凝聚,就會變化成另外一種生物。
人的夢境有萬千,這個夢境的自己消亡,寓意著另一個夢境的自己的誕生。
往復(fù)如一,生生不息。
死化境界的人,意義上可以說是永生不死。
人為了什么而修仙,不就是永生不死。
所以莊周夢蝶之法,前段是法術(shù),后段就是大道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