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省,成都。
整個元朝所設(shè)立的十個行省當(dāng)中,四川是較為貧瘠的一個。
倒不是因為四川缺乏資源或是人文不盛,而是因為元朝當(dāng)年攻打南宋的時候在四川進行過曠日持久的屠殺。
當(dāng)年南宋名將孟珙構(gòu)建長長江-四川防線,連年抵御蒙古入侵,甚至還有余力收服襄樊。
但是等孟珙逝世之后,四川防線大加疲軟,而蒙古又借著積蓄多年的兵力對川蜀一代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攻伐。
經(jīng)過金國武仙之亂,又受到蒙古自端平二年開始每年一度的入寇進攻,整個川蜀已經(jīng)是荒土連綿、餓殍遍地。
光是成都城就遭到過兩次大屠殺,蘇軾的老家眉州在南宋初年還是“峨眉翠掃雨余天”,到了南宋末年已經(jīng)沒有人家居住了。
是以,就算經(jīng)過元朝幾十年的休養(yǎng)乃至于大規(guī)模從外地遷入居民,此時的川蜀仍舊比不了外界繁華。
此刻的成都城中,滿城百姓乃至于游歷到此的江湖客都聚集到了一起。
因為整個成都的城墻上在一夜之間被密密麻麻地貼滿了榜文告示,各大街道上也都是散落的傳單。
人們聚在一塊兒看著城墻上的榜文,七嘴八舌的說著。
“這城墻上密密麻麻的貼的是什么啊?滿墻都是……莫不是夜游神老人家顯靈了?”
“唉,你們這些俗人,老夫識字,讓我來給你們念念……華夏文明,傳續(xù)炎黃,威加四夷,名之中國。蒙古蠻夷,有兵器鋒利,無人性慈腸。胡虜兇狠,屠戮漢民……啊這……”
那念榜的人念叨一半不敢念了,引得旁邊的人連翻催促。
“你倒是念啊!快念快念……”
“就是,你念嘛!欺負我們不識字嗎?”
……
那人卻是意識到這榜單上滿篇反文,不敢再念。
不過他不敢,自然有人敢。
另一位讀書人打扮的青年人越眾而出,指著墻上密密麻麻的榜文大聲道:
“胡虜兇狠,屠戮漢民,肆虐百年,無有轉(zhuǎn)圜。凡華夏子民,持刀劍者當(dāng)提刀劍,走阡陌者亦當(dāng)荷鋤握耙,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有志青年皆當(dāng)參與義軍,彰顯華夏雄風(fēng)。
今明教倡議,二十三路義軍響應(yīng),中原正道六大門派聯(lián)署,號召天下男兒奮起抗元。以著甲元兵尸體可向明教乃至天下各大門派換取金銀,殺滿百人者更以秘籍、寶物相贈。
只愿漢家河山不再受異族蹂躪,只愿華夏子民不再受暴政奴役!”
這位青年越念越覺得慷慨激昂,直接敞開衣襟,宛若吟唱。
然而城中官府也很快反應(yīng)了過來,一隊隊官府衙役從大街上沖了出來,撥開圍起來的百姓,幾個衙役就沖過去要抓那名敞開衣襟的青年讀書人。
而這名讀書人也似乎是被明教的號召激起了血性,直接在此地與衙役們拉扯起來。
被拉扯之際,那青年伸長了脖子向圍觀群眾喊道:
“同胞們,看看!這些朝廷的走狗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他們欺壓我們!還想奴役我們!但他們又害怕我們!害怕我們的爆發(fā)!害怕我們拿起武器反抗!”
一名衙役直接一拳打在青年的腹部,打得他差點把苦膽水都吐了出來。
隨即,大量的士兵跟上來,開始驅(qū)散民眾。
壓抑的情緒在去人群中蔓延。
似乎有人在人群中竊竊私語。
“我太爺爺被蒙古人殺光了全家……自己逃到山里采躲過一劫,自己還摔斷了腿,我們他媽為什么要收這份罪?”
“我們究竟還要被欺負到什么時候!?”
私語聲在人群中越傳越大,百姓們與官兵彼此開始推搡。
終于,有江湖人士忍不住了,拔出刀劍,沖出人群,一刀砍殺一名元兵。
沖突立即爆發(fā),百姓們憑借著人數(shù)優(yōu)勢沖向官兵,奪下兵器,開始不斷匯聚。
若是有元兵聚集起來想要沖殺百姓,立即便會有武林人士沖出來,殺死元兵。
很快,城中各處都爆發(fā)起了官民沖突。
大量的民眾在情緒帶動下涌上街頭,拿起自家的農(nóng)具、鐵器甚至是搶來的兵器,漸漸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浪潮。
等成都官府真正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已經(jīng)晚了,聚集起來的民眾沖破了大門,沖進衙門,將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抓了出來,拉到街上準(zhǔn)備游街示眾。
一時間,喧囂聲音傳遍整座城池。
————
城墻上,趙煦帶著幾名明教高層默默觀察著事情演變。
“嗬,那名念榜文的書生倒是頗有些意氣風(fēng)發(fā)的感覺,是我們安排的嗎?”
負責(zé)推動此事的朱元璋回答道:
“回稟教主,屬下本有安排,但那書生確實并非我們的人,似乎是有感而發(fā)?”
趙煦聞言點點頭:
“那倒是很不容易,讓教中弟兄留意他一下,別在亂局中丟了性命?!?p> 朱元璋當(dāng)即抱拳退下:
“是?!?p> 而后隨行的楊逍又走了上來:
“川人倒是都頗具備血性,稍微帶動一下,滿城都振奮起來了?!?p> 趙煦笑看城中激昂畫面:
“當(dāng)年蒙古伐宋,在四川打了幾十年,方圓百里十室九空,活到現(xiàn)在的成都人幾乎全與蒙古有血海深仇,不是被殺了父母、就是死了兄弟姊妹,這份仇恨只會代代相傳,我們只需要稍加引導(dǎo),便是一團即將焚燒這腐朽王朝的烈火?!?p> 當(dāng)日,暴動的人民在川蜀地區(qū)武林人士的幫助下攻破了官府,大開糧倉,平分官糧。
明教安排的得力之人開始聚攏百姓,組織義軍,并開始與甘肅行省已經(jīng)形成燎原之勢的起義運動進行串聯(lián)。
與此同時,江南江北、中原各地全都在明教的引導(dǎo)下爆發(fā)起規(guī)??涨暗姆丛\動,大量百姓在明教的收編下形成一股不弱的戰(zhàn)力,攻打縣城、官府,絞殺貪官污吏、蒙古官兵。
轟轟烈烈的起義彼此呼應(yīng),形成合力,已經(jīng)真正威脅到了元朝統(tǒng)治。
然而元朝此刻已經(jīng)拿不出真正有力的軍隊進行鎮(zhèn)壓,只能號召蒙古人組成聯(lián)軍,配合征辟的所謂“義軍官兵”開赴各地鎮(zhèn)壓起義。
然而,明教的運動開展得太過廣泛,整個蒙元朝廷已經(jīng)陷入了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