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一桶金
一群女人孩子立馬討論開了,光光看到來詢問的基本上都是女人和孩子滿意的點點頭,畢竟男人不愛吃零嘴,更少有大男人愛吃又酸又甜的零嘴小吃的。
容氏見有人來問馬上跟人嘮開了話匣子“哎呦,大妹子,瞧你問滴?冰糖葫蘆可不就是冰糖做的,你們來看這果子上面裹的這一層,可都是冰糖熬出來的,吃起來是又脆又甜,保準(zhǔn)你們以前沒吃過,吃了一次想二回?!?p> 有個穿著還算不錯的婦人帶著個五六歲的小娃,小娃一陣的搖晃婦人的大腿“娘,我要這個,我要這個?!?p> 婦人被孩子鬧得沒法只好問“你們這冰糖葫蘆咋賣弟?”
光光立刻脆生生的答道“大嬸,三文錢一串,小弟弟可以上前來在這上面隨便挑選一串?!?p> 婦人一聽三文錢有些不舍得“有點貴了吧?!?p> “一點都不貴的大嬸,這冰糖都要賣三十文錢一斤去了,我們都沒賺啥錢,都算是成本價了,而且我們這個是隨便顧客挑選,喜歡哪一串就要哪一串。”
小娃一聽蹦蹦跳跳的指著一串野草莓糖葫蘆“娘,我要這串?!?p> 婦人一看有些肉痛,想要拿上面的李子“啊,小寶,咱要上面這串,這串更大點?!?p> 婦人麻利的拿出來了三文錢遞給容氏,那小娃卻是不依哭鬧著就是要自己選中的那串。
光光見此情景就大聲的笑著說“嬸子,這些不一樣的冰糖葫蘆口味都是不同的,您可以讓小弟弟先吃他喜歡的,覺得好吃下次再來買不一樣的,換換口味也挺好的?!?p> 小娃子拿到了心儀的糖葫蘆,迫不及待的舔了一口上面的紅糖“好甜,好好吃?!?p> 把一旁圍觀的娃子們饞的都紛紛找父母鬧著要買糖葫蘆。
有了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后面就順利多了,慢慢的買的人就多了。
“我要這串?!?p> “我要這兩串,我家閨女沒來,得給她帶一串回去?!?p> “這串好看,老板給你錢?!?p> 只不過一會工夫,容氏和韓孝閔春花就忙的不亦樂乎了,等人潮散去買的人就變成了零星的散客了,雖然沒有遭到哄搶之類的,但也沒到晌午就賣的差不多了,容氏特意留了十幾串“等會走泰康酒樓去看看孝周孝延,把這些拿給他們嘗嘗?!?p> 光光無比感動,最起碼容氏很細心很體貼,照顧到了他們兄妹的情緒,畢竟他們很難得來一次鎮(zhèn)子上的。
收拾了背簍幾人又往回走,在雜貨鋪里容氏又買了兩斤冰糖這才來到鎮(zhèn)子中心。
泰康酒樓說大不大,但也說不上小,在梨花鎮(zhèn)也算得上是老字號了,韓家大伯韓得昌就在這里做記賬先生。
剛走到酒樓門口,就有小伙計迎了上來,也是個半大的小伙子,看起來跟孝閔差不了多少,人長得很精神也還算和氣是“幾位是想用飯啊,快里邊請?!?p> 容氏客氣的答道“啊,小哥,我們不用飯,是來找人的。”
小伙計也沒不耐煩“嬸子你找誰???”
容氏忙從背簍里拿出兩串糖葫蘆塞到小伙計手里“都是自家做的吃食,小哥別見外。我們找韓孝周韓孝延,不耽誤你的時間的話請你叫一下他們。我是他們的堂伯娘,這兩個是他們的親弟弟親妹妹。”
小伙子不好意思的收了糖葫蘆忙應(yīng)了“哦,孝周孝延的家人啊,我去喊他們,現(xiàn)在也不咋滴忙?!?p> 然后小伙計就進去了,不一會果然出來了兩個做小伙計打扮的少年,高一點的是大哥韓孝周,黑一點瘦一點的是韓孝延。
兩兄弟見到弟弟妹妹都是非常歡喜,韓孝周摸著光光的頭問道“你們咋到鎮(zhèn)上來了?是跟著二伯娘來趕集的?”
光光看著兄弟兩的面色也看不出啥好歹來,最起碼酒樓里應(yīng)該是吃得飽的,就是不能經(jīng)?;丶摇班牛覀兏飦碣u東西。”
容氏把用油紙包好了的冰糖葫蘆都拿給了孝周孝延,兄弟倆怎么也不肯要。
韓孝周雖然只有十五歲,但是在酒樓里已經(jīng)做了三年的跑堂小伙計了,心智比同齡人成熟許多“二伯娘,我們不能要你的東西,你拿回去給春花妹子還有孝閔弟弟吃?!?p> 容氏嗔怪兩兄弟“你這孩子,還跟二伯娘見外,這些可不是二伯娘花錢買的,是我們自己做的又不花什么錢,還是光兒想出來的主意呢,今天我們就是來賣這個的,都賣完了,特意留這些給你們嘗嘗鮮的,快拿著?!?p> 兄弟倆都是吃驚無比,韓孝周用力的揉了揉光光的小腦袋“我們小妹現(xiàn)在這么能干了?!?p> “那是!”幾人都跟著夸贊起來。
又說了一會,酒樓里就來吃飯的食客了,就有個胖胖的中年大叔站在門里喊孝周孝延去招呼客人,幾人這才不舍的告辭了。
來到鎮(zhèn)子口,容氏又去糕點鋪買了兩包小米糕幾人商量著花了五文錢搭了輛順路的牛車往大柳村來了。
主要是今天的冰糖葫蘆賣完了,也掙到了第一桶金,而且容氏覺得不需要把時間浪費在趕路上,要抓緊時間回去摘野果子,這才大方的坐了牛車,不然平時她斷然是舍不得的。
回到了家里,韓老爺子和王氏見他們的背簍都是空的,就知道他們把東西都賣了。
宋氏還非常吃驚呢“兩百多串呢。就都賣完了?”
春花自豪道“可不是啊,大伯娘,好賣著呢,我們的冰糖葫蘆這么好吃,受歡迎著呢。”
容氏就笑著把裝錢的兜袋解開,把里面沉甸甸的銅錢嘩啦啦的都倒到了院子中的石桌上。
韓老爺子和王氏都非常歡喜“哎呦,這么多啊?!?p> 春花和光光就動手?jǐn)?shù)了起來,數(shù)一百個用繩子串起來一串,一共串了七串還剩下一大把銅錢,有五十文左右。
韓老爺子震驚了“有七百多文啊,這都趕上一畝糧食了?!?p> 其他人也都露出了笑容,容氏就說“我還買了兩斤冰糖,兩包小米糕花去了八十四文,總共應(yīng)該是八百多一點才對。”
韓老爺子捋了捋胡子算起了賬“現(xiàn)在出去兩斤冰糖和小米糕的錢還剩七百五十文,得祿媳婦得壽媳婦,孝閔春花,孝正和光兒你們一共六個人,按照事先說好的就是一人得一百二十五文錢。”
光光搖頭“大爺爺,你說的不對,還有昨天做糖葫蘆你們倆的一斤冰糖本錢還沒除呢,還有大堂伯他們做竹簽的工錢沒扣呢。”
韓老爺子大笑,點了點光光的額頭“小東西,你這么見外啊,今天的糖不是算過成本了,昨天的就算了,再說了你大堂伯他們削簽子能要什么功夫?就不算工錢了。”
孝正一板一眼的對著韓老爺子說“大爺爺,那公是公私是私,我們下午又得去摘果子,回頭大堂伯他們得做更多的竹簽,那也是很累人的,怎么能白忙活?。俊?p> 光光補充道“那就算大堂伯削二百多個竹簽是半天工好了,半天工算三十文,昨天那一斤冰糖就當(dāng)是我跟我三哥占便宜好了不算錢,那就還剩七百二十文,我們六個人分,應(yīng)該是每人得一百二十文錢?!?p> 別說其他韓家人了,就連頗有見識的韓老爺子都驚訝了“光兒,你這算賬都是跟誰學(xué)的?”
古代知識匱乏,大部分人都是不識字的,就是算賬這些大人遇到了也得算老半天,光光還只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娃,卻可以張口就來,這也太反常逆天了吧?
“啊,就是小時候看我大伯總打算盤,慢慢聽的多見得多,簡單一些的就學(xué)會了。”光光隨便扯了個謊,不管韓老爺子信不信,反正韓孝正是不信的。
孝正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也沒有當(dāng)眾戳穿小妹的謊言。
韓老爺子點頭,韓家兩房只有韓得昌讀過幾年書,不過后來屢考不中才改學(xué)了打算盤記賬,好謀生計。再后來就是韓孝宗了,從小就跟著舅舅讀書認(rèn)字,二房的孩子從旁學(xué)到點旁支末節(jié)也是有可能的。
光光和孝正分別裝好了錢就要回家吃晌午飯去,容氏就把小米糕塞給了光光“特意給你們奶買的,不然你們不好交差?!?p> 光光也沒推辭,有些東西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不需要點明。
而光光也非常感激容氏的細心和照顧,她在心里默默地記著,以后有機會一定會好好的報答韓家大房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