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楊工部的衙門也設立在三河城,趙令月根本不想跟他打交道,直接讓水蕓過去跟他對接了,反正鹽湖的位置也不是他能知道得事兒,他能管的只有沒回運回來在這三河城轉(zhuǎn)運的食鹽。
這位楊工部,別看面相有點兇,做事倒是挺老實。
水華聽了趙令月這樣的評價,不禁嗤笑出聲來,“將軍,這回您可是看錯人了,依我看啊,八成是那小子被您在城門口的京觀給震懾住了!”
趙令月聞言不禁也笑了出來,“沒關(guān)系,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讓他老實的,只要他不給我找事兒就行?!迸戮团滤澈蟮娜擞惺裁匆姴坏萌说男⌒乃?,還把主意打到她身上了。
雖然她不懼,但是會嫌煩。
或許是因為三河城重新變得有序起來,即使并不是在商路上也有不少商人非要繞路過來一趟,這也早就了三河城另類的繁榮。
趙令月對此沒什么特別的看法,只要沒人在城中生事,那么不管來多少人她都不在意。
符岸育種育苗的事情也很順利,等到清明節(jié)的時候,那玉米苗兒都快一尺高了。趙令月看他管得不錯,就徹底放開手,轉(zhuǎn)而關(guān)注其食鹽的事情了。
大魏朝要販賣食鹽,也是由朝廷先賣鹽引,每份鹽引都有固定的食鹽數(shù)量,倒是沒有規(guī)定死具體的產(chǎn)地,柳臺營這邊發(fā)現(xiàn)了新的食鹽產(chǎn)地的事兒很快就在各大世家和商家中間傳開了,于是從春節(jié)過后,就一直有商人來到三河城。
來的人太多太雜,那位楊工部也搞不定了,只能找到了趙令月頭上。
趙令月看著楊工部一臉的慚愧,真是有點恨鐵不成了,原本還還以為來了個硬茬子,沒想到是只紙老虎!
“這事兒本將軍早就上奏陛下,鹽湖只能掌握在柳臺營和陛下手里,其他不管是哪方勢力,都只能從三河城拿鹽,否則,便是犯了掉腦袋的忌諱?!?p> 趙令月說到這里就停下來去看楊工部的臉色,看他還是一臉茫然,心里直叫苦。
“楊大人你要做的,就是核對好商人們拿來的鹽引,然后按照鹽引來派食鹽出去。至于價格嘛,那自然是跟江南和蜀州的食鹽一個價?!?p> 楊工部心里也在罵娘,不說別的,江南的食鹽能跟蜀州的食鹽一個價?開什么玩笑呢!
他就是再不知世事,也知道這江南的食鹽價格是要比蜀州高出近一倍。這其中的差別在于江南大部分是海鹽,取潔凈的海水沉淀之后,再加入鹽鹵子熬煮,最后等水干了,這鹽也就出來了。
而蜀州的鹽大部分是取自地下鹽井,雖然也是抽水加入鹽鹵子熬煮,但不說別的,單說這兩地的柴火也不是一個價啊。
而且,江南的鹽大多數(shù)只在江南就賣了,江南的富庶天下聞名。
而蜀州就不一樣了。蜀州雖然也繁華,但是蜀州的鹽還要供應給滇州和夜郎,這兩個地方那可是各小族雜居的民風剽悍之地,都不太受漢人的管轄,自然這鹽也就不太能買得起價,反而是以物易物的時候多些。
楊工部想著,這柳臺營發(fā)現(xiàn)的鹽湖靠蜀州最近,那這食鹽自然是要賣往蜀州、滇州和夜郎最好,偏偏這幾個地方都出不起價,那還不是要虧。
楊工部顧不得其他,他直接把這話給趙令月一說,趙令月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啥子似的。
“你怎么會這么想?”
看楊工部實在是沒明白,趙令月暗中運氣,壓下心里地火氣,道:“只要是我大魏的鹽商,只要他們拿了正經(jīng)的鹽引過來,你別管他們賣去哪里,只管按照我們的價格賣鹽給他們就是了!
至于他們自己賣出的價格如何,又沒有虧損,那是你該管的事情嗎?朝廷派你來是管他們賺不賺錢的嗎?!”
楊工部確實是個人才,頂著趙令月的怒火,還要堅強地問一句:“那要是他們賣給了西胡人和匈奴人怎么辦呢?”
趙令月深吸一口氣,好吧,這家伙看起來只是傻了點蠢了點,至少還在為大魏考慮。
“這有什么呢,不光是食鹽了,就是茶葉和鐵器我們不是一直在禁止外賣嘛,這批食鹽雖然來自西胡人的地盤,但是進了三河城就是我大魏的東西了,自然是要跟以前一樣,由各地守軍負責把控嚴查,努力不讓這些東西流往他國?!?p> 楊工部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假傻,還愣愣地來了一句“要是沒等進入三河城就被人搶劫了怎么辦?”
趙令月蹭的站起來一拍桌子,道:“不管有沒有進入三河城,只要是我派去的人拿到手的東西,那都是我的東西,而從我出生到現(xiàn)在,還沒有人能不經(jīng)過我同意動了我的東西,還活蹦亂跳的活著的?!?p> 看楊工部似乎還要再說什么,趙令月直接打斷:“是本將軍沒有表述清楚嗎?你只管派鹽就是了!再多,你可就逾越了?!?p> 趙令月眉頭一皺,要是這位楊公子還是沒眼色地繼續(xù)問,她還不如上折子讓當今換個自己人過來呢。
好在楊工部這點眼色還是能看懂的,訕訕地閉了嘴不再繼續(xù)說話,趕緊躬身一禮出去了。
而趙令月,此時連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倒是讓符岸好生擔憂了一回,還是水華跟水蕓再三保證她是被人氣著了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