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導演,最好應對質疑的辦法確實就是拍電影。
要拍《鄉(xiāng)村教師》的消息一放出,那些媒體記者除了繼續(xù)質疑陳默,也不得不關心一下這個大劉是誰,怎么就成了我國頂級科幻作家,還有《鄉(xiāng)村教師》這么鄉(xiāng)土的名字怎么是科幻故事。
最后最重要的是陳默還表示這部《鄉(xiāng)村教師》不一定自己做導演。
這是關鍵,因為不管是馮大炮還是現在名聲最大的張國師凱哥導演,都只是作為一個導演。而陳默這部如果真能拍成,他也就不只是一個導演,哪怕沒有上影廠加持,在圈內的地位也會大大提升。
媒體記者就不敢肆無忌憚的攻擊陳默了,不過陳默可不能就這么算了。
很快有媒體記者專門找到小崔,問他對《手機》影射自己的看法,會不會告華藝和馮大炮。
小崔現在依然在體制內,很多話當然不好說,更不會現在告華藝和馮大炮,但性格執(zhí)拗的他免不了還是被記者問出了一些不滿的話。
然后到這樣媒體記者這邊就坐實了《手機》這部電影不地道的新聞,這樣大家都隨便編排一個社會名人拍成電影,肯定不愁沒人看,可那樣不就亂套了,而且影視娛樂圈的人肯定首當其沖。
于是過了幾天馮大炮代表華藝公開跟小崔道歉,不過電影依舊照上。
這事確實陳默在后面推了一把,但也是為了雙方都有臺階下,要不然就顯得完全被京圈壓在下面。
而且陳默知道之后不僅馮大炮被半封殺,京圈也會不行,甚至他們獨特的大院文化電影,在《讓子彈飛》這個高峰之后也走向沒落,以后連葛大爺都扛不住票房了,陳默怕啥。
至于一直到前世未來小崔這事,本質上確實很難說清楚,因為國內這種事就是很模糊,就像后來在網上各種吃瓜站隊,可到了法律層面,你還真不知道誰告誰。
基本就是看風向,現在風向在人脈關系正旺的華藝這邊,前世小崔就說都不敢說,只能記恨在心里,然后等未來風向變了,直接讓整個行業(yè)都苦不堪言。
陳默好似不小心救了褚青的范爺,但他更知道,風向總會變,該來的總會來,到時候大家只能自求多福。
就像陳默知道,前世大查稅之后,熱錢是少了,可反而更集中在明星身上,該“爽”記的還得“爽”記,其他部門反倒拿錢越來越少,越來越活不下去。為了保險,在影視制作的多樣性上也不斷減少。
幸好這些都不是陳默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馮大炮道歉之后雙方的罵戰(zhàn)也一下偃旗息鼓。因為不僅跟去年一樣,雙方的電影在喧囂中票房都越來越高,而且就是觀眾也體現出明顯的不同。
《手機》有大量的媒體關系,還有導演主演的觀眾基礎,馮氏喜劇在北方的招牌作用,馮大炮自己都知道自己現在的觀眾票房都是有保障,猜都猜的八九不離十。
而陳默在題材宣傳營銷上超越時代的表現,讓他能不斷吸引廣大的年輕新觀眾,在網上已經成為一個現象,風頭隱隱蓋過前世的絕代雙驕,韓少和小四。
而且上影廠不給力了,陳默還去找了還在低調發(fā)育期的企鵝公司,雙方達成合作,企鵝在QQ上幫忙陳默宣傳電影,而陳默接下來科幻電影宣傳制作上也幫企鵝打廣告。
甚至陳默還想忽悠對方更深入的拉進自己的科幻電影計劃,學著喬幫主的語氣問:“你是想做一個改變世界的科技公司,還是一個山寨公司。”
沒想到小馬大佬果然厲害,想了想真誠的說:“先山寨行不行?!?p> 陳默只好和企鵝先簡單合作,但這樣也還好,陳默找到企鵝根本原因,就是為了以后更順利的買企鵝股票,可以說沒有比這個更直接當首富的辦法了。
其次現在才找到企鵝,雖然同樣是吸引年輕觀眾,但這些觀眾肯定更年輕,大部分才十幾歲,他們在電影方面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都還沒有多少,一直要到他們長大之后才行,不能太急。
要不然陳默早就拍青春校園片了,又好拍,票房又高,而且拍的多扯多爛都行。除此之外,在這些人沒有成為電影票房主力軍,很多電影都不能拍。
像前世的《畫皮》,看里面的三大主演,雖然現在都已經出名,也都演過電影,但在電影票房保證上面都還不行,現在的特效大片不可能找他們完全做主演。
因為他們在大眾眼中他們都是算電視上的頂流,所以要等到未來那群看著他們電視劇長大的年輕人成為電影院主要觀眾,才會有前世那么多億的票房。
甚至《畫皮》的主題斗小三本來就很電視劇,這在現在基本都不可能,因為哪怕商業(yè)化,張國師凱哥導演甚至馮大炮拍大片的時候都會找一個高深的主題,拍的好不好另說,同時這也是很多普通觀眾認為不好看的原因之一。
只是現在媒體觀眾表面上也還是認這一套,之后才會變得完全年輕化,娛樂化,雖然時間上算起來只有短短幾年了,但背后真的是一個時代的差距。
就像《瘋狂的石頭》出來,不僅票房2000萬就算大黑馬,大家談的也都是什么像蓋里奇,非線性敘事??傻搅碎_心麻花的時代,那管那么多,好笑就行。
所以哪怕《英雄》已經給國產電影開創(chuàng)了一個億元新時代,陳默從來都沒想過什么隨便一拍,錢就太多的事,甚至當《她》和《手機》雙雙突破五千萬。
陳默一邊感謝企鵝大神的加持,一邊感到自己的任務完成,陳默已經準備回四九城。
不過最后陳默還是為滬上又多留下一個東西,由于《她》電影的火爆,陳默設計的那個戶外電視廣告街區(qū)成為了滬上的一個旅游景點,無數廣告商企業(yè)過來要求在上面打廣告。
于是陳默就和有關部門協(xié)商暫時把這里保留起來,為上影廠最后展現了一把電影在大眾傳播,衍生品市場賺錢的能力。并且將它轉交給上影廠,換取未來對特效工作室全部的掌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