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議室,氣溫不冷不熱,是十分適宜,所以氣氛是非常輕松,在座各位每一個人充滿著微笑。
可唯有梁智誠沒有半點笑意,心事重重!因為他知道梁記制傘只是剛剛?cè)〉靡稽c成績,可以緩一口氣而已。
要是梁記制傘如果不盡早實行機械化生產(chǎn),很快會受到曰本制傘業(yè)的沖擊。
梁本正一臉和藹的表情,關心地問道:
“阿誠,現(xiàn)在信息部進展如何?”
梁智誠如實說出:“老板,應該在這一個月底確定員工,在下一個月開始運營?!?p> “好好好!”梁本正囑咐道:
“阿誠,事情不急,但是一定要做好!”
梁智誠說話語氣充滿了自信:
“知道了,老板,我會做好的!”
梁本正放心的點點頭,然后環(huán)視U字型辦公桌兩列:
“各位,現(xiàn)在宣布一個消息,梁記制傘的信息部門正式成立,該部門的經(jīng)理是由梁智誠,梁經(jīng)理擔任…?!?p> 說完,梁本正就立即鼓掌,在座各位也是熱烈鼓掌,并且臉上表情充滿著敬佩。
現(xiàn)在梁智誠可是梁記制傘的大功臣,每一個人心服口服。
梁本正宣布完人事任命后,開始進入會議的主題。
負責外貿(mào)業(yè)務黎強,興奮說道:
“老板,現(xiàn)在德國KOBOLD傘業(yè),英國富爾頓傘業(yè)…,都不敢接單了!”
梁本正雖然沒有說話,但是那鏡片后的眼睛充卻滿了笑意。
生產(chǎn)部劉海山打趣地問道:
“黎經(jīng)理,這怎么回事?我們的老競爭對手怎么有錢不賺???”
“哈哈哈…?!崩鑿娦Φ煤軙晨欤?p> “劉經(jīng)理,這還用說嗎?在純鋼雨傘,我們比競爭對手有優(yōu)勢!”
嚴叔說道:
“現(xiàn)在鋼鐵價格經(jīng)是到了650美金一噸!老外公司要是沒有在500美金大量采購,那現(xiàn)在采購就是虧本買賣!”
“對對對,嚴叔說得沒有錯?!崩鑿娨环袊@:
“這就是我們競爭對手不敢接單的原因,要是按照月初的價格接單,肯定是虧本!
要是接單,肯定會對外漲價,那么,這與我們相比肯定是沒有優(yōu)勢,
并且還會給客戶不好的形象,所以,這就是我們競爭對手不接單的原因?!?p> 劉海山拍拍額頭:“呵呵,原來是這樣的原因啊?!?p> 一番笑談之中,黎強突然變得嚴肅,朝向梁本正:
“老板,現(xiàn)在競爭對手的客戶是想與我們合作,我們接不接這樣單子?”
梁本正緩緩問道:
“除了與我們經(jīng)常保持穩(wěn)定客戶的訂單,想與我們合作是有幾家客戶?”
黎強翻開筆記本,查閱了一下:
“目前是有2家,包括法國家樂福下了30萬把,英國argos百貨下了30萬把,合計起來就是60萬把雨傘。”
“恩?!绷罕菊菦]有立即下決定。
黎強合上筆記本:
“老板,以上2家客戶很少與我們合作,所以這一次應該是臨時的單子,我們要不要接?”
梁本正想了一下:“接下來?!?p> 黎強問道:
“好的,老板。不過,在價格上是不是提高一點?因為這是競爭對手不接單,造成以上2家客戶從我們這里下單?!?p> 梁本正搖搖頭:
“對待客戶,我們要誠心誠意,是什么價格就給什么價格,千萬不要區(qū)別對待!方便后續(xù)有合作的機會!”
黎強低頭說道:“老板,我知道了!”說完后,又補充了一句:
“老板,以上2家客戶期望是越早出貨就越好?!?p> 嚴叔把話接過來,擔心問道:
“東家,如果額外增加60萬把雨傘的訂單,恐怕是原材料肯定時不夠,目前只是預留3個月。”
梁本正說道:
“我們采用分批交貨,然后再把其他客戶稍微延緩就可以了,現(xiàn)在接的訂單,肯定是排在11月份,12月份出貨?!?p> 嚴叔擔心道:“東家,這樣也行,可是我們擔心明年1975年鋼鐵價格啊?”
此話一出,會議室的氣氛變得嚴肅起來,所有人目光轉(zhuǎn)向梁智誠,作出最后的確認。
“嗯…,可以接下!12月份下旬鋼鐵價格開始回歸合理…?!绷褐钦\直接道。
眾人舒送了一口氣,
梁本正也是如此,不過擔心產(chǎn)能:
“阿山,這可能要辛苦一下生產(chǎn)部了,在11月份開始加班了!”
劉海山保證道:“老板,沒有問題!一定按時完成訂單!”
會議快要結束時,黎強皺眉想到一個問題:
“老板,我方才忘記了一件事情,現(xiàn)在有曰本的客戶也是向我們提訂單!”
劉海山立即發(fā)牢騷:
“我看曰本單子就不要接了,要求很不合理,還對我們生產(chǎn)指指點點!動不動要求我們返工,真是很麻煩!”
“就是唄!”陳叔一臉氣憤:
“曰本的單子,給得價格沒有歐洲,米國高,卻要求非常多,并且下得單又小,賺不了幾個錢!”
“那我就不接了?”黎強看著梁本正,詢問道。
梁本正是沒有直接回答:“現(xiàn)在產(chǎn)能滿載,原材料也不夠,所以還是把眼前的單子做好吧!”
就在大家都一致決定放棄這一個曰本雨傘訂單,
梁智誠心中是有了另外的打算,認為接下曰本這一單子比較好:
“黎經(jīng)理,這一個單子要求很急?”
黎強說道:“梁經(jīng)理,曰本的客戶沒有直接說,可是從語氣判斷應該是沒有那么急?!?p> “如果不急,我們應該接下這一個訂單!”梁智誠堅定道。
在場所有人很驚訝,包括梁本正。
黎強一臉問號:
“可是梁經(jīng)理,曰本單子很難做,并且單子又很小,根本沒有必要!”
劉海山在一旁補充道:
“為什么曰本單子很少?就是因為曰本消費者對外來品牌是非常排斥的,他們是只信任他們曰本貨!”
“是啊,就是這個原因!”黎強贊同道。
其他人沒有說話,也包括梁本正也是沒有表面態(tài)度,而是紛紛看向梁智誠,想知道原因。
梁智誠接下曰本的單子,就是想把梁記制傘打入當?shù)氐氖袌觯?p> 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梁智誠就認為研發(fā)一款防風雨傘是十分適合曰本市場,
因為曰本四周沿海,常年有臺風,下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