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開局咸魚,被李二賜婚高陽

第29章:這小子也能進(jìn)朝堂?

    雞鳴之時,朝陽初升。

  盛夏酷暑,就算在辰時已然東方大亮。

  金輝鋪滿白玉石階,曬得發(fā)白,甚為晃眼。

  太極殿上,群臣林立,肅穆寂靜。

  朱漆雕龍紅柱下,一個人影頗顯懶散,時不時左右扭動。

  初穿這身朝袍,李閑倍感別扭。

  身上幾層輕紗,質(zhì)地倒是輕柔清爽,只是這寬袖頗為不便,籠罩著手,頗感不適。

  加之腳蹬烏黑皂靴,站的久了,硌腳不說還隱隱有些燥熱,完全沒有李府自制的木屐涼爽。

  身旁李靖瞅著李閑挽袖動作,眉頭緊皺,一掌拍下,輕聲呵斥。

  “太極殿上,天子同朝,你怎么還是一副閑散無禮模樣!”

  “初次上朝,多看少言!禮儀,禮儀,切莫再讓為父提醒。”

  李閑愁苦個臉,垂下手臂,連連答應(yīng)。

  “知道了知道了,一路來,你已說下不止十遍?!?p>  “我耳朵都長繭了?!?p>  話音落下之時,言語聲從身側(cè)響起。

  “衛(wèi)國公,好福氣啊?!?p>  “令郎乃是這大唐中登上朝堂,最為年輕的子弟?!?p>  言語之中多少有些艷羨,不由得讓李閑為之側(cè)目。

  迎上目光,李閑瞧見了此人,方臉濃眉,唇上一對八字胡,儒雅隨和,帶著一副精明,此人正是有著‘房謀杜斷’美譽(yù)的杜如晦。

  就沖這張和藹面龐,李閑不敢怠慢,拱手揖禮。

  “見過萊國公?!?p>  杜如晦捋捋頜下山羊胡,翹翹嘴角八字胡,微微點頭。

  “呵,這大唐人才濟(jì)濟(jì),齊齊上朝倒是讓人有些看不過眼。倒是給一些不學(xué)無術(shù),渾水摸魚之輩行了方便?!?p>  陰陽怪氣的聲音出自人群,讓身旁的房玄齡也有些出乎意料,猛瞪說話人影一眼,沉聲道。

  “閉嘴!”

  然而為時已晚,略微拔高的聲音,引得周遭不少朝臣看了過來。

  一雙雙眼眸掃向漆柱下不起眼的地方,待瞥見李閑時,片刻后,些許騷動在殿堂竊竊私語起來。

  “這不是李閑嗎?詩會上灰溜溜的溜走,現(xiàn)在還敢來朝堂搗亂?是嫌在詩會上丟人不夠?”

  “嗨!皇恩浩蕩啊,有些人洪福齊天,不趁著龍顏大悅之時搶個風(fēng)頭,過了這村那還有這店?”

  “說的也是,詩會上這李閑毫無作為,日后進(jìn)了奇人異士數(shù)以百計的翰林院,要想再得圣寵,難上加難。”

  “可這朝堂乃是談?wù)摷覈笫轮兀瑢⒗铋e帶上朝堂,難不成衛(wèi)國公也不懂禮數(shù)起來?”

  聽聞耳側(cè)縈繞的紛亂雜語,李閑探出頭,看向方才發(fā)話之人。

  蒜鼻寬頜,瞇起的小眼之中透著一股狡黠,昂著頭臉上掛著一抹得意神色。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dāng)朝中書令房玄齡長子,房遺植。

  常言道,宰相肚中能撐船。

  李閑有些迷糊,為何這唐初宰相房玄齡府邸上,怎的全是喜愛挑事的刺頭兒子?

  一個喜歡招搖顯擺皇城第一才子身份,另一個喜歡在朝堂惹是生非,還真是印證一句話。

  不是一家人,不進(jìn)一家門。

  也難怪一帶明相房玄齡病逝后,這兩兒子迅速將整個房府玩崩,斬的斬,貶的貶。

  李靖黑著個臉,一言不發(fā),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李閑則是負(fù)手而立,面不改色,權(quán)當(dāng)這些閑言碎語是穿耳之風(fēng)。

  或許是父子倆的態(tài)度讓這些貶低的朝臣倍感無趣,轉(zhuǎn)而談起了詩會。

  “房公子,此番詩會令弟文采斐然,引得陛下拍手稱贊,賀喜賀喜?!?p>  “竟能引得陛下拍手叫好?厲害!房府果真書香門第,房公子京城第一的稱謂名副其實?!?p>  “可不是嘛!比起沽名釣譽(yù)的某些人不知好上多少,聽聞只會呼呼大睡,連作詩的勇氣都沒有。”

  “他那哪里是勇氣,分明是連詩詞如何做都全然摸不清楚?!?p>  哈哈哈。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整個朝堂頗顯嘈雜。

  “陛下駕到!”

  尖細(xì)悠長的聲音自殿側(cè)傳出,迅速壓下哄鬧的朝堂。

  片刻后,龍行虎步的身影闊步出現(xiàn)殿首,大馬金刀在龍椅落座。

  “微臣,拜見陛下,陛下萬年?!?p>  李閑隨著眾臣拱手揖禮,向著座椅上的人影行禮。

  李世民顏色肅然,卻并未立刻回話,一雙虎目穿梭人群。

  “李閑呢?”

  被貿(mào)然提及姓名,李閑頗感詫異。

  【這李二喊我干嘛?初次上朝就不能低調(diào)一些?】

  愣神之時,被身側(cè)李靖手肘搗搗,在群臣驚詫的眼眸之中走上殿中。

  “微臣,見過陛下?!?p>  緩緩壓下手掌,示意眾臣落座,李世民指指臺階下殿中最前端,盈盈一笑。

  “李閑,上前來?!?p>  嘶~

  群臣垂頭對視一眼,皆是一片驚詫。

  難不成李閑上朝,乃是陛下特許?

  這……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李閑抬頭望上李世民一眼,心中思緒翻騰。

  【李二,你搞什么?商討國政乃是大事!】

  【你讓我前來上朝也就罷了,還將我安置在重臣位置?是要讓我難堪?】

  心聲傳到,李世民心中卻是一樂,心道。

  “你小子未卜先知,妥妥的試金石,能透露一點便能讓朕扭轉(zhuǎn)乾坤,站那么靠后,倘若朕聽不見,豈不是白白浪費(fèi)了你的大能?”

  想到這里,李世民已然合不攏住,微抬龍袖,壓下朝堂私語。

  虎目掃視一圈,靠上椅背。

  “朝會例行,戶部尚書,匯報吧。”

  須發(fā)花白的老臣從人群中走了出來,手執(zhí)寫滿小字的朝板,開始稟告。

  “陛下,如今已入盛夏,江南道一帶粟米栽種地域比之往昔擴(kuò)展三千余畝,長勢喜人。預(yù)估七月下旬將喜獲豐收,必然有所增產(chǎn)?!?p>  “北方河南道,河北道,關(guān)內(nèi)道,春耕之時擴(kuò)展良田五千余畝,此番盡數(shù)種下粟米,豐收不在話下?!?p>  “隴右道因地制宜,從東突厥引進(jìn)馬崽羊崽,將為戍邊將士補(bǔ)充戰(zhàn)馬,增食肉類,許多不毛之地也被開墾出來,只待牧羊放馬,改成西北沃土。”

  收下朝板,老臣面上欣喜,拱手道。

  “整個大唐欣欣向榮,國富民安,乃是陛下勵精圖治之功。”

  “老臣代農(nóng)桑子民為我大唐陛下叩首謝恩。”

  糧食本就是安國之本,如今豐收之勢大成,李世民朗聲一笑。

  “豐收大喜,國泰民安,好,好!”

  李閑撇過一眼喜笑顏開的朝堂,暗暗搖頭。

  【好什么好!居安思危也不懂!】

  【馬上就要大難臨頭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