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年男子
堆雪人的興致被破壞后,何雨也沒有心情去替別人教育孩子,留這里也只有不痛快,倒不如去其他地方轉(zhuǎn)轉(zhuǎn),這個時代京城對于他來說,到處都是新奇的地方。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過了大概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吧,何雨不知不覺的又走到了一個人山人海的地方,和之前都是小孩子不同的是,這里都是提著籃子的大人。
跟著人潮,走進(jìn)后,何雨發(fā)現(xiàn)這里是一個菜市場,興奮的逛了一圈,遺憾的是在這里并沒有找到,他最想要的種子商店。
一拍額頭,何雨才反應(yīng)過來,真是現(xiàn)代生活習(xí)慣作祟,來到這里立刻忘記,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段,這個時代可還沒有后世的那種經(jīng)濟(jì)市場里面應(yīng)有盡有。
現(xiàn)在買東西都是有對應(yīng)的地方,像生活用品是要去百貨商店才有的,自己所在這個地方是一個菜市場,只供應(yīng)日常的蔬菜,和一些雞鴨魚肉。
自己念想的種子是要到特定的商店才能購買,而且想要購買可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量大那是需要批條的,量少可要看人家心情的,心情好偷偷賣你點,心情不好不賣你,把你轟走都是合情合理。
看來這個種子希望再次破滅了,不過來到市場,不買點東西回去,總感覺有點奇怪。
“這隊伍可夠長的”走到肉攤前面,何雨被眼前的大排長龍給驚到了。有些相像不到這個時代人們對于肉的熱情。
如此長龍也絕了何雨買肉的想法,按這個隊伍長度,估計要等給半小時以上,加上有可能到自己的時候肉也沒了,傻等可沒意思,倒不如去看看其他的。
逛著逛著何雨來一個隱蔽的地方,有一個憨厚樸實的四五十歲中年大叔,身后放著兩個竹籠里面好像有幾只雞和鴨子。
在何雨走近后,大叔顯得有些拘謹(jǐn)?shù)恼泻簟?p> “小同志,有需要雞或者鴨子嗎,都是自己養(yǎng)的,不需要票”
聽到大叔的聲音,何雨心中泛起一陣酸楚,同時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之前在孤兒院經(jīng)常聽到院長奶奶講述關(guān)于這個時代的艱難。
看這位大叔的穿著是農(nóng)村來的,應(yīng)該家里有需要用錢地方,不得不把家里舍不得吃的家禽拿來出售。
這個事情雖然沒有明文規(guī)定是屬于投機(jī)倒把,暗地也有一點點默許。但是這個事情畢竟也在投機(jī)倒把邊緣,較真起來還是逃脫不了的。
所以除非萬不得已,村民基本是都不會做的,雖然被抓到人會沒事,但是手上的東西是會被沒收了,這種打擊跟要了命也沒多少差別了。
何雨正好有需要,就走上前問起價格。
“大叔,雞鴨怎么賣的呢?”
“小同志,公雞和公鴨是兩塊一只,母雞和母鴨是兩塊五一只?!?p> 中年男子有點底氣不足,他知道自己的價格比市場要高不少,剛才很多過來問,一聽他的價格扭頭就走了,可是沒有辦法家里缺錢,又有點舍不得,只能把價格往高的報價。
何雨算是知道之前過來的人,為什么搖著頭離開了,大叔這邊雖然不用票,但是給的這個價格比市場高了不少,正常市場是一只雞一塊五左右,一只鴨兩塊左右。
現(xiàn)在大家是缺油水,但是更缺糧食,同等價位不要票,有點人還可以咬咬牙買一只,價格高出這么多,在這個正規(guī)的菜市場上,估計找不到幾個能狠下心來。
不過這個價格對于何雨來說是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他購買過來不是用來吃的,而是要把它們養(yǎng)起來,不用票即使價格在翻一番他也會咬牙買下,能碰到成雙成對的可不容易。
“大叔,您籠子里面的我都要了,您算一下總價,我付您?!?p> “小同志,你是說都要是嗎”本來不抱希望的中年男子,聽到都要明顯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不可置信的看著何雨。
“是的,大叔你算一下總共多錢”何雨再次跟中年男子確認(rèn)自己是都要購買。
“小同志,你看這里一共是一只公雞,兩只母雞,一只母鴨,兩只公鴨總價十三塊五毛,你給我十三塊就可以”中年男子激動說出籠子里的雞鴨總價。
“大叔,我給您十四塊,您把竹籠也一起給我把,省得我在回去拿籠子”何雨說著拿出一張十元,一張兩元,兩張一元的遞了中年男子。
“小同志,你給多了,兩個竹籠不值錢,送你就可以了,不需要另外加錢的”接過錢,中年男子從何雨遞過來的錢里面,拿出一張一塊的遞回給何雨。
“大叔,不用找錢的,這兩個竹籠做得這么堅固耐用,給您五毛錢,說起來還是我占您便宜的,”何雨把中年的男子的手推了回去。
“小同志,這是我愛人自己做的,就花費了點功夫而已,不值錢的?!?p> 何雨不把一塊錢當(dāng)回事,中年男子可做不到,一塊錢不是小錢啊,在他們村里一塊錢可是足夠讓一個人吃飽一個星期的。
一個堅持要十四塊購買,一個固執(zhí)的只收十三塊,兩人堅持了一段時間,最后何雨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大叔,我們不爭了,這樣吧三只雞和三只鴨子,外加兩個籠子,一共十三塊五毛,您找我五毛錢就可以,多了我就不要了?!?p> “好吧,就按小同志你說的辦”確定好最終價格,中年男子連忙從兜里掏出一把零錢,數(shù)了五毛錢遞回來,生怕何雨反悔。
接過五毛錢,何雨實猛然想到一件事件,這個大叔是村里的,他家里應(yīng)該會有一些蔬菜糧食或者種子,自己好像可以從他這邊找到種子。
“大叔,您等下,我有個事情想跟您了解下。您是村里的對吧,不知道您家里有沒有糧食蔬菜種子,或者果樹果苗之類的?”
“小同志,我家是有些糧種,不過都是留著自己種,不知道你問這個是做什么呢?”
中年男子疑惑的看著何雨,疑惑的同時心中也暗暗警惕起來。
“大叔,您誤會了,我就自己要用的,要的數(shù)量不多的,每一種的種子就要個十幾二十粒就可以了”聽到是自己要用的,何雨明顯感覺中年男子松了一口氣。
“我家里有些小麥,大豆種子,我明天給你些送過來”今天何雨幫了他一個大忙,正找不到機(jī)會感謝呢,現(xiàn)在機(jī)會來了不好好把握那就太對不起人家了。
“麻煩您在跑一趟,多不好意思,反正我今天也沒有事情,不知道您是否方便帶我去您村子呢,我自己走一趟?”
想到農(nóng)村里面有不少種子,何雨非常的興奮,恨不得馬上飛過去,當(dāng)然為了不引起誤會,讓以為有什么企圖,他是把這個興奮壓在心里,臉上是不漏聲色的。
“我這邊是沒問題,只要你方便,現(xiàn)在就可以帶你過去的,只不過要走路比較長,我怕你受不了,要不還是我明天給你帶過來吧?!?p> 這不是中年男子看不起何雨,而是何雨一直在市區(qū)生活,氣質(zhì)方面相對村里人來說,看著多少有點細(xì)皮嫩肉的感覺,中年男子擔(dān)心他遭罪,只能婉轉(zhuǎn)的提個醒。
“您放心,我經(jīng)常走路的,麻煩在這里等一下,我把這幾只雞鴨拿去給同事帶回去,馬上過來跟您一起回去?!?p> 提起兩個竹籠,何雨快速的鉆進(jìn)旁邊的巷子里,走一個隱蔽的拐角,把籠子收進(jìn)源世界,在兜了一小圈,跑到早餐店買了幾個燒餅,走回原地。
“大叔,我們走把?!?p> “小同志,你確定來回二十幾里地,沒有問題嗎”中年男子擔(dān)心何雨走不了那么長距離的路,再次提醒。
“可以的,我出門也是走路的,走個二十幾地,還是沒有問題的”何雨肯定的回復(fù)道。
知道勸不住何雨,中年男子放慢了腳步。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兩人終于走到了村口,當(dāng)然這時間是何雨咨詢了趙大叔才知道,習(xí)慣用手機(jī)看時間的他,在沒有手機(jī)于手表的時候,對于時間的概念完全是零。
具體趙大叔怎么知道時間,在何雨看來有點神奇,因為趙大叔他也說不出,完全是感覺而且誤差不會超過五分鐘,難道這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天賦嗎?
一路上的閑聊,何雨大致了解了趙大叔的家庭情況,他本名二樹,具有中華年代特色的名字,四十五歲,家里有五個孩子,兩個兒子,三個女兒最大二十四,最小八歲。
這次為什么把家里的雞鴨拿去買,是因為半個月后他大兒子要結(jié)婚了,這個時代結(jié)婚一般是要湊夠三十六條腿或者七十二條腿。
家里的所有的錢,置辦下來還缺了幾根腿,迫不得已只能把家里用來生蛋繁育的雞鴨,拿去換點錢回來貼補(bǔ)。
好在這次有驚無險的過去了,趙二樹回想起來還后怕不已,兩人走出菜市場沒有多遠(yuǎn),迎面而來就是一隊紅袖標(biāo)。
因為這個事,一路上趙二樹感謝了何雨不下五次,說要不是因為他的幫忙,一次性把他的雞鴨全部買走,等待他的就不是愉悅的回家路,而是失魂落魄的傷心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