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一位衣衫帶著補丁的老者領著幾名少年,安靜地站在偏僻的角落,這些人來自冀州一個名叫四望村的普通村落,老人便是四望村的族長。族長帶著村里幾名適齡少年,風塵仆仆地趕來參加一年一度的考核招生。其實大多數(shù)的人只是走個過場,族長的孫子和他收養(yǎng)的一個孤兒,卻是極有希望進入學府的。老人慈愛的看著這兩個少年,心中生出很多感慨。
族長的孫兒名叫李天龍,據(jù)說兒媳臨產(chǎn)前一夜夢見一只雙翼天龍入腹,而后便產(chǎn)下男嬰,臨盆前村里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待嬰兒出生后便天空放晴,一輪彩虹掛在半空,在夕陽映襯下,天空的彩霞,揮灑而下的霞光,飄飄升起的炊煙,四望村宛如世外仙境。
這樣的吉兆讓族長和全村人興奮不已,都把嬰兒當成是天龍轉世,四望村李氏一族未來的希望。然而事與愿違,在李氏一族創(chuàng)景美好的未來時,李天龍儼然長成了一個混世魔王。全村的孩子沒有未被他欺負過的,上房揭瓦更是家常便飯。全村的狗看到李天龍,都自覺地夾著尾巴飛速逃離。皮糙肉厚的小魔王又不怕打,往往父母手都打腫了,而他還像一個沒事兒人一樣,不但不哭,反而嬉皮笑臉的看著父母。李天龍若是真哭真發(fā)脾氣了,那四望村可就招了殃,瓢潑大雨電閃雷鳴,隨著李天龍的淚水而下,這可嚇壞了全村人。一來二去,李天龍更加無人敢管了。
四望村里如果有一個人能制服得了李天龍的,就是族長撿來的孩子,李天宸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在李天龍出生沒幾天,便被人偷偷放在族長家門前,留下一個竹簡,上面寫著嬰兒的生辰八字,隨著嬰兒一起的還有好多布料以及不少錢銀,一塊玉佩佩戴在孩子身上。那個人家也給孩子起好了名字,天宸。當然除了這些,留言里也多少透露著一絲威脅的意味。
老族長天生本分善良,為人熱心,看孩子可憐,便收留下來。剛好自己的兒媳婦誕下了李天龍,便一道將這個孩子交給兒媳撫養(yǎng)。李王氏也是好心之人,又恰逢剛剛生產(chǎn),母愛泛濫,便也沒有多說什么,收留了這個可憐的孩子。就這樣,李天宸便由族長家撫養(yǎng)著。
年幼的李天宸十分乖巧懂事,四歲時聽到村民的指指點點,雖不太明白撿來的野孩子是什么意思,也知曉自己不是李王氏親生的,而是由李家撫養(yǎng)的事。
自那以后,李天宸便更加懂事起來。從不挑食,力所能及地幫著老族長和李氏夫婦做些家務活。看著吃飯前小小的身影搬著凳子,拿著筷子,等長輩動筷后才開始吃飯。每日晚上,李天宸都會給忙碌一天的老族長捶捶肩,幫李王氏做做家務,每日起床和入睡前都要向長輩問安。乖巧懂事的李天宸也得到了李家人真心的疼愛。
對比整日氣得李氏夫婦火冒三丈的小天龍,李天宸簡直是完美的子孫。李氏夫婦也早已把李天宸當成了親生兒子一般,所有給孩子的吃食衣物絕無二樣,李王氏更是可憐天宸的身世,對他反而越發(fā)疼愛幾分。
混世魔王李天龍在四望村無法無天,卻偏偏只聽李天宸的話。從小到大也只有李天宸能管得住小魔王。發(fā)現(xiàn)這一點后,李王氏便讓二人形影不離,時刻叮囑著李天龍要聽小天宸的,莫要惹是生非。
在李天宸剛出生不久,村里搬來了一對老夫婦。兩位老人據(jù)說是因為天災,無奈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四望村。兩位老人,只有一個女兒,遠嫁了他鄉(xiāng),蕭老夫婦二人用不多的積蓄買下幾畝薄田,便在四望村安頓下來。兩位老人喜歡小孩子,村里的孩子也都喜歡這對老人。
李天龍和李天宸更是沒事就跑去老人家玩耍。乖巧的李天宸深得兩位老人的疼愛,順帶著小天龍也在老人家里得了不少好處。兩位老人一有時間,便會把李天宸和李天龍二人叫到房中,好像教著什么,顯得神神秘秘的。兩個孩子卻是越來越健壯,特別是李天龍更是壯碩得像個小牛犢,只是每次從蕭老夫婦家中回來之后,看起來十分疲憊,也沒有精力像往常一樣出去闖禍。這到讓李老族長一家寬心不少,也不阻攔二人去老夫婦家中,反倒是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就讓兩個孩子帶上一些臘肉、米酒之類的,送過去,感謝兩位老人的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