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費錢
找茶樹這件事而很麻煩,不過好在馮大上次在清遠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經(jīng)驗了,而且馮智彧對于龍井茶的了解要比較多一些,畢竟后世茶葉的炒作中龍井算是比較多的。
像什么虎跑泉泡虎跑龍井、明前十八棵的文案比比皆是,所以一般來說后世很少有人不知道龍井茶的,而像太平猴魁之類的茶知名度相對來說就要低上一些。
因為明前十八棵的緣故,所以馮志彧讓秦兵們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獅、虎這兩個地方。
不過還有一點,那就是這個時代顯然是沒有什么是龍云獅虎梅這些產(chǎn)區(qū)的分別,所以馮志彧也只能按照記憶中大致的方位去尋找。
不過好在是找到了,就是浪費的時間有點兒多。
里里外外忙活了近一個月,馮志彧帶來的親兵們找到了累計三十三棵茶樹,當然了,和現(xiàn)在相距千年之久的明前十八棵顯然是不在此列的。
別說是成品的茶樹了,那所謂的明前十八棵估計現(xiàn)在連種子還不是呢。
不過這三十三棵茶樹的分布并不均勻,被譽為龍井五大產(chǎn)區(qū)之首、出產(chǎn)茶葉品質(zhì)最高的獅峰山就只找到了五棵茶樹,不過好在這五棵是抱團兒的。
龍井產(chǎn)區(qū)附近找到了十棵茶樹,而虎跑區(qū)則是找到了十八棵。
不過雖然茶樹很少,但卻找到了讓馮智彧欣慰不已的意外收獲,那就是虎跑泉。
其實他也不知道親兵找到的那個泉水到底是不是虎跑泉,畢竟現(xiàn)在是唐初,沒有那個被人們冠以虎跑寺之稱的慧禪寺,只不過這是虎跑區(qū)找到的最大的涌泉了,想來即便不是水質(zhì)應該也是差不多的。
五大產(chǎn)區(qū)中只有三個產(chǎn)區(qū)找到了茶樹,不過剩下的云棲和梅家塢不是沒有,或者應該說不知道有沒有,因為馮智彧覺得那邊有點兒遠就沒去。
近萬畝的地,還是山地,找茶樹要一點一點排查,顯然是不可能憑借著兩百人在一個月只能就摸清的。
不過馮智彧也不是很在意,因為他的當務之急還是要給茶葉打響名頭,這時候越稀少反而是越好運作。
有了兩個茶區(qū),馮智彧也算是初具資本了。
然而現(xiàn)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把這里先初步開發(fā)出來。
余杭可不像是清遠那邊,清遠離恩州近,當初他是直接憑著他二哥馮智戴的便利從恩州那邊調(diào)兵幫忙的,但現(xiàn)在遠在余杭,顯然是要麻煩不少。
好在余杭的縣丞還是買馮盎的面子的。
“馮大,給家里傳個信兒,讓老頭子送點兒錢來,銅錢也行絹帛也行,金銀就不要了。”
看著一望無際的綠色,馮智彧苦惱的撓了撓頭,他原本還以為反老頭子給的錢不算少了,但是除了購買茶園的土地之外他忽略了日常開銷的問題。
這兩天他沒少讓馮大往余杭縣丞那邊兒跑,因為為了以后制茶方便他準備在龍井產(chǎn)區(qū)東北面的山上建幾座房子,而自己的人都是親兵,也在為了找茶樹奔波,自然就只能找余杭縣丞了。
雖然是仗著馮盎的名頭,但馮智彧卻也從來不做那種欺負平民的事情,每個幫他做工的人他都給發(fā)了相當于長工的工錢。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長工是工錢最多的一種雇傭方式了。
在加上自己和那兩百親兵的日常開銷、找余杭縣丞幫忙找人的時候也送了點兒好處,所以馮智彧現(xiàn)在的錢有些捉襟見肘了。
錢他有,但是都是金銀,百姓的接受度很低,雖然和官府交易的時候可以用金銀,但官府卻不負責金銀的兌換啊,所以現(xiàn)在的馮智彧是手持重金卻花不出去。
這就有點兒尷尬了。
雖然這十七年以來馮智彧一直在啃老,但是他還真沒有主動往馮盎要錢,就在缺錢的時候跟馮智戣和馮智戴這兩個哥哥要過,而且后來還還了。
畢竟人家都已經(jīng)成家了,幫忙接濟歸幫忙接濟,不能不還不是?
相比之下他倒是沒少跟小媽陳麗煙要錢,不過數(shù)量都不大。
“好的三公子,不過現(xiàn)在我們怎么辦?”馮大也有些尷尬。
要知道馮智彧現(xiàn)在手里就剩不到十吊錢了,這個數(shù)量看上去不少,但是架不住人多啊,二百親兵不算的話還有近三百的長工呢。
而且馮智彧一直以來都是按天結(jié)工錢的。
“拿點兒金銀去余杭碼頭那邊看看去吧,跟那邊往來的商人應該能換點兒銅錢或者是布帛?!?p> 馮智彧拍了拍腦門兒,想了個折中的辦法。
不過這樣有些虧,畢竟從這種事兒來說一般都是主動的比較虧,而且因為隋末唐初動蕩的原因,金銀進制有些混亂,而在余杭這邊用金銀換銅錢就比較虧。
與其說是交易,倒不如說余杭這邊是農(nóng)產(chǎn)品供應地,商人們都是來這邊收貨運到北方去販賣的,所以在這邊一兩銀子就只能換到一千文錢,上下雖然有所浮動但基本不過百,主要看人。
但是沒辦法,馮智彧手里基本上只剩金銀了,而和官府交易的時候都是以布帛為主,雖然金銀他們也接受,但是本身購買朝廷的土地就是違例的事情,馮智彧也就沒有太難為那個縣丞。
看來以后可以搞個類似錢莊的產(chǎn)業(yè)了,好像歷史上也有,而且好像就是在唐朝催生出來的,好像是叫飛錢櫃坊?
不過說歸說,現(xiàn)在馮智彧的目光也只能先放在當下,一般來說他不會拖欠這些平民百姓的工錢,不過這次可能要開這個頭兒了。
好在是他心里有底,拖欠不過是因為他不想讓那些商人和自己換金銀的時候占便宜罷了,等在高州的老頭子把錢送來就好了。
反正清遠那邊的茶園最后是要給馮家的,就當是先拆借點兒錢吧。
馮智彧暗自安慰著自己。
不過憑心而論他給這些百姓們的工錢屬實是不低了,雖然是按照長工的標準雇傭的,但實際上的工錢比長工還多一點兒,所以當馮智彧不好意思的跟工人們宣布這件事情的時候倒沒有引起什么波瀾。
百姓們還是比較純粹的,馮智彧這種雇主他們以前可從來都沒遇過,工錢高不說還日結(jié),要知道一般的雇主想的都是怎么壓榨他們的工錢。
看著笑得很淳樸的工人們,馮智彧頗有些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