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妹,你知道錯了嗎
楊嬋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二哥今天不是來看她的,而是來華山問罪的。
三圣母,楊嬋何曾聽過楊戩這樣呼喚自己。
“二哥?!?p> 楊戩身邊有哮天犬,梅山兄弟,天兵天將,還有天奴以及他的兵將。
來不及了,華山已經(jīng)被重重包圍。
這一家三口根本逃不出去。
楊嬋現(xiàn)在頭腦發(fā)昏,今天的事情令她不敢置信。“難道,又是一千年前的灌江口,又是一場滅門之禍?!?p> 劉彥昌早就在楊嬋喃喃自語的時候抱著孩子躲進房里了。
說好了風(fēng)雨同舟,有什么危險共同面對。
但實際危難到來時,劉彥昌只想著自己,算他還有點良心,知道帶著自己的孩子。
今天的兄妹相見,注定是一場血雨腥風(fēng)的斗爭了。
骨肉相殘,在所難免了。
楊家人,從來不會坐以待斃等待死亡。
就是死,也不能窩窩囊囊的死。
楊嬋對劉彥昌的舉動很失望,但是,為了孩子,她必須要保證劉彥昌安全離開華山。
如果劉彥昌沒有抱著孩子躲進房中,那楊戩也不會有殺了他的想法。
可是劉彥昌偏偏那樣做了。
楊戩的天眼劈開房屋,劉彥昌抱著孩子狼狽的跑出來。
這人是跑出來了,但是依舊不敢面對楊戩。
劉氏父子又躲到楊嬋身后了。
這種時候,楊嬋再生氣也顧不上數(shù)落劉彥昌了,她必須要拖住楊戩。
有寶蓮燈護著,劉彥昌和孩子就這樣飛出了圣母宮。
哮天犬和梅山兄弟被楊戩派出去帶著一對兵將去抓捕劉氏父子。
楊戩這一千多年來不知與人交過多少次手,可唯獨今天,他不想動手。
看得出來,楊嬋為了自己的孩子,拼盡全力去抵抗楊戩。
失去了寶蓮燈的三圣母,做不到以一敵百。
楊戩帶去的兵將沒有他的命令不敢輕舉妄動。
天奴帶去的人就是為了看戲的,更不會動。
若是依著楊戩平日里速戰(zhàn)速決的性子,十招之內(nèi),就可以解決戰(zhàn)斗了。
但是今天不可以,楊嬋在極力爭取時間。
楊戩也在極力幫自己的妹妹爭取時間。
可是那么多雙眼睛看著,楊戩真的很難做戲。
再小心翼翼怕傷著妹妹,楊戩的刀刃還是劃落了楊嬋的幾根發(fā)絲。
楊戩在心中暗暗道:“三妹,為了北郡數(shù)萬百姓,二哥只能先委屈你了。”
一個時辰的時間,足夠劉彥昌離開華山了。
楊戩,也只能爭取這么多時間了。
再拖延下去,天奴一定會忍不住過來插手,到時事情就棘手了。
一個黑影直奔楊戩而來,放眼一看,原來是哮天犬。
“主人,寶蓮燈太厲害了,攔不住??!”
楊戩沒有回應(yīng)哮天犬的話,而是騰空而起。
“山崩地裂?!?p> 霎時間,地動山搖。
楊嬋不由自主的下落,最后被壓在華山之下。
來自天庭的兵將散去,華山重新恢復(fù)寧靜。
但與往日的寧靜不同,如今,看起來更像是一片廢墟。
這一天,是楊嬋和劉彥昌的孩子滿百日的時候。
那個孩子,滿月之后才有自己的名字——沉香。
那時他們夫妻取名字的時候,劉彥昌也想不到什么好名字,看見自己做的那塊沉香木茶盤,就想著給孩子取名叫沉香好了。
劉彥昌當時急著回答楊嬋的話,情急之下,這嘴就不太利索了。
“娘子,要不我們給孩子取名叫茶盤吧?!?p> 楊嬋當時嫌棄的想把劉彥昌拍土里,“你怎么不說叫茶碗呢,連個名字都取不好,這孩子小名就先叫沉香,大名,以后讓他舅舅來取。”
“好,都聽你的?!睕]辦法,楊嬋說什么就是什么,容不得劉彥昌反駁。
楊嬋看著自己的孩子,她想起了多年以前楊戩從自己這里抱走孩子時有多高興。
楊戩一直都是特別喜歡孩子的人,從前,他一直都想有個自己的孩子。
后來,夫妻關(guān)系不和,兩個人也就沒興趣要孩子了。
好不容易撿回去一個孩子吧,又沒養(yǎng)成。
骨肉至親,血濃于水。
楊嬋心里還是會想著自己哥哥的,她知道楊戩喜歡孩子,沉香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她想留在身邊自己養(yǎng),等將來再有孩子,就過繼給楊戩一個。
想法是美好的,可惜沒機會實現(xiàn)了。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一切就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前的華山三圣母,一夕之間,成了階下囚。
今時不同往日,兄妹兩個的關(guān)系變得很冷淡。
水牢大門緩緩打開,楊戩從外面走進來,“三妹。”
“我丈夫和兒子呢?”楊嬋除了想知道劉彥昌和沉香的下落之外,別的什么都不想問,甚至,都不愿意多看楊戩一眼。
楊戩雖然心中有愧,但是對于楊嬋私自婚嫁這件事,他沒辦法不生氣。
“死了。”楊戩不帶任何感情說完了這兩個字。
楊嬋終于愿意轉(zhuǎn)身看著楊戩了,但是這目光并不和善,兩只眼睛寫滿了怨恨?!澳泸_我?!?p> “他們不死,你的心能死嗎?”
楊戩默默嘆了一口氣,“三妹,你知道錯了嗎?只要你知道錯了,二哥馬上就放你出來?!?p> 楊嬋沉默良久,最后冷冰冰地說道:“二哥,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你?!?p> 楊戩深感痛心,注視著楊嬋,想要解釋緣由,好幾次欲言又止,最終是什么都沒說就走了。
華山的事,現(xiàn)在是暫時被壓下來了。
但是這件事,也被天奴抓住了把柄。
一轉(zhuǎn)眼,人間已是十五年過去。
在真君神殿忙碌到疲倦的楊戩伏在書案睡去。
睡夢之中,楊戩夢到一個孩子在用法術(shù)捉弄一個農(nóng)夫。
那孩子的面容,楊戩覺得他與自己的妹妹有幾分相似,細看起來,和自己也有幾分相像。
年紀大概是十五六歲的樣子。
這夢來的突兀,若不是有什么關(guān)系,楊戩不會感應(yīng)到那個孩子身處何方。
楊戩覺得奇怪,準備一探究竟。
這件事不能走漏風(fēng)聲,所以楊戩一人前去。
如果沒有見到劉彥昌,楊戩還不能確定那個孩子就是自己外甥,現(xiàn)在見到劉彥昌,一切就可以肯定了。
見到自己的外甥平安長大,楊戩欣慰的感嘆楊家有后了。
但是還不能相認,躲在暗處的楊戩悄悄跟隨著劉氏父子。
如果沒有親眼所見,楊戩也不會知道劉彥昌教子無方,沒有教養(yǎng)好沉香。